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将余度技术引入到高压无刷电机设计中来,设计了两套定子绕组同槽嵌放和隔槽嵌放两种结构,并建立了两种结构下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推导了电压平衡方程式.建立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模型,并利用magnet对其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对比分析了单绕组工作,双余度隔槽工作和同槽工作时的转矩、转速等动态性能指标.并建立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磁热耦合分析模型,对其双余度工作时的热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达到与单绕组工作时相同的动态特性,转矩为单绕组工作时的2倍,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BLDCM)对通信的电磁干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12的RS-422总线通信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采用共地、电磁隔离等措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软件上采用求和校验提高通信系统的检错纠错能力,采用双余度设计提高其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增强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空天飞行器对舵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承载能力强、质量小,还必须可靠性高和维护方便。针对此类要求,对空天飞行器的舵伺服系统进行了设计,以电气双余度控制和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为关键技术。其中驱动控制器采用1553B总线、CAN总线和422总线相结合的形式,解决了与飞控、系统内部和测试设备的通讯问题;作动器采用双余度齿轮副和滚珠丝杠副直推式传动机构,并通过锁定电机轴的方式来实现舵面的锁定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联合仿真分析,实现了最大工作舵偏角为25°、角速度为53.2°/s、系统线性度偏差为0.2%、不对称度为0.4%、超调10%以内和过渡时间193ms以内等主要指标,结果满足系统指标要求。经在航天总体单位中的实际应用,舵伺服系统满足空天飞行器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余度舵控系统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同余度之间的切换来保证舵控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无人机双余度电动舵机角度传感器故障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辨识参考模型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电动舵机的双余度方案,然后通过机理分析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舵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确定了模型的参数。最终利用辨识的参考模型对双余度角度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无刷直流电机(BLDC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本文以无刷直流电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及其仿真,并在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中提出了一种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设计的方案。文章中对此电机控制方案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并且在MATLAB上通过Simulink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运行平稳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我们提出的控制方案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反电势控制方法.即通过线性分段法获得反电动势,构建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的本体模块,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转速环由PID调节器构成,电流环由电流滞环调节器构成)建立仿真控制系统.利用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研究无刷直流电机高精度稳速系统中的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技术,采用了锁相环(PLL)技术用于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控制中。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锁相环的传递函数并建立了仿真模型。在Matlab7.0/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锁相稳速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了速度阶跃响应的相电流、反电势、转速响应曲线以及转速波动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各环节数学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了锁相环控制是提高无刷直流电机转速稳定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无刷直流(BLDC)电机的工作和控制原理的分析,提出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案.采用模糊控制逻辑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详细说明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算法简单有效,易于实现无刷直流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全数字化.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飞机电气系统数据总线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技术的双余度ARINC429总线通信系统;该系统用ARINC429专用芯片H18582构成数据收发单元,通过CPLD编程实现系统的逻辑电路设计,双余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该系统,既可实现总线上相关航空电子设备问的通信,也可实现对设备进行检测.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方式在对无刷直流电机系统控制时,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模糊PID集成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模型,并对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转速进行模糊PID控制;然后,详细分析了建立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优化模糊算子的优化方法,并运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实现了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最后,在相同环境下,对比传统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集成控制两种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集成控制算法能使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及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空间机器人冷热双冗余CAN总线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应用在空间机器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冷热双冗余CAN总线系统。详细论述了这种冗余CAN总线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以及该总线系统相较其他冗余方式的不同特点,并给出了配合硬件结构的软件容错策略,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对该系统的冗余功能和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六自由度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空间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提出基于双冗余设计思想的分布式视觉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主控制计算机和关节控制器、手爪控制器、手眼视觉控制器等多个节点组成。系统采用冷热两级双冗余CAN总线作为各模块问的通信总线,各节点均采用双冗余设计。各智能节点通过主控计算机的规划和协调完成对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功能,解决了空间机器人控制系统处理能力、空间适应性和通信实时性等问题,并进行了系统集成和性能、功能的测试,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飞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双余度飞机交流一次配电控制器。对以DSP为核心的处理器模块进行冗余设计,每个处理器设置相应的故障检测机制,由FPGA构成的仲裁切换模块根据故障检测结果进行余度切换与管理;采用外触发中断方式控制双机运行周期,实现双机同步。从而实现了双处理器容错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双冗余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贤良  吴成富 《计算机应用》2005,25(9):2163-2164
采用冗余技术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结合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一种双冗余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首先,描述系统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重点讲述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 orks环境下进行多任务算法设计的要点。该冗余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安全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DSP和CPLD为控制核心为电动静液作动器设计了双余度控制器,并且对控制器的总体结构和各子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设计了系统的控制算法,采用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三环控制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多台无刷直流电机的远程独立控制,减少联接线缆,提高通信可靠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双余度分布式控制网络。提出了适于多电机控制的时间触发型总线调度机制,降低了报文传输延时。针对CAN总线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易受干扰、通信错误率高的问题,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从接口电路设计方面提出了共地、隔离及滤波等抗干扰措施。研究了CAN总线冗余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多电机分布式系统实时性好、通信稳定、冗余切换可靠。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时的鲁棒性差、精度低等缺点,在分析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RFBNN自适应PID控制器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通过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小了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满足了系统的控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字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和CPLD强大的逻辑功能实现了系统的实时控制并且使得系统外围电路得到了简化。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采用了PID和自适应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系统仿真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