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合纺丝法纺制超细旦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耀  穆淑华 《合成纤维》1996,25(3):16-21
用复合纺丝法纺制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在常规及高速纺丝条件下,研究了冷却条件、集束点位置、纺丝速度、涤锦复合比、拉伸条件等对纤维的力学性质、热收缩性、取向和结晶等的影响,得出在上述条件下的影响规律.文中还对纤维的剥离性能及其对纤维的纺织加工性进行研究,为利用剥离法制取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洪娟 《聚酯工业》2015,28(1):21-24
分析了涤锦超细纤维布与普通聚酯布的区别。从原料的选择,干燥条件,纺丝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高密度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的关键技术难点。其DTY产品沸水收缩率可达10%以上,织物经处理后,具有特殊的优良性能:织物回缩致密不变形,手感更加柔软,纤维的比表面积大,能满足电子无尘布市场。  相似文献   

3.
用于涤/锦复合丝染色的分散染料三原色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谱新  郑庆康 《染料工业》2000,37(1):23-24,15
本文用国内印染业习用的低温型和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对超细超细锦纶染色,了两组产对两种纤维的温度-上染量曲线,并对样品进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型三原色分散产可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而低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因对两种纤维的上染率相差较大,且色差较大,不宜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4.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开纤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上选取纱线做纤维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数码相机拍照,分别计数照片中纤维的移位和裂离开纤率。采用Matlab7.0程序,通过积分计算出相应开纤率的有效值,探讨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开纤率的新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国内印染业习用的低温型和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对超细涤纶和超细绵纶染色,研究了两组染料对两种纤维的温度-上染量曲线,并对样品进行了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可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而低温型三原色分散染料因对两种纤维的上染率相差较大,且色差较大,不宜用于涤/锦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6.
探讨聚酯熔体直纺涤锦米字型复合POY超细纤维工艺技术,研究表明:在纺制涤锦复合POY超细纤维规格为290 dtex/72 f时,涤锦2组份质量比PET:PA6为82:18,PET熔体温度为285~290℃,PA6纺丝温度为(270~274)℃,纺丝速度(3000~3300)m/min,冷却风温为(20~22)℃,冷却风...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利用国产设备研制与生产PET/PA6超细复合纤维工艺流程特点。选择、优化了干燥、纺丝、卷绕、牵伸等工序的工艺参数。提出严格控制双组分复合纺丝温度等工艺参数是保证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截面形状均匀,各项经济技术质量指标优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亲水性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飞 《广东化纤》2003,(2):38-42
介绍了亲水性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备原则,并介绍了吸湿排汗丙纶、吸湿排汗涤纶、吸湿性排汗锦/丙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纺丝油剂现场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指标着手,结合理论和测试数据分析,对超细纤维纺丝油剂应用效果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对如何进一步促进现有超细纤维生产厂家改善油剂使用效果,以及对拓展超细纤维油剂国产化思路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并列型和皮芯型涤锦复合纤维的干热收缩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根据简单并列模型推导出复合纤维的收缩行为表达方程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复合形式的涤锦复合丝的干热收缩率介于组成组分收缩率之间 ,与复合纤维的组成组分特性、复合形式等因素有关 ,其收缩行为能较好地符合并列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11.
闫承花 《合成纤维》2012,41(2):20-22
通过采用碳纳米管(CNTs)与聚酯(PET)切片混合制成抗静电母粒,再将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ET/CNTs共混纤维。用纤维比电阻仪、摩擦式织物静电测试仪测量不同CNTs含量的共混纤维及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NTs能明显改善聚酯纤维和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随着CNTs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涤纶全牵伸丝(FDY)生产线上,采用异形喷丝板,合理控制聚酯物性指标和纺丝工艺,可以生产出理想的高度仿羊毛的中空卷曲涤纶FDY。成品经过纬编织成高绒织物,再经染整湿热处理和摇粒后整理处理,织物表面丝束卷曲,呈现浪花状美观的立体花样,且具有很好的保暖、仿羊毛手感及外观。  相似文献   

13.
在防透涤纶长丝的研发基础上,优化防透单纤维的截面结构,优化防透涤纶长丝的复合结构和规格,制得了防透涤纶短纤维,与棉纤维等亲肤性好的其他纤维混纺制成纱线,用该纱线作为经纬纱织造,或用该纱线与防透涤纶长丝交织,制得兼顾防透视效果和服用舒适性、符合医护人员使用习惯的白色服装面料,解决了长期困扰"白衣天使"夏季衣着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文波 《合成纤维》2010,39(4):41-44
对1.33dtex聚酯短纤维用TDSL-2005A/B/C体系表面处理剂的润湿性、抗静电性及摩擦特性等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以体系三种基本成分中的A/B二元处理剂、混合比3/7作为纺丝处理剂,以三种基本成分中的A/C二元处理剂、混合比7/3作为纺纱处理剂可赋予纤维良好的润湿性、平滑性、抱合性及抗静电性;聚酯短纤维的处理剂总质量浓度应控制在0.15%~0.25%,可保证聚酯纺丝和纤维纺纱的正常进行。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纤维的平滑性和抱合性均增加;而随着湿度的增加,纤维的抗静电性增强,但抱合性和平滑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冯忠耀 《合成纤维》2012,41(9):11-13
介绍了棉纤维与涤纶短纤维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运用物理改性或化学加物理改性等多种技术对常规涤纶短纤维的形态、微观结构进行“改造”,使改性后的涤纶短纤维在手感、观感及性能上仿棉,功能上超棉,然后再通过纺织及后整理加工技术的整合提升,使超仿棉织物在手感、观感及穿着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等方面达到或超越棉织物.  相似文献   

16.
对PASTER超仿棉聚酯纤维的染色及其与氨纶的混纺针织物预定形中的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工业化应用成果。通过红光助染剂AC-G105作用,有效解决了超仿棉聚酯纤维深染效果差,染黑色偏光严重的缺点;同时,通过纤维保护剂DP-9810对热定形织物隔热防护,有效消除了该超仿棉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热定形加工中因高温使纤维塑化而手感粗硬的缺陷,保持了织物原有柔软蓬松的棉手感。  相似文献   

17.
《合成纤维》2017,(9):50-52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织物的远红外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将7种不同规格的竹炭纤维机织物进行了远红外发射率的测试与分析,并采用正交方法探究了影响竹炭织物远红外功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织物中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增大;竹炭纤维织物中经、纬纱的竹炭纤维含量对其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纱线的线密度对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影响也是显著的,而织物组织对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超细扁平涤纶长丝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熔体直接纺的工艺路线,成功研制了167dtex/288f超细扁平涤纶全拉伸丝。生产结果表明,选择喷丝板孔的长宽比10/1、圆形排布、喷丝孔长周边对准侧吹风.纺丝温度292℃,油嘴上油方式,合股位置在第一热辊前的生产工艺较为合理,加工的167dtex/288f扁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异形效果好,所加工的织物毛直立性好,又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  相似文献   

19.
在功能纺织品开发的背景下,为更好理解涤纶抗静电机制,制备性能优异的抗静电涤纶,详细阐述了我国抗静电涤纶制备的常用方法,包括应用抗静电剂对纺织品的纤维表面进行整理、金属/炭黑等导电物质表面镀层、化学共聚改性、共混纺丝改性、表面接枝改性和生物酶表面处理等,最后总结了抗静电涤纶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为...  相似文献   

20.
基于聚乳酸纤维的优良性能,开发出6种夏季服用织物,并对其透气量、悬垂系数、折皱回复角和光泽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聚乳酸纯纺织物舒适性更好,聚乳酸纱与涤棉包覆纱交织的织物外观风格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