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传统Salisbury屏电磁吸波结构为基础,引入阻抗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法和电磁全波仿真对吸波结构的吸波性能进行计算和优化,改善吸波结构的吸收性能。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法制备了基于铁/二氧化硅多层薄膜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新的吸波结构,平板反射率测量结果与仿真相吻合,显示引入频率选择表面能够有效减小吸波结构厚度,并能够拓展工作频带、提升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吸波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的抗电磁干扰和国防领域的雷达波隐身。吸波材料通常由吸收剂和粘接剂复合而成,其吸波性能由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材料的厚度共同决定。为了提高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吸收剂,包括磁性铁氧体颗粒、磁性金属颗粒、碳材料、磁性颗粒/碳材料复合物得到广泛研究,但吸波材料在"薄、轻、宽、强"综合目标的实现上却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有关吸波材料的吸波机制及吸收剂性能优劣的评价标准上没有达成科学共识。本文介绍了吸波材料随厚度变化的吸波特征,根据最近的实验和计算结果阐明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机制,基于吸波机制提出了吸收剂性能优劣的评价方法。期望通过对吸波材料吸波机制以及吸收剂性能优劣评价方法的讨论,促进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系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系数的影响因素繁多且作用机理复杂。在对反射系数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吸波材料的厚度、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对单层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系数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双层吸波材料匹配层和损耗层材料类型和厚度的选择。研究表明,随着材料电磁参数的增大,反射衰减的最小值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的电磁参数与厚度的提高可改善吸波材料的低频性能,但较低的介电常数和厚度更利于展宽频带;在设计多层吸波材料时,需选择电磁参数较小的材料作匹配层,并对其厚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氧体是研究较多的一种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广泛应用于电磁吸波领域。综合近几年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铁氧体的粒径、物相、形貌及晶体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吸波材料耗损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暗室多功能应用时,常常需要挪动某些区域的吸波材料,但往往在搬挪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进行,致使吸波材料中的浸碳逐步散落,导致吸波材料的电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波暗室的性能。在对角锥型吸波材料吸波机理、性能等介绍的基础上,建立了吸波材料反射率的FDTD方法计算模型以及吸波材料碳粉含量的损耗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阐述了微波暗室多功能应用时吸波材料使用寿命的分析方法,为微波暗室设计及科学使用吸波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微波暗室吸波材料的吸收性能,研究了不同外形结构的发泡聚丙烯(EPP)基吸波体.在分析比较传统角椎形和圆锥形吸波体吸波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扭曲椎形吸波体结构,仿真分析了不同扭曲角的扭曲椎形吸波体在不同频率、不同入射角下的吸波性能.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大角度斜入射情况,扭转角度为20 °的扭曲椎形吸波体在20~40 GHz频率范围内可以获得比无扭曲的传统角椎形吸波体更好的吸波能力.  相似文献   

7.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吸波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合成方法,并指出了吸波材料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双层和三层设计,吸波材料与空间波阻抗匹配优良,电磁波损耗特性适宜,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和三层水泥基吸波板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低于-10 d B的有效带宽分别为3.7和10.8 GHz,双层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三层材料,掺0.5%碳纳米管能有效提高其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磁性金属吸收剂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以不锈钢409L粉为吸收剂、硅胶为基体制备了不同吸收剂含量的吸波材料,采用HP8722ET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与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18GHz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高,磁性不锈钢409L/硅胶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ε′)基本保持不变;介电常数虚部(ε″)不断增大;而磁导率的实部(μ′)和虚部(μ″)不断减小。随着409L合金吸收剂含量的增大,ε′、ε″和μ″不断增大;μ′在低频时随着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高频却相反;3mm厚吸波材料最小反射率先减小后变大,吸收峰由高频向低频移动,半高宽逐渐变窄。409L体积分数为20%时,最小反射率为-17.8dB,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9.4GHz,有效带宽(≤-8dB)达到5.27GHz(7.03~12.3GHz);体积分数为30%时,最小反射率为-24.1dB,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6.3GHz,有效带宽(≤-8dB)达到4.5GHz(4.2~8.7GHz),在X和C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而且通过对材料进行二层设计,能够有效地进行宽频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磁兼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吸波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铁氧体吸波材料原理、性能、工艺及应用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北矿磁材的铁氧体吸波材料, 最后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采用弓形测试法,搭建了对频率选择表面(FSS)微波吸收材料的反射率测量系统.整个测量过程在微波暗室中进行.系统主要通过LabVIEW设计的程序由VISA接口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HP8720ES,实现对测试FSS样品反射参数的数据采集,并由角锥吸波材料反射参数进行参数修正后计算得出测试样品的反射率.本系统的测试结果与NRL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测量系统具有典型可靠性,其对FSS微波吸收材料的测量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功能材料,磁性吸波材料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类。在磁性吸波材料中掺入微量稀土元素能很好地提高材料的吸波特性。本文综述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和制备方法,提出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管、纳米线高分子吸波材料的模板法、电纺丝技术法等以及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了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单层吸波材料的逆向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提出了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逆向优化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单层吸波材料进行了分析设计,得到了电磁参数的最佳配合下吸波材料反射率的幅频特性,分析讨论了电磁参数的频散效应及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核辐照对吸波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基磁性吸波材料在接受电子和^60Co(γ光子)辐照后,其电磁性能(μ、ε)发生明显变化,分析了辐照引起材料电磁性能变化的原因以及电磁性能变化对这类吸波材料吸收电磁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首先阐述了吸波材料研究的意义,然后讨论了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最后指出了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金属微粉磁性吸波材料、多晶金属纤维磁性吸波材料和纳米磁性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比发现,磁性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为尺度纳米化、结构复合化以及形貌纤维化。不同损耗机制的复合化将是目前磁性吸波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多层微波吸收材料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需要满足吸收频带宽和厚度薄的优化目标,用加速遗传算法(AGA)建立了对电磁波的吸收达到特定的反射损耗值要求下多薄层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法.根据材料参数数据库,给出了在任意给定的频率范围内以及任意入射角下如何确定各层材料的种类和厚度的优化方法.成功地给出了在0.8~2 GHz频段以及2~8 GHz频段5层微波吸收涂层的优化设计结果,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评价,讨论了宽频带、强吸收、多薄层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与各层材料电磁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氨水吸收法脱除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水吸收法脱除燃煤烟气的污染物,是一种既能脱除烟气中的CO2,也能脱除烟气中的SOx,对烟气中的Hg也有一定脱除效果的多种污染物控制技术,本工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氨与CO2的摩尔比、氨水浓度、停留时间和烟气温度等因素影响CO2吸收效率。在实验条件下,对SO2的吸收效率接近100%。对Hg等金属含量的测试结果与操作条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可使烟气中Hg的浓度降低10%以上,液体产物中Hg等金属的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