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保障<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密云水库提供科学的监测资料,根据<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要求,将承德戴营水质水量监测断面下迁20km,为省界断面,更名为古北口水文站,为提高潮河河北段水质水量采集时效性、及时发现监测河段水污染事故,全面、准确地监测潮河河北段进入北京市的水质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因而在古北口水文站建设水质水量自动测报系统,为远程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荆红卫 《海河水利》2008,(1):10-13,22
依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对密云水库重要入库支流一潮河古北口省界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特性等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6年古北口水质不满足Ⅱ类标准的周数占全年百分比在15.4%~50.O%之间.水质变化一般规律为:水质超标时段主要集中在7-9月,水质类别为Ⅲ~V类;其他时段水质类别基本保持在Ⅱ类.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潮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较严重,入境水量逐年较少,上游矿山开采存在一定污染隐患.建议尽快研究与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潮河流域上游的治理力度,促进上下游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古北口水质水量监测站水量水质自动测报系统的水量监测情况,水质监测的工作流程、监测参数、监测范围及维护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自动与实验室监测的差别及原因,对比水量水质自动监测中的优缺点,提出了自动监测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古北口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成在提高站点水质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及时发现监测河段水污染事故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为水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潮河和白河是密云水库主要入库河流,其入库水量与水质对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及水质有直接影响。辛庄桥和大关桥监测站是潮河与白河的入库控制站,金沟和套里监测站是库区入库口控制站。通过对1989—2010年入库控制站及库区入库口控制站水质状况分析,发现密云水库目前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入库水体氮含量较高及库区蓄水量的持续低水位运行是密云水库富营养化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入太湖河道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太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数据,对1998—2009年江苏省环太湖河道的入湖水量、入湖污染物量和入湖水质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河道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70.6亿m3,主要入湖河道的NH3-N、TP、TN、CODMn平均入湖量分别为1.37万t、1360t、2.63万t和3.77万t,环太湖河道超Ⅲ类水标准的断面占断面总数的71.5%~95.3%,其中1998—2004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呈上升趋势,水质逐渐恶化,而2005—2009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渐趋下降,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潮河(北京段)布设4个检测断面,选取DO、TP、NH3-N和CODMn等4个评价参数进行水质检测.运用水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潮河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潮河水质判定等级分别为Ⅱ类、Ⅰ类.模糊综合评价法因DO浓度偏高会出现失真现象,评价结果有参考意义.水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虽然保守,但是能够对河流水质进行定类和定量分析,同时计算简单、易推广,对潮河水质评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比2种评价方法,为潮河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张家港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简述引水改善该地区水环境的必要条件、水动力条件及引水后合理调配水量的有利条件,拟定了4种调水方案.利用感潮河网数学模型,对4种方案调水后主要监测断面的CODCr进行预测,分析了各个监测断面调水后的水质变化趋势.从环境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消减各类污染源的同时,充分利用长江水潮差大的特点自流引水冲污是综合整治张家港地区水环境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大辽河由浑河、太子河汇合而成,属强混合型感潮河口.目前,在该感潮河段两岸,已开垦水田灌区110万亩.主要靠大伙房、参窝等水库供水,沿河29处闸站提水灌溉.在河口尚无挡潮工程的情况下,不得不靠水库泄放"压盐水量"来降低河水含盐度.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克服水库泄放"压盐水量"的盲目性,本文采用—维对流、扩散方程组为数学模型,以变步长特征线偏心差分解法,在TQ—16机上,计算了各种"压盐水量"情况的盐度分布.为分析保证灌溉水质的最佳"压盐水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组成结构着手,进行了袁河界河断面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对河流断面水位、流量自动采集,水质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潮河控制站大阁水文站和古北口水文站长系列泥沙资料,通过对潮河上、下游水文站侵蚀模数和承德出口控制站年输沙量与年净流量进行对照,结合水土保持,分析了承德市潮河泥沙特性在流域内以及年内、年际的变化过程,发现其中上游侵蚀大于下游侵蚀和输沙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满足水质和水量需求的生态流量对于河湖水环境治理保护很有必要。以水质性缺水的河流举水新洲段为例,基于实测河道断面数据和污染源调查结果,运用MIKE11软件建立了河道水量水质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利用率定后的模型,以COD、NH3-N、TN、TP作为主要污染物指标,通过试算法计算了现状排污条件下,各月份中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的生态流量,同时运用Tennant法和流量频率曲线法计算了满足河流生态系统基本水量需求的生态流量。对3类方法计算结果综合比较讨论,得出了统筹水质水量的举水新洲段各月份生态流量。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量调度对增加敏感水域水量,维护基本生态的改善水质恶化的局面将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采取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控制、加强水质监测等多种措施发挥水量调度对水质改善和生态保护的作用。同时,要认识到水量调度在改善水质和水生态方面所受到条件的制约,降低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不合理期望,减少对水调的依赖,促使社会采用各种手段,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从根本上解决水质和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江江苏段二维水流-水质模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根据长江江苏感潮河段水流水质及地形特点,应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模型。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的积分离散,并利用通量坐标旋转的不变性把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局部的一维问题进行求解,采用通量差分裂格式计算各跨单元边界的水量、动量及污染物输运等通量。应用浓度输移精确解验证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利用长江江苏感潮河段的水流、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模型率定检验,并通过对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检验模型计算污染带的合理性。模型在长江江苏段主要地区区域供水规划及实施决策支持系统中得到应用,为该江段水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省界断面水量、取用水户实时水量、省界断面和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的实时水质等水资源监测类型及监测方式方法展开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总结出了适用于水资源考核要求的水文站水量监测数据、取用水户在线水量监测数据、水质实验室水质监测数据以及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有关水资源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并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年10月26—28日太湖重污染区野外水文、水质同步监测数据,分析水量水质现状,建立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并计算不同污染控制方案下水质(总氮)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污染物排放方案及污染物总量达标控制方案不能完全控制入湖断面总氮,鉴于河流水质总氮因子没有明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必须在污染物总量达标控制方案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入湖控制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方案。水质功能区达标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入太湖控制断面总氮状况,基本实现河网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存稳  贾仰文  王浩  高辉 《人民黄河》2007,29(11):58-60
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模型。提出了基于综合模拟模型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方法,并首次从"断面水"和"片水"两方面综合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片水"水质状况要优于"断面水"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感潮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以太湖流域太浦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感潮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太湖流域重要的感潮河流——太浦河为研究对象,在水量、水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感潮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核算了太浦河的水环境容量,并对核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03年型(P=88%)降雨条件下,太浦河COD水环境容量为14405 t/a,NH3-N水环境容量为1 007 t/a。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国水污染补偿的研究及实践,分析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及入库河流的水质状况,在明确考核断面及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污染物通量的水污染补偿量化估算模型,并根据2013年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入库河流的水质和水量监测数据,估算入库河流水污染生态补偿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2003年苏州市太湖片水量巡测和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得出该区域水环境状况:近太湖的监测断面水质优于其他监测断面;2001年和2002年太湖出水量较大时水质较好,2000年和2003年出太湖水量较小时水质较差。最后提出了做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机制、控制面源和点源污染、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公众参与与水资源保护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永远  王萍  刘俊杰 《江苏水利》2015,(3):42-43,46
阐述了江苏省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站设置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江苏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提出水量、水质监测断面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