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a+t)]b.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1-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Np/NRmax)Qmax 和(Np/NRmax)tQmax准数.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Qt-Np/Nmax和tQ1-Np/NRmax的关系,表明当b≤1时为递减曲线,当b>1时为增长曲线,且出现Qtmax的Np/NRmax范围为0~0.36788,出现(tQt)max的范围为0.36788~1.0,因此这种增长曲线主要适用于产量峰值出现在油田开发初期的情况.计算实例(马坊油田)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对油田开发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b/(t^b a),推导了油田开发指标Q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关系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产量Q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时,累积产油量Np=(tQt)R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0.5,称为Np=NRmaxt^b/(t^b a)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方法,依奇克里克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1~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关系,即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的产量Q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时的累积产油量Np(t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0.5即■称为■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方法。双河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实用性强,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b^t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油田产量达到最大值Qtmax时对应的累积产量NP(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即,称为,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重复线性回归法。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用三角函数表示的一类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增长曲线共6条,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现有的增长曲线法。提出和推导了它们的Np-t、Qt-t、Qt-Np关系式、(Np/NRmax)Qtmax准数计算式以及参数求解式。其特片研究表明,它们特征相近;(Np/NRamx)Qtmax变化范围为0-0.36785,属于峰值产量出现在油田开发初期的情况,其Qt-Np关系为一不对称的拱形曲线。提出了求取曲线参数的过原点重复线性回归法。双河油田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用于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的定义 ,提出了一种新型btc因子型增长曲线———Gp=GRmaxbtc- 1btc a,并推导了其对应的产量 (Qg)的计算式。特性研究表明其 GpGRmax Qgmax和 GpGRmax (tQg) max的最大变化范围均为 0~ 0 .6 492 ,说明其峰值产量可出现在中期靠后 ,因而符合绝大多数油气田的产量变化规律 ;其Qt—Np关系曲线在后期可向下凹或接近直线的向上凹 ;其待定系数有 4个 ,因而描述产量变化更加灵活 ,但系数可用线性回归简单求出 ;相国寺气田和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 ,计算曲线与实际值符合得相当好。以上都表明提出的增长曲线是一种预测功能很强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_P=N_(Rmax)t~b/(t~b a),推导了油田开发指标Q_t、t_m、Q_(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_(?)—t关系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产量Q_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_t)_(max)时,累积产油量N_P=(tQ_t)_(R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_(Rmax)的比值恒等于0.5,称为N_p=N_(Rmax)t~b/(t~b a)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_(Rmax)、b、a等参数的方法.依奇克里克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型tb+ct因子型增长曲线。推导了其对应的产量Qt的计算式。研究表明,(Np/NRmax)Qt(max)最大变化范围为0~0.5450,说明其峰值产量可出现在中期靠后,因而符合绝大多数油田的产量变化规律;其Qt-Np关系曲线在后期可向下凹或向上凹,且待定系数有4个,因而描述产量变化更加灵活。庆祖集油田的的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符合得相当好。可以认为它是一种预测功能很强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用于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型b^t^c因子型增长曲线-Gp=GRmax b^t^c-1/b^t^c a,并推导了其对应的产量(Qg)的计算式。特性研究表明其(Gp/GRmax)Qgmax和(Gp/GRmax)(tQR)max的最大变化范围均为0-0.6492,说明其峰值产量可出现在中期靠后,因而符合绝大多数油气田的产量变化规律;其Qt-Np关系曲线在后期可向下凹或接近直线的向上凹;其待定系数有4个,因而描述产量变化更加灵活,但系数可用线性回归简单求出;相国寺气田和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计算曲线与实际值符合得相当好。以上都表明提出的增长曲线是一种预测功能很强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10.
Qt=a/(b+t^p)^q类型递减曲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并提出了一种Qt=α/(b+tp)q新类型的递减曲线。其特性研究表明,p=1、q=1的新型曲线为(L)曲线,即Arps递减指数n=1的调和递减曲线。p=2、q=1的新型曲线为胡允栋(H)曲线,与Arps指数递减很接近,因而有较大实用价值。p=3、q=1,p=2、q=2,p=2、q=3的新型曲线为N1、N2、N3曲线,因可以计算当Arps递减指数n<0时的最大可采储量NRmax而有一定使用价值。Arps递减曲线参数求解方法对比表明,Np-t系统的二元重复线性回归法准确度最高;Qt—t、Np─Qt系统的一元重复线性回归法准确度稍次,在递减趋势很明显、实际点子多时,必须使用它们。而递减趋势不很明显、实际点子少时,应该采用指数递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47  
基于累积产量随时间增长的信息和大量统计研究的结果,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油气田的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和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并能简化为着名的Gompertz(龚帕兹)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各种研究资料表明,评价油田稳产能力的参数主要有剩余储采比和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在“八五”期间,针对大庆油田的开发状况,采用两者的乘积——稳油能力指数作为评价稳产能力参数。但对于杏北开发区来说,这3个评价参数均没有达到理想的符合程度。为此,考虑到采油速度对稳产的影响,引入了稳产趋势指数的概念。结合杏北开发区实际情况及对3个主要区块稳产条件的解剖,分析了各种表征稳产趋势地质开发参数与稳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稳产趋势指数的符合程度最高,达到了79%。以此为指导对各区块及开发区进行了稳产趋势预测,为杏北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单井采油平台在胜利浅海海域的石油开发中的发展过程和固定采油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技术合作,对水平井生产动态监测测井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介绍了水平井产出剖面测井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将测井仪器送入水平钻穿的地层中的3个传输测井工艺,包括钻杆传输方法、柔性管传输方法和井下牵引输送方法;介绍了所采用的测井系列,重点分析解决油汽水三相分离问题的测井方案;介绍了水平井测井资料的解释和评价技术;通过模拟实验,确定井中4种流体流型,提出持液率关系式和流量测井响应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海上油气生产系统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包括固定平台生产系统,浮式生产系统以及水下生产系统在内的各种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特征、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Internet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影响 ,构建工程企业在Internet环境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模式框架 ,并提出该系统模式成功实施的 2个关键因素 :信息技术和合作竞争。分析Internet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新特点。讨论生产计划 /生产调度系统原型的设计思想。总结出现代工程企业在Internet时代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量数据和开发单元投产新井单井产量数据为劈分基础,经回归参照对象的历史参数值得出定量预测模型,进而用类比法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一的回归参数为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在历年的措施增油量,从而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则通过两个回归参数(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历年的总产量和自然产量)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具有理论依据,在处于递减阶段的开发单元的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预测中,可信度较大。表4参11  相似文献   

18.
王学 《石油化工应用》2020,(1):51-52,61
煤层气生产同常规天然气的生产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文章针对其上升段,利用数学模型分析达到产量峰值时的特征,再利用图版求解,得到到达峰值产量的时间;进而预测出峰值产量和上升段累积产量。然后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及影响因素,预测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生产数据质量和函数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9.
以无因次井底流压为纵坐标.无因次注入气泼比为横坐标研制宏观控制图。用实际注入气液比和经济极限注入气液比优化设计得出的优化注入气液比、正常生产井底流压和允许的最小井底流压等参数,将控制图分为卸载不到位区、资料核实区、合理生产区、超气量区、临禁区等5个区。根据油井的结构参数和生产数据,确定具体油井的生产动态在控制图中所处的位置,对处于不同区域的油井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开发管理过程中,实时的产量监控和预测预警可以及时了解油田的生产动态,根据预警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油田高产、稳产,缩短发现问题的时滞性。本系统在数据采集方面运用了Developer Express.NET和微软的rdlc报表技术,根据实时监控的生产数据,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产量预测和预警,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使整个生产的数据流程和操作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