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注水井测试的吸水剖面对辽河前3一沈12块油藏纵向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重点研究了注水井段长度和地层系数(KH值)对油层相对吸水强度的影响及吸水油层的KH下限值。当注水井段长度小于250m时.平均相对吸水强度随注水井段长度的增大而降低;当注水井段长度大于250m时,平均相对吸水强度随注水井段长度的增大变化不大,油层K值低于本井KH值最大值的1/10时为不吸水层。考虑注水井段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变化,分阶段计算了注水井纵向各小层的注水量。根据各层注水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评价了各层的动用状况,井推算出各层的产油量和剩余储量。  相似文献   

2.
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可以了解油藏的纵向动用程度,进而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依据。阐述了常规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过程,提出定量刻画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不均匀系数"概念,并结合辽河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实例进行分析。该研究对于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渗透率变化大,难以准确建立地质模型,油藏数值模拟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根据水驱油动力学原理,把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管法结合起来,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资料,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对油藏的开发调整和三次采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生产测井资料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试井技术与测井技术相结合可实现高压注水井密闭吸水剖面测井.该技术改变了以往用电缆方式进行高压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时,需先放溢流再施工的状况,避免了对地面环境的污染,取到了正常注水情况下的真实资料,节约了人力及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层间采出程度差异大是多层合采油藏在高含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层间采出程度状况对开发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吸水剖面资料是反映层间吸水状况差异的重要信息,分层吸水量的差异主要受各小层的储层物性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影响。利用吸水剖面资料,以水电相似原理和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层合采油藏各小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层间矛盾突出,非均质性强,通过建立吸水剖面预测模型进行层系优化组合,从而提高Ⅱ类和Ⅲ类层的采收率。利用地层物性资料及油水井参数,采用智能群算法,计算不同地质开发因素对注水井吸水剖面变化的影响权重,量化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建立吸水剖面预测模型,进而预测不同分层条件下注水井吸水剖面的变化,优化分层注水措施,提高该类油藏Ⅱ类和Ⅲ类层的水驱动用程度,实现了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对象的转移。自2008年12月应用以来,研究区综合含水率降低了4.7%,产油量连续5 a稳步提升,累积增油量为1.2×104 t,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中大孔道地层和小注水量、低流速井等的定量解释方法,并通过测井实例进一步加以阐明,完善了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提高了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精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武毅  司勇 《吐哈油气》2003,8(1):20-22
运用物质平衡、水驱特征、相渗曲线、动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外河常规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出一套解决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方法,弄清地层剩余油分布状况及油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完成油藏综合调整部署。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流方向及水动力学原理,对注水管柱及井下工具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同位素沾污,建立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开发研制了同位素吸水剖面曲线沾污校正软件,恢复了地层的吸水量、同位素滤积量、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的正比关系,提高了同位素吸水剖面解释工作的效率及精度,对指导生产具有更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试井资料研究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常用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存在局限性的实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注水井压力落差试井资料,通过水驱前缘含水率导数、油水两相区流度分布导致的拟表皮因子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在没有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的情况下,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利用所编制的实用软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非均质三维模型水驱剩余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明晰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油采出程度的影响,运用人造物理模型制作技术制作了三维物理模型,并用恒速法对不同的三维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油试验。试验发现:纵向非均质模型的水驱油采出程度最高,平面非均质模型的水驱油采出程度最低;平面非均质模型中2个渗透层间窜流是剩余油过多的主要因素,运用微凝胶调驱后,可改善水驱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采出程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的三维非均质模型水驱油过程及其在不同含水阶段采出程度、剩余油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亲水反韵律模型水驱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分布均匀,各油层水洗程度也均匀;亲水正韵律模型水驱采出程度最低,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上部低渗透层段。剩余油的数量、分布情况受油层沉积韵律类型、重力作用、毛管力作用、油层渗透率、水驱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剩余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东区沙河街组二段为多油层非均质层状油藏,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剩余油储量为96×104t,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复杂断块区.微构造和储层性质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正向微构造和小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微型屋脊式构造是剩余油集中的部位;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低的流动单元其剩余油饱和度高.另外,注采系统亦对剩余油的分布有一定影响,注采井距加大,剩余油饱和度则增大.  相似文献   

13.
单层剩余油分布及动态指标预测动态劈分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针对注水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多油层同采、油层层间、平面非均质以及单层内不对称布井的实际情况,根据井点、层系、区块动态指标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水井吸水剖面(分层指示曲线)和油井分层测试资料,在Buckley-Leverett均质对称布井水驱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均质、不对称布井、各向异性条件下单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分层动态指标预测模型;利用势的叠加原理,给出了非均质油层压力分布预测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比较,用本文建立的方法编制的软件具有运算速度快、所需计算机内存和容量小、能够自动拟合分层测试和井点动态资料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及应用,证明本文提出的预测单层剩余油分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五号桩油田桩75块特高含水期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开发调整方案,采取钻补充完善井、改变液流方向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从辽河油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出发.立足单因素分析,在着重研究渗进率、净总厚度比和单层厚度对原油采收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价值工程》中的“功能重要评价法”,优化出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公式.经实际资料验证,该公式对油田开发前期确定采收率丰和可采储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前景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低渗透油藏的储量是难采储量的主要部分,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情况及实例,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注气方式,认为先注气效果好于先注水,段塞的长度、注入体积、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实,文章还对我国低渗透油藏注气提出了若干建议,这为低渗透油藏注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制备的不同润湿性岩样,系统研究了注入水对这些岩样注水采收率的影响,得到了润湿性对恳东29块油藏注水采收率的影响规律,即随着岩样水湿性的逐渐增强,注水采收率先逐渐增加后缓慢降低;并得到了使注水采收率最高的恳东29块油藏岩石润湿指数值,对有效开发恳东29块稠油油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蒸汽驱间歇注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厚互层状稠油油藏的蒸汽驱井组,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蒸汽驱过程中间歇注汽对开采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停注时机为蒸汽突破到生产井时,停注间隔不宜超过60d,在此条件下间歇注汽的教果要好于连续汽驱,采收率提高0.36%。并探讨了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认为间歇注汽提高了油层纵向上的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现场实际资料基本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注烃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混相压力是混相驱的一项重要工作,核心问题是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它是确定原油与排驱气体是否能达到完全混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方法很多,文章综合分析了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并进行了相应评价,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通用性,最终得出了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较好的几种方法,为油田注烃混相驱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