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着"的介词用法是中古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介词"着"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和语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着"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着"的虚化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等几个阶段.唐代以后介词"着"的功能在北方话中逐渐萎缩,不过"着"的介词用法,在有些方言里还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2.
广泛流行于西域新疆的阿凡提故事,是在本土民族文化的"就近差异"中形成的一种强势的民间"群体话语",与其诸多民间口承文学密切相联.它表现的诸多平民价值观,已成为西域新疆诸多智者故事和笑话的"核心":它在简单中生成的丰富和复杂,渲染的乐观和诙谐,在通俗中寓意的深刻和严肃,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史诗性",并与内容深广、规模宏大的新疆经典的英雄史诗和长篇叙事诗相得益彰.由此揭示了不同文学类型存在的差异的相对性,以及由"差异"衍生的极为丰富而复杂的文学审美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3.
"房"最早是一个处所名词,<说文户部>:"房,室在旁也.""房"在文献中最早出现时也是表示"室"和房屋,唐时"房"已有"家族的分支"之义,这时的"房"已经在本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义项,不仅指物,还可以指人,词义有了初步的虚化,而义项的增加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反语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说话者的心理、情感因素都有可能对语义的理解产生影响,它可以通过某些词汇、句式、修辞或语音语调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交际中反语对使用者一方起着积极作用,但受话者不一定能正确理解和接受反语.本文拟从语义学的相关理论角度来阐释"反语"现象并加以分析,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话语语义.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垃程:从"话语"、"道说"到"思".通过对"话语"、"道说"和"思"的详尽描述,海德格尔表明了自己与众不周的话言观.凭借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观,海德格尔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很好的诠释了诗化哲学的那一片"林中空地".  相似文献   

6.
"你+感观动词"格式的话语标记语在语言中并不少见、这类格式在去范畴化的过程中已经语法化为一个语用标记.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类格式也是一个修辞标记,具有特殊的修辞意图,即试图在语篇中建立起一个表"事实-确证"的立体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话语(discourse)是指社会生活中以教育和说服为目的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话语形式,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话语,是一种以社会期望为准则的权势话语,说服、引导是其表达策略.主要有训导型、宣传型、传授型三种模式.当代教育话语具有民主化、技术化、风格多变的倾向,这体现了当代社会话语与社会变化的交互作用,不仅反映了教育对象的心理诉求得到重视,也体现出社会实践对话语表现形式的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汉语量词基本上是通过名词或个别动词语义虚化演变而来的,可以携带其来源名词或动词的语义特征.然而,名词"马"的量词"匹"却难以发现其词源以及搭配理据.通过对车马组合的不同类型名称以及"匹"的其他搭配用法研究发现,"匹"是来源于动词的名词,专指离辕待驾的马,而后经历了语法化过程而成为量词.  相似文献   

9.
"以史释诗"是一种用"史"的眼光将诗与史结合起来,对诗作史的解读与还原,以求回归诗歌创作"原生态",回归诗章"本义"(meaning)与诗人"本意"(intention)的诗注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开启了诗的历史化解读,另一方面阐释重心由"诗章之义"转向"诗人之志",诗人的背景资讯备受瞩目.说诗者在对诗人背景资讯的瞩目与对话中,达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深度阐释,"以史释诗"的有效性大为彰显.然而,背景史料是一把双刃剑,当它与文本信息交互不一时,便又造成了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障碍,"以史释诗"的局限性由此呈现.故说诗者在诗歌阐释活动中不可拘泥于背景阐释,宜多途径对话,多途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徐盛桓教授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强调"常规关系"在话语含意推导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话语含意推导过程体现为根据有关的常规关系获取隐性表述,对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和阐释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常规关系的语用作用,即常规关系能补足话语显性表述的不完备和语义上的空缺,并能阐释话语显性意义传达的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共情(empathy)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crence)分别是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理论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两者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考验。转变过往的以“秩序”为核心的学生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为特征的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以“和谐”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良好阐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19.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中小学教育,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把推进教育创新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