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何学习、怎样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基本问题.为解答时代课题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所谓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质上是说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总是反映着时代课题的变化,总是在解答时代课题中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掌握三个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怎么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索和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的前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基本问题都曾做出过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胡锦涛的贡献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做出了"求真务实"的高度概括;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思想地位;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的大众化等.胡锦涛的探索和回答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创新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方面尚任重而道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经济学者就已在这个方面有过许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然而,他们的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状存在着一种"讲台马克思主义"和"论坛马克思主义"的局面.二者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在内容形式上和理论知趣上,"讲台的马克思主义"与"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努力探索寻求"讲台马克思主义"与"论坛马克思主义"相沟通的榘合点和共性的问题.认清这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解析马克思主义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之道提供的是另一种棱角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江泽民关于认识、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认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政治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政治理想,他们著书立说,对政治和谐及其建立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设计方案、展开实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政治和谐提到理论高度,列宁则将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谐之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及所蕴含的政治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今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入探索中发现的疑问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甚至可能误导一些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统而论之,而应当指出它们中的哪一个需要中国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不同的.就中国化而言,其具体内涵体现在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等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实事求是也是"事是求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构建中国的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清除所谓"官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为中国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视角,论述毛泽东的杰出贡献.毛泽东坚持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实残中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向前推进莫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并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理念来重新理解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而"90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提出了各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组成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已与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思想理解有所不同,本文就唯物辩证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全人类理论发展的瑰宝.从马克思等人创建基本理论伊始,各学者就对如何定义该理论进行了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突出了马克思的个人贡献,更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也能够消除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信仰问题,事关人之思想灵魂,也涉及到社会制度和党的指导思想.由于历史变革、社会转型,部分人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需要在新的实践、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反思、发展和巩固.从"知""情"和"意"三个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信仰都是科学的信仰.井冈山革命斗争过程是共产党人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从"知""情""意"三方面解读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理想信念,对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艾信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不同的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必须首先分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从发展阶段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可以分为信仰的大众化、理论的大众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实践指南的大众化三个阶段.我们只有认清了分析的角度与阶段才能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动因,削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求,进一步探讨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路径,追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在传播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实践,汇聚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化相关认识,进一步开展研究,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将马克思主叉学科化,从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路径、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存在着政治化、知识化和低俗化的"非哲学"施教方式,要彻底转变这种旧的教育观念并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生活世界"出发,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哲学本性,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新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真精神,又直面了当下我国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四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沿着"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逻辑进路,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摹写--建构--运用的过程.其实质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逻辑发展过程.这条与"实践--理论--实践"道路相悖的道路选择既有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面,但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