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研究测定西伯利亚鲟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以及矿物元素含量,分析不同部位肌肉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鱼背部肌肉蛋白含量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脂肪、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p<0.05);氨基酸总量(16.1 g/100 g)及必需氨基酸含量(6.85 g/100 g)均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各部位鲜味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比值略高于背部肌肉和尾部肌肉。西伯利亚鲟鱼尾部肌肉和背部肌肉各脂肪酸组成含量均高于腹部肌肉,但差异不显著(p>0.05)。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背部肌肉较高(2.67 mg/g),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尾部肌肉较高(4.89 mg/g),但不同部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部位肌肉的矿物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尾部肌肉中Na、Fe元素含量最高(p<0.05),K元素在背部、尾部的含量均高于腹部(p<0.05),而Ca、Mg、Zn元素在不同部位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看,西伯利亚鲟背部肌肉营养价值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尾部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和Fe含量较背部和腹部高,更易发生脂质氧化而产生腥味。  相似文献   

2.
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冰点、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水分活度进行测定,按各部位差异性将鱼片分成背部外层、背部与中部、腹部、尾部4个肌肉类型区,并进一步测定各分区水分活度和TVB-N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背部外层硬度、咀嚼性最大,弹性和凝聚性较小,蛋白质含量最低,水分活度最高,冰点最低;腹部弹性、凝聚性、咀嚼性最小,脂肪含量、水分活度最高,冰点略高于背部外层;背部与中部的弹性最大,蛋白质含量最高而脂肪含量、水分活度最低;尾部凝聚性和冰点最高。按分区分割的罗非鱼片在-20℃分别冷冻贮藏,各部位水分活度为背部外层腹部背部与中部尾部;背部外层TVB-N值增加程度最大,腹部次之,背部、中部、尾部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淡水鱼生产预制烤鱼的开发价值,实现预制烤鱼品类多样化发展,以6种常见淡水鱼加工的预制烤鱼为对象,进行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6种烤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含量为21.87%~24.28%,脂肪含量均较低。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总量在7.71~9.42 g/100 g,其中,鲤鱼与武昌鱼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罗非鱼和草鱼;武昌鱼、鲤鱼、罗非鱼鲜味氨基酸含量高。6种烤鱼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约40%,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源。根据氨基酸评分,6种烤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鲤鱼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其次是罗非鱼。6种烤鱼共检出22种脂肪酸,具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罗非鱼、武昌鱼含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功能性脂肪酸,具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主成分分析,营养指标综合得分为罗非鱼>武昌鱼>鲤鱼>草鱼>鲫鱼>钳鱼;从质构特性方面,罗非鱼、武昌鱼的弹性和咀嚼性显著(P<0.05)高于传统的鲤鱼和草鱼,硬度低于鲤鱼和草鱼,可初步推断罗非鱼、武昌鱼肌肉口感较佳。6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影响脆肉鲩肌肉不同部位质构的因素,以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个部位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腹部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均比背部和尾部低,而脂肪含量却最高,说明背部的脆性与低水分、高蛋白、低脂肪含量有关。对于氨基酸,背部的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腹部和尾部高11.45%、25.49%和8.08%、6.67%,且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但含羟基氨基酸的含量却最低,而背部和尾部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分别比腹部高出3.96%和2.88%,说明了高甘氨酸、脯氨酸、含硫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是决定脆肉鲩不同部位特殊脆性的关键因素。三个部位的油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与质构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对于矿物质,K、Na和Ca是脆肉鲩肌肉中主要的矿物质,不同部位的K、Na和C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尾部的Fe、Zn、Cu含量与背部和腹部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说明脆肉鲩不同部位的脆性与金属含量的差异有关。总而言之,脆肉鲩不同部位肌肉质构特征的差异与肌肉中的物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研究不同养殖环境和采肉部位对鳄鱼肉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以室内和室外两个饲养环境的鳄鱼为原料,对尾部、躯干、腿部三个部位的部分营养成分和加工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品质方面,室外养殖鳄鱼的尾部蛋白质最高为20.88%,其躯干有最高灰分含量为0.12%,其腿部有最低脂肪含量为0.88%和水分最高为76.09%(P<0.05),不同养殖环境不同部位肉的氨基酸共检测出17种,其中腿部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P<0.05),室外养殖鳄鱼躯干和腿部的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室内养殖鳄鱼。加工特性方面,鳄鱼尾部的亮度值L*最高,蒸煮损失率最小,持水力最大,pH最低,室外养殖鳄鱼肉形成的凝胶在保水性、质构和流变特性方面优于室内养殖鳄鱼。可见养殖环境和采肉部位对鳄鱼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有明显影响,室外养殖鳄鱼的尾部肉具有更高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斑石鲷的营养价值,对斑石鲷的含肉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斑石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56.1%;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26%、13.9%、1.48%和1.34%;肌肉中含19种氨基酸,总含量(鲜重)为21.2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83%,占氨基酸总量的39.1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64.32%;鲜味氨基酸含量为7.78%,占氨基酸总量的36.58%;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含量为35.24%,DHA和EPA含量分别为12.4%和3.74%;肌肉中矿物质元素Ca,Mg和P的含量分别为720、1510μg/g和9930μg/g,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最高(15μg/g),其次为铁(4.9μg/g)。斑石鲷肌肉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且DHA和EPA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因此斑石鲷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我国常见几种养殖鱼类肉中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进行测定。研究了其肌肉营养组成,对比分析了几种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营养价值区别,为常见鱼类的加工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草鱼中肌肉中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高;大黄鱼的水分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最高。就氨基酸总量言(干重计),淡水鱼略高于海水鱼,淡水鱼为72.2%~77.6%;海水鱼为51.5%~69.0%。6种鱼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2.4%~43.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90.9%~94.6%。6种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Met+Cys,大菱鲆的EEAI值最高,达90.3,氨基酸营养最均衡。大黄鱼总脂肪酸种类最多,含量最高约占肌肉的10.7%;其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值(LNA:ALA)达5.9;EPA和DHA的含量最高,总和占肌肉含量的1.44%,脂肪酸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质构仪和国家标准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稻田养殖红罗非鱼的品质特性和营养成分,并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红罗非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9.01%±0.09%,粗灰分含量1.05%±0.02%,粗脂肪含量为1.58%±0.15%,粗蛋白含量为19.83%±0.64%。稻田养殖红罗非鱼的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其肌肉结实有弹性。稻田养殖红罗非鱼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占氨基酸总量(AA)的40.17%,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7.14%,均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74,呈味氨基酸(DAA)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14%。稻田养殖红罗非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5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4.13%、30.29%、35.58%;∑SFA:∑MUFA:∑PUFA比例为0.96:0.85:1,∑n-6 PUFA:∑n-3 PUFA为3.42。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常见稻田养殖品种,稻田养殖的红罗非鱼营养成分均衡且肉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澳洲金鲈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方法采用色谱法和常规分析化学法检测出澳洲金鲈鱼种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含量,并对肌肉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澳洲金鲈鱼种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未测色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67%;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和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8.5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9.64%;澳洲金鲈的蛋白质营养符合E/T应为40%左右和E/NT应为60%以上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标准。澳洲金鲈含有22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亚油酸次之;不饱和脂肪总量为64.4%。结论澳洲金鲈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等特点,可以作为我国优良品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鳄龟不同部位的肌肉营养价值,对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鳄龟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7.99%、76.75%、78.34%和80.04%,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32、14.65、16.67 g/100 g和19.04 g/100 g。鳄龟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中16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513、17.512、17.054 g/100 g和16.851 g/100 g。鳄龟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25、6.686、6.674 g/100 g和6.804 g/100 g,占16种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9.54%、38.18%、39.14%和40.38%。鳄龟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中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772、11.698、11.384 g/100 g和11.369 g/100 g,占16种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7.22%、66.80%、66.75%和67.47%。4个部位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鳄龟腿、尾、背甲和脖子4个部位肌肉EAAI分别为80.9、89.9、79.0和69.2。综合AAS、CS和EAAI的数据,表明鳄龟尾部肌肉在4个部位中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与四种海水鱼鱼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比较了罗非鱼与工厂常用的四种海水鱼(黄姑鱼、带鱼、沙丁鱼、鲜丁鱼)鱼糜的基本成分含量、凝胶性能及鱼肌肉蛋白的营养价值。罗非鱼与海水鱼鱼糜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蛋白质、脂肪、灰分、盐溶性蛋白含量及pH值有显著差异(p<0.05);罗非鱼鱼糜凝胶的强度、白度显著高于海水鱼(p<0.05),而凝胶的持水性显著低于海水鱼(p<0.05);通过分析几种鱼肌肉蛋白的必须氨基酸含量、氨基酸价(AAS)及氨基酸指数(EAAI),得出罗非鱼肌肉蛋白的营养价值高于黄姑鱼、带鱼和鲜丁鱼,但低于沙丁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罗非鱼眼的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采用化学与仪器分析法测定了罗非鱼眼中的宏量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罗非鱼眼水分含量为50.51%,粗蛋白质含量为7.37%,脂肪含量为40.60%,灰分为0.98%;共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模式,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中含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6.77%,27.29%,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分别为1.06%和2.54%;罗非鱼眼矿物质含量丰富;结果表明罗非鱼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深加工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分析鱼菜共生养殖、纯投料养殖2 种养殖模式奥尼罗非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感官特性、理化特性、氨 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2 种养殖模式下罗非鱼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粗蛋 白的含量差异显著;感官评定中,2 种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的鲜味存在显著差异,而口感、嫩度及可接受值差异均 不显著;理化指标中,2 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最终pH值、熟肉率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差异,持水性、滴水损失、肌 内脂肪、肌原纤维断裂指数、肌红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肌肉中检测到18 种常见氨基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 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 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必需氨基酸总量分 别为22.49%(鱼菜共生模式)和22.45%(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鱼菜共生模式养殖的罗非鱼中鲜味氨基酸总 量显著高于纯投料模式;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5.13%(鱼菜共生模式)和51.18%(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区、品种及养殖模式罗非鱼营养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产区的罗非鱼为对象,选择奥尼和吉富两个优势品种,采集池塘养殖(单养)、鱼虾混养、鱼鱼混养(罗非鱼-大宗淡水鱼)三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分别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养殖模式及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罗非鱼基本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两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但奥尼罗非鱼氨基酸总量(19.51 g/100 g)和必需氨基酸含量(7.96 g/100 g)均高于吉富罗非鱼,其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吉富(p<0.05)。鱼鱼混养罗非鱼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风味氨基酸以及部分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鱼虾混养罗非鱼(p<0.05),单养模式与另外两种养殖模式相比差异不显著。四个主要罗非鱼产区中,广东罗非鱼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更高;其鲜味氨基酸含量(7.65 g/100 g)显著高于广西和海南地区(p<0.05),氨基酸总量(19.36 g/100 g)也为四个地区中最高。广东罗非鱼的油酸(1.44 mg/g)、亚油酸(1.02 mg/g)以及DHA含量(0.91 mg/g)均高于广西和福建地区(p<0.05),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在四个地区中最高。综上分析,奥尼罗非鱼营养品质高于吉富罗非鱼;鱼鱼混养罗非鱼品质高于鱼虾混养;广东吉富罗非鱼品质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15.
食盐腌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食盐腌制对油炸罗非鱼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蛋白质、脂肪酸、游离氨基酸以及呈味核苷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感官评定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食盐腌制对油炸罗非鱼可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风味组分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前后的油炸罗非鱼风味变化明显,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经过食盐腌制处理,油炸罗非鱼油脂味、肉香味增强,土腥味减弱;HS-SPME-GC-MS检测结果显示,食盐腌制过后油炸罗非鱼的可挥发性气味物质中1-辛烯-3-醇相对含量降至4.17%,ROAV值为5.70、(E,E)-2,4-癸二烯醛含量升为5.12%,ROAV值为100,肉香味和油脂味明显增强,土腥味明显降低;食盐腌制处理后油炸罗非鱼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游离氨基酸与脂肪酸的消耗量增加,分别为38.94 mg/100 g和2.37 mg/g,且呈味氨基酸的占比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显著降低(P<0.05),提供鲜味的肌苷酸(Inosinic acid,IMP)和鸟苷酸(Guanylic acid,GMP)含量显著(P<0.05)降低。实验证明食盐腌制对油炸罗非鱼的风味物质及组分影响显著(P<0.05),显著降低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降解形成的挥发性物质显著提高,提高罗非鱼的油脂香、鲜味和肉香味,降低其土腥味和青草味,明显改善罗非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和大孔树脂吸附联合处理对罗非鱼肉酶解多肽组分的影响,采用50 nm陶瓷膜处理及AB-8大孔树脂动态吸附罗非鱼肉酶解多肽,应用国标分析基本成分、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分析分子量分布、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反相液相分析氨基酸疏水性。结果表明,陶瓷膜微滤处理对酶解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影响不大,且陶瓷膜微滤处理后酶解多肽中1~2、2~3、3~5、5~8 ku组分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29%、17.13%、33.93%和50.0%,说明陶瓷膜微滤对多肽有截留作用,且分子量越大截留比例越大;AB-8大孔树脂吸附使氨基酸总量降低1.99%,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5.15%,苦味氨基酸与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12.35%和8.44%,对2~8 ku多肽的吸附较敏感,对游离氨基酸吸附较少;反相液相分析结果显示,AB-8大孔树脂吸附的洗脱组分含有更多的疏水性肽段。综上所述,AB-8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可以有效改善罗非鱼肉酶解多肽的苦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培育新品种杂交?鱼与父母代营养价值的差异,本文以罗非鱼对参照,比较了花?、唇?和杂交?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罗非鱼相比,三种?鱼具有高灰分低脂肪的特点,但基本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三种?鱼的甜味氨基酸Gly含量依次为杂交?(5.48%)>唇?(5.41%)>花?(5.05%)>罗非鱼(4.50%),但三种?鱼的Gly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鱼的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更高,PUFA唇?(47.24%)显著性高于(p<0.05)PUFA杂交?(42.24%)和PUFA花?(35.02%),PUFA杂交?(42.24%)显著性高于(p<0.05)PUFA花?(35.02%),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含量依次为唇?(18.39%)>杂交?(13.71%)>罗非鱼(11.90%)>花?(8.90%)。总之,花?鱼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更高,是优质蛋白源;唇?鱼的脂肪酸营养价值更优;杂交?鱼的营养更全面。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感官评定、电子鼻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探究不同料酒(啤酒、白酒、黄酒)腌制罗非鱼,比较其油炸后的风味差异,并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感官评定显示,料酒腌制后的油炸罗非鱼相较于未腌制的样品,其酒香味、肉香味明显增强,金属味、中药味和土腥味明显减弱。电子鼻检测出氮氧化合物、甲基类和醛酮类是油炸罗非鱼的重要的挥发性物质,且不同料酒腌制的油炸罗非鱼挥发性成分明显不同。GC-IMS共检测出49种物质,鉴定出壬醛、呋喃、己醛、苯甲醛、2-己酮、1-辛烯-3-醇、丙酸乙酯、(E)-2-丁烯醛为所有样品的共有物质,总体呈现出油脂香、果香味、叶香味、土腥味。不同料酒腌制后的油炸鱼均能检测出壬醛、己醛、己酮和戊醇,酒香味和肉香味增强,腥味减弱。然而,具有辛辣味道的物质(E)-2-戊烯醛和4,4-二甲基庚烷仅在白酒腌制的油炸罗非鱼和黄酒腌制的油炸鱼检测出来,说明白酒腌制和黄酒腌制对油炸鱼的风味有负面作用。而啤酒腌制能够有效增强油炸鱼的肉香味,降低土腥味。结合感官评定分析,啤酒腌制对提升油炸罗非鱼风味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改善油炸罗非鱼的加工工艺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罗非鱼肌肉蛋白组分(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基质蛋白)进行酶解,研究罗非鱼不同蛋白组分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高活性肌浆蛋白组分抗氧化肽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对纯化后的抗氧化肽氨基酸组成予以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肌浆蛋白酶解物(tilapia sarcoplas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