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发电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结合目前主要的发电方式,提出了光伏发电方式,并针对当前应用现状提出改善措施,希望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总的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光伏发电率,促进光伏发电的广泛和推广,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发电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结合目前主要的发电方式,提出了光伏发电方式,并针对当前应用现状提出改善措施,希望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总的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光伏发电率,促进光伏发电的广泛和推广,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系统并网后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利用母线保护物理对象的函数关系来构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交流母线保护的ANN模型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解决了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造成交流母线保护误动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有必要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研究。文中以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任意外界环境下的光伏阵列数学模型。由于光伏阵列的非线性输出特性,将模糊控制思想引入最大功率点跟踪,提出占空比模糊控制的扰动观察法的MPPT控制策略,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验证。与传统的占空比扰动观察法相比较,该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跟踪上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5.
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效率的光伏发电,是增强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通过对光伏发电各个环节展开分析,设计了一种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首先分析了光伏电池的特性,以此来实现最大光电转化率.其次,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采用Boost升压斩波电路和三相全桥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双级式结构可以获取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芯片选用TM320F28335DSP,根据其自身特性和工作环境,设计了符合本文光伏发电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发电的特性和结构、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最大功率点的追踪以及逆变并网控制方法,采用了双重BOOST前级电压匹配、后级全桥逆变的非隔离型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在MPPT后级控制的方式中,逆变并网控制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核心的环节,把前级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与电网并联。该光伏并网的核心是UC3875和TMS320LF2812,系统的前级和后级配合,保证了并网系统顺利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无论从世界还是我国的角度来看,常规能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光伏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光电效应,这个是通过半导体实现的。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优势。文章从各个方面对光伏发电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其输出功率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因此,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需要快速准确地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十多种常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原理,说明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选择某一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并展望了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问题-提出了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方法,并且比较了四种方法优缺点。在分析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扰动观察法的实现算法,通过比较前后两次功率的大小来决定光伏电池电压扰动的方向,使光伏电池最终达到最大功率点。文章利用Matlab的S-函数构建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跟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适用于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跟踪太阳聚光发电对跟踪太阳精度要求高、机械惯性大、动力传导存在死区,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高精度太阳传感器,通过差分形式对太阳位置进行粗略和精密检测,建立了跟踪太阳聚光发电系统动力部分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跟踪太阳聚光发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的太阳传感器能够适应强光和弱光环境,检测精度优于 0.3°,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连续高精度跟踪太阳,提升了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的趋势。文中介绍了单极式光伏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实现最大功率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基本思想。根据光伏系统并网发电拓扑结构,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单极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控制部分由DSP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和输出电流跟踪控制,实现了逆变输出电流与电网同步,且高功率因数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单极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能准确跟踪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跟踪收敛性是角跟踪系统模拟器性能指标的重要体现。角跟踪系统常会因为方位俯仰信号的正交性不好造成交叉耦合较大或者链路处理时间较长引起误差积累,导致角跟踪收敛性不好。为此,研制了角跟踪系统模拟器。该模拟器根据天线方向图设计查找表,控制模拟角跟踪系统和差路信号幅度和相位,从信号幅度和相位处理环节减小交叉耦合;通过缩短角跟踪系统模拟器软硬件处理时间,减小误差积累。从减小交叉耦合和缩短系统处理时间两方面着手,较好地实现了增强角跟踪系统模拟器跟踪收敛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DC-DC变换器的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DC-DC转换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使太阳电池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和普通的控制器相比增加输出功率5%~15%。  相似文献   

14.
红外成像跟踪算法性能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相银  黄超超  凌永顺 《红外技术》2004,26(4):11-15,19
介绍了各种红外成像跟踪算法,并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作了分析,对将来的红外成像跟踪算法的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auses that are able to limit the efficiency of 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DMPP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t will be shown that, to get full profit from DMPPT,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bulk inverter voltage belongs to an optimal range whose position and amplitude are functions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number of PV modules and dedicated DC/DC converters in a string, the atmospheric operating conditions characterizing each PV module (irradiance and temperature values),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ratings of the physical devices the DC/DC converters are made of, and the adopted DC/DC converter topology. Moreover, it will be given proof of the necessity to couple the DMPPT function with a suitable centralized MPPT function carried out by the inverter through the proper control of its own DC input voltag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空间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特征空间(ESB)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更稳健的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利用对阵列接收信号相关矩阵特征分解获得的信号子空间,对基于特征空间算法中的约束导向矢量进行校正,并完成波束形成.计算机仿真和分析证实了该算法性能要优于常规ESB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星载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星载环境的特殊性及跟踪系统设计要求,对星载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做了较全面的定性分析和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实例的跟踪精度做了定量分析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系统跟踪精度的方法。最后试验证明提出的稳定跟踪技术满足了系统跟踪精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光电跟踪系统频率特性测试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光电跟踪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并对速度稳定回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建模.通过跟踪环架的开环频率特性测试,绘制出跟踪环架的实际频率特性曲线,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与实测曲线相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