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渤中地区第三系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渤中地区第三系主要含油层位储层类型丰富。通过测井、岩心和实测资科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段储层的沉积学、非均质性、成岩作用和物性等特征。馆陶组储层为河流沉积体系,砂体规模大,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是渤中地区最为有利的储层。东营组储层以东北部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沙河街组储层以扇类沉积体系为主,地层埋藏深,砂体分散、规模小,储层质量差。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下部含油组合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了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体系.在系统收集该盆地何廷窝堡地区岩心、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扶余油层主要发育有曲流河点坝、分流河道和决口水道砂体,储层处于晚成岩A亚期,砂体的成因类型和成岩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和含油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储层预测资料,建立了非均质储层定量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揭示扶余油层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指导勘探部署和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方法,从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特征、储层砂体主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物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3油层组储层砂体特征。结果表明:长3储层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储层属低孔、特低渗储集体。储层影响因素为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分布以及储层砂体厚度和成岩作用。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储集体物性略好于河口坝,并且其分布面积大,是研究区的主要储层砂体,砂体厚度越大储层物性越好;对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和高岭石的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凤  张金亮 《石油学报》1995,16(2):23-30
在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采用岩石学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储层成岩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石英、钠长石、沸石和碳酸盐等.以与地温有关的成岩变化为依据,将本区成岩作用带进行了划分.通过对储层储集空间的研究,提出储层以次生孔隙为主,且次生孔隙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浅带.本区次生孔隙储集砂体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①与大气水下渗淋滤有关的次生孔隙砂体形成机制,可解释包日温都地区次生孔隙砂体的发育;②与粘土脱水和转化有关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可解释马象铺地区次生孔隙储集砂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属中孔、低渗透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石英次生加大、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则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研究区储层原始孔隙度中等,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通过综合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分析认为,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有利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对较高部位的砂体.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为中孔低渗储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资料的研究表明,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层砂体,由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该区压实作用较弱,使得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是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具有较高物性的主要原因。吴起地区延9油层组储层分为4类,本区储层以Ⅱ为主,有少量的Ⅰ和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由三角洲—湖泊沉积形成,其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岩屑含量整体较高.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02%,平均渗透率为0.37 mD,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及粒内溶孔,孔隙结构以细—小孔微细喉型为主,分选与连通性较差.纵向上,长4+51小层储层物性好于长4+52小层;平面上,西南部储层物性整体优于东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致密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致密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沉积作用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基础,成岩作用则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关键因素,强烈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有利储层多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中,特别是主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储油层系。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厚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潮间带砂坪、砂坝及薄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本区砂岩总体上属低—中孔、低—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卡拉沙依组可分为5个砂层组,Ⅰ、Ⅱ砂层组及Ⅲ砂层组下部物性较好;横向上3区、4区、6区为有利及较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赵振宇 《断块油气田》2011,18(4):424-428
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以含泥细砂岩为主,孔隙度多集中在10%~20%,渗透率多小于10×10-3μm2,结合铸体薄片、压汞、地化测试分析等综合评价为中-低孔特低渗较差储层.研究表明,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成岩和异常高压3种因素控制:1)沉积微相主控储层砂体空问展布形态及孔陈度分布特征;2)成岩作用主控储层砂体孔...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富油、也最富气的凹陷,凹陷位于渤海海域中部,面积近9 000 km2,新生界厚度最大超过10 km,是渤海湾盆地面积最大、厚度最大的凹陷。渤中凹陷经历了古近纪断陷和新近纪区域拗陷两大阶段。古近纪断陷期双向伸展,形成"四洼一突"格局,断陷经历了由分隔洼陷到汇聚统一的演化过程;拗陷期持续沉降,形成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双厚型"结构。渤中凹陷发育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三段3套优质烃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三段中-上部、沙河街组一段及东营组三段下部,上覆层巨厚,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基于统计分析重新构建了渤中凹陷不同层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渤中凹陷烃源岩排油量为512.5×108m3、排气量为311.64×1011m3。渤中凹陷潜山和孔店组储层油气源条件好,有近源特点。区域盖层为古近系下部厚层泥岩,成岩程度高、封堵能力强。潜山地层时代老、岩性硬、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裂缝发育、受强溶蚀、物性好、产量高,孔店组砂砾岩抗压实能力强。深层圈闭成群成带发育,规模大,勘探前景大,因此渤中凹陷深层具有形成大气田的条件,是发现大气田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12.
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根据5口探井薄片、储集层物性分析等资料,进行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南部沙河街组三段以低渗储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沙三段储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2、B亚期,其中压实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为认清该渤中凹陷南部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渤中19-6潜山气藏成藏要素匹配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渤海海域渤中19-6潜山千亿立方米气藏的形成过程,基于大量岩心、薄片、测井及地球化学数据,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和盆地模拟的手段,对其成藏要素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渤中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气强度普遍超过50×108 m3/km2,晚期持续供烃为渤中19-6潜山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运动是渤中19-6潜山构造裂缝型储层和潜山圈闭形成的关键时期,并形成了近源断裂输导体系和远源不整合面输导体系;(3)东营组厚层超压泥岩盖层和潜山较弱的晚期构造活动有利于渤中19-6潜山气藏的保存;(4)“生、储、盖、圈、运、保”六大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最终导致了渤中19-6潜山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的形成。建立了渤中19-6潜山多洼供烃、多向充注、断裂和不整合联合输导的晚期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4.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资料 ,对渤中地区第三系馆陶组—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 ,初步探讨了其成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处于早成岩期 B阶段—晚成岩期 A阶段 ,局部达到晚成岩期 B阶段初期 ;储层的岩石性质及成岩程度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由于长石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时伴随大量自生高岭石的生成 ,故自生高岭石高含量带可作为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李霞  董成  胡志方 《断块油气田》2010,17(4):393-396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上侏罗统火石岭组和下白垩统营城组广泛发育火山岩,是该区主要的储层。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油气勘探过程中,深层火山岩气藏呈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决定火山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成岩作用方式。利用火山岩露头样品、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详细研究。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和晚期成岩作用阶段,探讨了各种火山岩成岩作用的类型及特征。其中,早期成岩作用可分为挥发分逸出、熔蚀作用、等容降温冷凝结晶、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熔结作用、冷凝收缩作用和压实固结作用:晚期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充填作用、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溶解作用。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的溶蚀、等容降温冷凝结晶、冷凝收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阶段的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有利于形成有效储层:而早期的压实固结作用、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和晚期的充填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储集空间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为裂陷期沉积,裂陷初始期沉积的文五段发育优质储层。为了揭示优质储层成因机理,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凹陷南部LF-A洼文五段的沉积、储层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A洼文五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具有低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低-中等排驱压力特征。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杂基含量少、成熟度高的厚层河道砂岩中,反映高能环境对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压实和早期胶结使孔隙减少,而晚期溶蚀有助于改善储层物性。早期构造抬升使文五段在后期未经受上覆地层的强烈压实,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恒速压汞、X衍射、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及伊利石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储层致密化过程,并探讨了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花港组储层非均质性受孔喉结构控制,喉道半径小于1 μm即为致密储层;埋藏压实是储层普遍低渗、致密的主因,差异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的差异演化,当地温超过160℃,环边绿泥石对胶结作用的抑制明显减弱,中成岩B期碱性封闭环境使得大量含铁碳酸盐、绒球状绿泥石及搭桥状伊利石富集直接堵塞喉道,造成花港组储层规模性致密。对花港组储层关键成岩期演化过程进行恢复,推测花港组H4、H5砂层组在9~7 Ma进入规模性致密,龙井运动强烈侧向挤压加速了致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二叠系红雁池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红雁池组储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特点,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砾岩和岩屑砂岩,岩屑类型以凝灰岩岩屑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属超低孔、超低渗储层。 储层成岩阶段主要为中成岩阶段 A 期,其中压实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黏土矿物胶结作用使储层孔渗性降低;碳酸盐矿物和沸石矿物胶结作用均具有双重影响,二者在支撑碎屑颗粒、减弱压实作用强度的同时,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并使孔缝连通,是研究区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分析资料,对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礁滩相储层主要成岩作用及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珠江组礁滩相储层成岩阶段可划分为同生-准同生期、早成岩期以及中-晚成岩期等3个阶段;主要成岩作用可划分为积极成岩作用(如溶解作用、包壳作用、藻类-生物相互穿插、生物钻孔等)和消极成岩作用(如胶结作用、泥...  相似文献   

20.
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渔洋组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储集物性除受沉积微相控制外还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各种常见的成岩作用类型在研究区均有出现,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对储集层孔渗性起破坏性作用;而溶解作用形成大量粒间、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对改善储集层性质起到了较好的建设性作用。研究认为,引起区内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的关键成岩作用是硬石膏的胶结与交代作用,形成硬石膏的硫酸盐来自新沟咀组烃源岩中的膏盐段,其中的硫酸盐随油气的运移一起进入储集层,硬石膏的出现范围预示着油气的到达位置,因此它对研究区的油气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图7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