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良  王莉  张亮 《低温工程》1999,(4):86-89
冷头换热器的不完全换热损失是 G M 制冷机的主要冷量损失之一。制冷机的蓄冷器性能愈好, 就要求冷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愈高。为了获得较高换热效率的冷头换热器, 本文根据外置式 G M 制冷机的特点, 采用烧结工艺, 设计和加工了一种填料型冷头换热器。测试了该换热器阻力性能, 流动阻力比相应的间隙换热器小。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换热器的单级 G M 制冷机无负荷温度达到15 K, 在20 K可提供44 W 的冷量。  相似文献   

2.
常温下对一台蓄冷器外置式的液氮温区G-M制冷机组二级各主要部分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测试,发展蓄冷器外置式的G-M制冷机二级各主要部分的压力损失自大小依次为蓄冷器料阻力占41.2%,蓄冷器附件阻力占31.5%,二级冷头换热器阻力(仪外狭缝部分)占27.3%,通过与常规G-M机蓄冷器阻力的对比,表明蓄冷外置式的G-M制冷机蓄冷器的压力损失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
随着低温下具有高比热峰值的磁性稀土材料的发现,大幅度提高G-M型制冷机的性能具有了可能性。基于磁性稀土填料Er3Ni、ErNi、GdRh等的特性,根据热力过程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对双级G-M型制冷机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工,使其达到了液氦温度。介绍了我们研制的4.2K双级G-M型制冷机的设计和结构。该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为2.5K,制冷量为580mW/4.2K、1100mW/5.0K,热工效率高。同时  相似文献   

4.
直接达到液氦温度的G-M型制冷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温下具有高比热峰值的磁性稀土材料的发现,大幅度提高G-M型制冷机的性能具有了可能性。基于磁性稀土填料Er3Ni、ErNi、GdRh等的特性,根据热力过程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对双级G-M型制冷机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工,使其达到了液氦温度。介绍了我们研制的4.2K双级G-M型制冷机的设计和结构。该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为2.5K,制冷量为580mW/4.2K、1100mW/5.0K,热工效率高。同时  相似文献   

5.
雷雯 《低温工程》1996,(5):41-45
介绍了美国Butterworth-Heinemann低温公司普通材料和常规技术制作的高性能G-M制冷机,描述了该制冷机的设计原理和性能。该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已达到6.5K以下,10K时制冷能力为5W。  相似文献   

6.
Gao  JL 成雷 《低温工程》1995,(1):56-62
为研究如何利用脉管制冷机达到4K温度和最佳多级脉管构型,对几种类型的单级脉管制冷机与G-M制冷机组合休进行了实验,当脉管热端温度为室温时采用这种组合体的脉管冷端所获得的最低温度达3.5K。最后一级回热器的热端大约预冷到15-20K。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压力约1.0-1.5MPa,频率1-2HZ,热流和热损失分析与相移效应的关系。以及为达到4K温度的多级脉管制冷机的构型,均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台以磁性蓄冷材料Er3Ni为第二级蓄冷器填料的大制冷功率两级G-M制冷机。该制冷机可作为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冷背景冷源,满足了辐射制冷器空间环境热模拟试验的要求。通过优化制冷机结构参数,使制冷机在转速为40r/min时,二级最低制冷温度达5.5K、20K时取得15.4W的有效制冷量。证明了应用磁性蓄冷材料改善G-M制冷机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Butterworth-Heinemann低温公司用普通材料和常规技术制作的高性能G-M制冷机,描述了该制冷机的设计原理和性能。该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已达到6.5K以下,10K时制冷能力为5W。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用以提高多级脉管制冷机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简单化的新结构.为减少国热器的损失和脉管冷损,在从室温到液氦温区内工作的脉管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管.采用这种结构的三级制冷机达到了3.6K的最低温度,4.9K时制冷量为119mW.给出了该脉管制冷机的实验结果和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了传热热阻,内部摩擦和冷头热漏三种不可逆损失对制冷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具有传热热阻,内部摩擦和冷头热漏不可逆损失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最大制冷系数。  相似文献   

11.
脉冲管制冷机的实用化是目前脉冲管制冷机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介绍了作者为提高脉冲管效率而研究的一种分离结构的两级脉冲管制冷机。实验获得了11.7K的最低温度,制冷量3W/20K。采用名义功率2.2kWG-M压缩机驱动得到了12.4K的最低温度,制冷量2W/18.5K,4K/24.6K,实际输入功率约1.5kW。这一效果已基本达到了实用化应用的要求。该研究表明脉冲管制冷机的效率在20K温区已接近类似的  相似文献   

12.
带小型制冷机的低温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小型制冷机冷却的低温泵的抽气原理及基本结构,同时还介绍了低温泵的一些应用。低温泵一般都采用二极G-M循环或改进的索尔维循环制冷机。第一级冷头冷却防护板和冷凝水蒸汽的辐射屏蔽,防止对低温板的热辐射;低温板用第二级冷头冷却,除Ne、H2、He被活性炭吸附外,它可冷凝其余的大部分气体。低温板的抽气速度可用统计方法求出。本文还介绍了典型的低温泵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热声理论模型,设计了1台结构紧凑的同轴行波热声制冷机.采用行波热声发动机驱动,工作频率在57 Hz左右,以平均压力3.0 MPa的氦气为工作介质,固定制冷机入口压比为1.075的前提下,研究该制冷机的性能.通过改变惯性管内径,研究惯性管调相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制冷量随着惯性管内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研究Gedeon声流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该声流的存在极大地恶化了制冷机性能,使得制冷机在冷头0 ℃时,冷量下降11.4%,冷头-20℃时,下降47.66%,冷头温度越低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用4.2 K制冷机为冷源的磁性材料比热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文谦  陈良  张亮 《低温工程》1999,(4):209-212
设计了一套用4.2K制冷机为冷源的磁性材料比热测量装置。由于采用了G-M制冷机对试件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测试费用也较低,本试验过程完全实现了测试系统自动化,样品冷却温度,比热测量过程的监控以及比热测量数据的处理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验表明,该装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用于磁性蓄冷性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空间用及其它用途的小型低温制冷机发展动向。分析了提高制冷机运转寿命的一些措施,介绍了些回热式低温制冷机回热器填料采用稀土磁性材料代替铅丸,使冷头温度下降、冷量增大等情况,还简述了提高回热式低温制冷机工作频率及有关热声制冷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金文谦  陈良 《低温工程》1999,(4):209-212
设计了一套用4.2K制冷机为冷源的磁性材料比热测量装置。由于采用了G-M制冷机对试件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测试费用也较低,本试验过程完全实现了测试系统自动化,样品冷却温度,比热测量过程的监控以及比热测量数据的处理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验表明,该装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用于磁性蓄冷性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BEPCⅡ氦制冷机的一级换热器在前两轮运行中出现故障,换热效率降低,导致氦制冷机制冷量下降,影响了BEPCⅡ的正常运行。一级换热器的结构较为复杂,故障分析难度较大。介绍了一级换热器的结构和流程,再根据一次温度突变,通过分析找到发生故障的位置。制定并完成了相关的处理方案,使得一级换热器和氦制冷机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Watan.  A Swif.  GW 《低温与特气》1997,(3):46-51
通过采用小孔型脉管结构,可以消除超流体斯特林制冷机中一半的运动部件。当热平板温度固定为1.0K时,我们第一台这样的装置已经冷却到了0.64K。制冷机的同我们4 预计值完全符合。在超流体脉管中有两个与常规脉管明显不同的奇异特征;其一,为防止自由对流而维持^3He-^4He混合的稳定性,脉管热端必须置于脉管冷端的下方;其二,在低于1K时金属的低热容使得对流体振荡引起的沿脉管的热损失非常小。  相似文献   

19.
朱建炳 《真空与低温》1999,5(4):212-218
对应用磁性蓄冷材料作为二级蓄冷器填料而研制的大制冷功率两级G- W 制冷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理论分析及结构设计。并在一台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优化制冷机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使制冷机二级最低制冷温度达7.8 K、20 K 时取得14.5 W 的有效制冷量,从理论和试验上对应用磁性蓄冷材料改善G- M 制冷机性能的有效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采用混合物工质及纯氮工质在一种开式快速JT节流制冷机上的实验对比研究。采用纯氮工质在压力为11.0Mpa左右,该JT节流冷机可获得的最低温度为83-84K,启动时间是75S左右;而采用混合物质后,在压力为5.0MPa左右,该制冷机可获得73-74K的最低温度;降温时间与纯氮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