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库门里弄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形成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基底。在存量规划,保护更新的大背景下,本着尊重历史要素、传承历史精神、协调整体风貌的原则,本文以东斯文里地块为例,从历史建筑、风貌道路、风貌街坊三方面出发,探索里弄更新策略,完善"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旨在对后续风貌保护街坊的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协作式规划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依据,能够为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存量用地更新提供统筹和平衡,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和《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实施以来为数不多开展成片更新规划的地区,笔者以上海市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研究为例,探讨协作式规划视角下的里弄类风貌街坊的更新路径和模式,提出协作式规划在城市更新中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之一的春阳里里弄更新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上海城市有机更新全新思路下首个里弄建筑的更新改造施工技术。从狭小空间下的施工组织、保留外墙下的结构整体置换、历史风貌保护修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里弄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钱锋  张辉 《城市规划》2019,43(10):94-101
2016年,上海市启动了风貌保护街坊管理工作。本文梳理厘清了风貌保护街坊的概念,提出风貌保护街坊既是历史环境,也是行政管理的特定空间单元,应与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相同的法定地位;分析了第一批119个风貌保护街坊的整体特征;以徐汇区3个风貌保护街坊的保护要素评估为案例,总结了其精细化和服务化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上海仍有730多万平方米的里弄建筑,198个里弄类型的风貌保护街坊.在高速城市化带来的拆迁与更新中,许多里弄的原住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从几十年的社会网络中抽离出来.上海正在追寻更有人情味的里弄更新改造方式,驻守老房子的人们以自己的趣味营造着延续城市记忆的有机更新.基于上海里弄的更新模式,结合实践案例,试图探索未来...  相似文献   

6.
梳理了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重要新增对象的风貌保护街坊的产生过程和重要意义,分析在严格保护、成片保护和活化利用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街坊的保护应以"生活着的街坊"为目标,针对现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整体风貌保护措施较弱、保护和民生诉求存在矛盾、保护规划的定位和内容不明确、保护规划的实施性不高等问题,从"上海2035"总体规划实施后各级城乡规划体系的联动、"评估+实施"两段式的核心保护管控方式、探索格局保护的新措施、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机制、增加奖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里弄街区作为上海特有的近代建筑空间形式,因其特殊的风貌、肌理、建筑,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重要名片。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这些特色空间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如何保护里弄遗产、保存里弄记忆,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而基于历史变迁视角下的里弄街区风貌与空间特征变化分析,能够为理解问题产生机制并选取更新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以斯文里及其周边空间为例,基于城市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空间特色、成因机制及现状问题,提出“肌理风貌—功能空间—遗产与场所”3个层面的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京里弄建筑的总体布局和道路网形式是其总体风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采用类型学研究的方法对其总体布局和道路网形式特征等进行归纳分析,为南京里弄建筑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先后于2003年重新划定了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5年增加了32片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7年公布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于2015年又确定了119个风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然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与国家现行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如何从理论上评价上海的这种保护方法,从城市遗产的概念切入,对正在编制中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一些研究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中寻找形式的意义——上海新福康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俭  张波 《时代建筑》2001,(2):33-35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福康里传统里弄住宅街坊改造实例,探讨城市旧住宅区改造规划与设计中的某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其中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更新保护更是给予高度重视。然而风貌区内的大量历史建筑并未得到与规划要求相当的保护管理,风貌破坏甚至拆除重建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城市风貌以及居民生活条件。为了更好地对风貌区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改善民生条件,有必要在原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对风貌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价值甄别并制定对应的保护策略。本文将以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武夷路21街坊为例,通过引入二维分析法,以风貌区保护更新为评价导向,构建适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对街坊内历史建筑逐一进行价值评估并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历史建筑的特点提出后续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已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河道)以及历史建筑组成的"点-线-面"保护体系,侧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但风貌区间要素类型差异较大,保护与发展呈现出"碎片化"和"一刀切"等诸多问题,亟需风貌区规划精细化管控.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的街景分析技术,对上海主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展...  相似文献   

13.
居住类历史建筑是城市既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城市发展历史,体现生活形态演变,具有不同程度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既有建筑的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城市的大背景下,对保留下来的居住类历史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显得十分迫切,与风貌保护同等重要。新式里弄住宅是近代天津住宅类型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印记,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构成要素,具有保留价值。天津新式里弄住宅的节能改造,需要平衡建筑空间的节能效益与建筑风貌的保护留存。文章选取天津4处具有代表性的新式里弄住宅,考察其围护结构和平面布局的现状,确立保护性、适应性、高效性和系统性等改造原则,借助软件Design builder,以围护结构和平面布局为自变量,模拟不同节能改造措施的节能效益,并分析各类现有技术适应性。以保护为前提探讨居住类历史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对相关类似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海从外延式扩张进入更加注重城市品质、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对深化和拓展成片风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根据"要重点从以往单栋、一般性风貌保护转向成片、成街坊的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上海成片风貌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面梳理上海30年来风貌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本市风貌保护工作的瓶颈问题,阐述了上海成片保护规划的新目标,并提出细化分级分类的保护体系,阐述了各级保护范围的遴选标准和管控要求,初步划示了中心城分级保护方案,最终对上海成片保护政策机制提出建议,是对上海成片风貌保护和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探索,也是为上海下一步深化和拓展成片风貌保护工作和开展具体试点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江岱 《时代建筑》2013,(2):118-119
《上海武康路——风貌保护道路的历史研究与保护规划探索》(以下简称《上海武康路》)是一本学术性著作,同时与上海的城市保护更新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紧密联系,体现了上海城市保护更新探索过程中的新思路。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源于"上海市武康路风貌道路保护规划和综合整治"两项政府主导的重要实际工作——是上海城  相似文献   

16.
前言 上海市新天地地区位于上海市卢湾区中共一大会址周边地区,黄陂南路-自忠路-马当路-太仓路之间地段.是香港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它保留了较大一片里弄建筑,新老建筑相结合,精心保护与修复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同时较大地改变了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按现代风格组织建筑内部空间.在延续了上海里弄住区的传统风貌特色的同时,传统建筑与现代风格的室外环境与新建筑形成了"新老对比"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城市更新"保留"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文脉延续,分类保留,社会参与,最终实现活化利用.在建立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价值评估体系、强化风貌保护街坊的精细化保护、适度灵活住宅类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机制、主动"预调整"保护与保留建筑的红线、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提升城市更新的能级,让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  相似文献   

18.
由于缺乏法定地位,城市风貌规划在实践中存在控制力不足、可操作性差的弊端,影响到城市风貌规划的落实.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探索中,规划按照传统方法,在宏观层面进行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采用纵向细分与横向细分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片区和各子系统的城市风貌进行控制指引;同时,为了避免传统模式下城市风貌规划难以深化和落实的弊端,规划尝试引入控规导则,编制片区规划指引和街坊规划指引,将宏观层面的规划意图分解落实到各片区与街坊,更加有效地控制引导各个层面城市风貌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苏州古城9号街坊试点工作,就如何围绕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特色,深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2003年上海颁布实施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确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2007年增加了风貌街坊、风貌道路和风貌河道三类对象以后,这一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相对于物质空间要素的拓展,风貌区文化空间的挖掘和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留房不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