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下,媒体传播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有新兴的互联网、微信、微博,所有的电子传播途径都避免不了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产生的。而日常当中经常接触的就是中波广播和电视,中波广播对电视节目的播出也是有干扰的,干扰的方式很多主要是有辐射干扰、传导干扰、电压干扰、电流干扰等。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波广播发射对电视播出干扰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中电磁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兆宏 《移动通信》2004,28(6):105-106
1 引言一切进入信道或通信系统的非有用信号引起传输信息质量的降低,均称之为电磁干扰。按照干扰产生的方式,可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类。自然干扰以其发生源不可控制为特点,例如:大气噪声、宇宙噪声等。人为干扰以其发生源可知并且可控为特点,又可分为无线电干扰和非无线电  相似文献   

3.
尽管人们所接触的电子传输途径的类型非常多,但是无论哪种电子途径的传播都会受到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不仅会使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质量变差,而且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对于电视用户来说,中波广播发射时产生的电磁波对电视节目的信号干扰的不良影响最为明显。为了改善这个现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波广播发射中对电视播出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波发射台站主要以安全优质发射广播节目信号为主要任务。天线可以高效辐射电磁波,同样也会“被迫”接收外来电磁波。对于发射天线来说接收到的外来电磁波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负作用的,接收到的电磁波在天线调配网络中与即将发射的电磁波产生干扰叠加。由于传播方向和极化方式的不同,会引起驻波和反射,继而影响有用音频信号的音质效果,产生失真、降低信噪比等负面状况,甚至影响或破坏线路上的器件,使发射机降功率甚至是关机保护。本文从干扰频率的判定、消除等方面做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屏蔽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保证信号在有干扰情况下整个传输系统优质传输性能,它主要解决的就是抗干扰问题。而抗干扰性能包括两部分,即系统的技术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和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这两部分实质是要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手电钻的电噪声会使数字控制混乱,破坏生产过程。航空雷达信号可能抹去计算机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记录。高频炉的干扰会打乱脉冲稳定的心脏起博器的节奏。诸如此类的公害促成从法律上规定,制造厂家和用户都要对其设备产生的电噪声负责。因此在设计电气设备时,应明确该设备的工作是否会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或会产生电磁干扰。在任一情况下,排除电磁干扰有两种方法:滤掉信号或电源线中不需要的噪声信号;或是利用屏蔽防止穿过设备机壳的辐射电磁干扰。滤除方法近来已有论述。本文详细地讨论屏蔽方法。  相似文献   

7.
时钟电路的电磁波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会产生电压频率信号的电子组件都是潜在的电磁波干扰(EMI)的来源,这些电磁波信号将会影响如收音机、电视或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的正常运作。大多数系统中产生电磁波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系统时钟的产生与分配电路,本文将探讨电磁波干扰产生的原因、如何测量电磁波干扰及如何降低电磁波干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各种电子侦察设备的工作方式都依赖于电磁波的传播,感知的准确性不同程度地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从复杂电磁环境的本质分析出发,重点分析了人为形成的几类电磁干扰,肯定了适应不同电磁环境对电子感知有效运行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防御电磁干扰,分析了几种对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卫星电子侦察与通信的干扰以及应对干扰的解决措施,为最大限度减少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感知的干扰,取得侦察主动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技术手段在不断的革新,使一些行业受到了挑战,当然,在接受挑战过程中也伴随着机遇和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受到了挑战,短波发射技术是很重要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由于受到电磁干扰,短波发射受到影响,因此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解决电磁干扰和短波信号干扰,抗电磁干扰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信号分类,然后介绍了短波信号的干扰种类和干扰源,最后提出了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卫星传输空间电磁干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重要的传输手段,是国家舆论战线的主阵地,对卫星通信信号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而卫星信号传输距离远,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传输空间的各种干扰,严重影响信号质量,其中传输空间电磁干扰是对卫星传输信号影响较大的一种,本文主要就卫星传输空间电磁干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抗干扰措施,提高卫星通信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线通信电台数量的迅速增加,无线电干扰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150MHz无线寻呼发射机发射造成的干扰比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干扰。首先我们根据电磁兼容三要素来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过程和解决的办法。电磁兼容三要素是发射源,传播路径和敏感接收设备。发射源是干扰的源头,是最主要的。传播路径是发射源发射的电磁波传播经过的路由,决定电磁波衰耗大小。敏感的接收设备是受干扰的对象,其灵敏度和接收带宽以及杂散响应决定其受干扰程度。为了做到堵源截流,我们必须对干扰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我们主要讨论无线电发射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天线副瓣辐射与机载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互干扰问题,并对通道干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传统时分制解决方法的不足,即当一个电子设备工作时,与它会产生相互干扰的其它设备必须停止工作。进而提出了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解决此问题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就禁止信号法分析了其效果和可能对设备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问题。其中,陷波法适用于频率稳定、窄带宽的脉冲多普勒(PD)雷达,禁止信号法对于精确测频系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空间分集系统在苏南数字微波电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概述 在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主要是利用微波的视距传播,与短波通信、对流层散射相比,视距微波通信具有传播较稳定、外界干扰较小等特点。但是,它也会受到大气及地面的影响,产生衰落和传播失真,苏南数字微波路径由于处于江南水网地带,雨雾天气较多,水蒸气分子具有电偶极子,能从电磁波中吸收能量,造成吸收衰减;雨雾中的小水滴会散射电磁波的能量,造成散射衰减;平滑的地面和水面可以把一部分信号反射到接收天线,反射波和直射波矢量相加就可能相互抵消而产生附加的损耗。为了减小衰落和传播失真。江苏省在常州至无锡…  相似文献   

14.
PCB电磁兼容设计中的电源和接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源和地线的干扰成为PCB电磁兼容(EMC)设计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电源和接地产生干扰的原因、类型,提出了抑制或消除电磁干扰(EMI)的措施及处理对策,以供从事PCB设计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电机运行状态监控过程中,采集到的机械旋转振动信号中存在工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工频干扰消除算法。算法将工频干扰消除问题转化为盲信号分离问题,选用信号变化度作为信号分离的目标函数,利用布谷鸟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通过对机械旋转振动信号和工频干扰信号的分离,从而实现对采集信号中工频干扰的消除。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对机械旋转振动信号中存在的工频干扰成分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设备中电磁干扰的控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电子设备中的小信号电子电路,不论它是由分立元件还是由集成电路所构成,都对电磁干扰敏感,因而会在电路中产生高噪音或伪信号。尤其是在数字电路中,由于电路元件多工作在低电平开关状态,对真实信号与瞬态噪音干扰一般不能分辨,其影响更为严重。按电磁干扰的干扰途径来分,它大致可分为传导式与辐射式两种:传导式电磁干扰是通过导体(如连接线、电源线以及公用地线等)直接传导的;而辐射式电磁干扰乃是由一个电系统发射而由另一个电系统检拾的。图1中绘出了甲系统对乙系统产生传导的(以→表示)和辐射的(以→表示)电磁干扰的两种情况。在工业环境中,当220V/380V电力电源断开或闭合时,会  相似文献   

17.
《今日电子》2002,(9):37-38
电缆是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大部分电磁干扰敏感问题、电磁干扰发射问题、信号串扰问题是电缆产生的。电缆之所以容易产生各种电磁干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电缆本身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天线,能够接收到空间的电磁干扰,将干扰能量传进设备电路,造成干扰; (2)电缆是一根高效的辐射天线,能够将电路中的干扰辐射到空间,造成辐射发射超标; (3)电缆中的导线相互平行,并且靠得很近,导线之间具有很大的寄生电容和互感,这些电容和互感是导致串扰的根本原因; (4)电缆连接的设备接地电位不同,电缆屏蔽层引进地线干扰。 前三个情况是很直观的,第四个情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中波发射台信号传导覆盖时会产生高频电磁波辐射,干扰发射机房电气设备、数字网络和播出系统,严重的谐波干扰导致电气设备和广播系统发生故障。因此,本文研究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产生的原理及消除方案。在构建中波发射台信号采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高频信号发出的源头、类型及传输路径,谐波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处理消除高频干扰信号。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论证,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高频干扰出现时进行即时消除,保证广播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实际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处理自动化项目中的EMC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找出干扰的原因,隔离或切断传播干扰的途径,并提高系统和设备的自身抗干扰能力。本文从干扰耦合机理以及配电线路电磁干扰试验开始,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各种接地制式,详细分析TN系统产生电磁干扰(EMI)的根本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电缆干扰辐射与干扰吸收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缆是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大部分电磁干扰敏感问题、电磁干扰发射问题、信号串绕问题都是电缆产生的。本文着重介绍了电缆屏蔽与滤波技术以及抑制电缆干扰与干扰吸收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