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铝管表面混合硅烷稀土耐蚀复合膜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混合硅烷和稀土铈复合膜。在铝管试样表面组装一层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S)的混合硅烷薄膜,然后在膜上沉积稀土铈转化膜,制得硅烷稀土复合膜。通过点滴、盐雾、亲水角和Tafel极化曲线实验研究了复合膜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空白试样相比,亲水角角度明显增大;复合膜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抗蚀能力提高了3倍,其耐蚀性能比铬酸盐转化膜的还要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其复合膜层均匀、致密;EDS分析表明:复合膜主要由S,O,Si,Al和Ce等元素组成,并初步探讨了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2.
冰箱冰柜蒸发器用铝管的硅烷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烯烃酰氧-烷氧基硅烷(MS)为主要成膜剂对冰箱、冰柜蒸发器用铝管进行钝化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硅烷钝化的最优配方为:MS 50 mL/L,十二烷基磷酸酯5 g/L,乙醇60 mL/L,无机添加剂A 1 g/L,pH值2.0。采用硫酸铜点滴实验、碱浸失重实验和铜盐加速乙酸盐雾实验对所得硅烷膜的耐蚀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硅烷膜的存在明显提高了铝管的耐蚀性能,耐蚀效果超过了常规的铬酸盐钝化膜。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的测试表明:硅烷膜的存在使铝的自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阻抗值明显增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铝管的腐蚀速率。金相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硅烷膜表面形貌测定表明:硅烷膜层主要由大量无定型的固体微粒沉积而成,膜层表面极其致密、均匀和平整,能够在铝管表面起到耐蚀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用浸渍提拉法在工业铝管表面制备了硅氧膜。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硅氧膜的表面形貌,通过硫酸铜点滴、盐雾试验、析氢实验和Tafel曲线、交流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方法对铝管表面硅氧膜的耐蚀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硅氧膜均匀、致密、平整,它使铝管的自腐蚀电位明显正移;相对于空白试样,铬钝化铝管和涂有硅氧膜的铝管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下降了1和2个数量级,硅氧膜电极体系总电阻是空白试样总电阻的6.1倍、是铬钝化膜总电阻的1.48倍。  相似文献   

4.
在60℃时通过浸渍法制备表面活性剂(SAA)与硅烷复合膜.通过电化学手段和盐雾实验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两种SAA与硅烷缓蚀溶液处理铝管表面所形成的复合膜的耐蚀性.线性电位扫描、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EIS)的结果均表明其耐蚀性与未加入SAA的空白样相比,极化电阻和阻抗值分别提高了1倍;盐雾实验结果也表明其抗蚀能力提高了1倍;SEM显示其复合膜层均匀致密.初步探讨了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5.
铝管表面有机硅烷及其掺杂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烯烃烷氧基硅烷、硅烷掺杂长链有机酸酯分别对铝管表面进行钝化,得到硅烷膜和杂化膜。硫酸铜点滴实验、析氢实验和盐雾试验对其耐蚀性测定表明,杂化膜的耐蚀性优于硅烷膜和常规铬酸盐钝化膜。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测定显示,钝化膜的存在使铝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有效降低了铝的腐蚀速率。金相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发现,杂化膜由大量无定形的固体颗粒不均匀沉积而成,表面显得致密均匀。经检测,硅烷掺杂钝化液中不含重金属和氟化物,满足欧盟RoHS指令要求,安全环保,该配方和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结构分类;系统阐述了溶胶-凝胶、原位聚合、直接分散及插层复合等杂化膜的制备方法;论述了杂化膜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质子传导以及膜反应器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杂化膜的未来发展方向,认为应研究杂化膜的成膜机理、制备条件及结构与性能关系、有机-无机2相间的相容性,研究新的杂化方法,以期制备性能更优异的杂化膜材料,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有机-无机杂化膜结合了有机膜和无机膜的优点,具备突出的分离性能、抗污染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物化稳定性能等。本文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并从气体分离、水处理和质子传导等领域论述了国内外杂化膜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混凝/絮凝法是水、废水处理和污泥脱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制备原理不同可将无机-有机杂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水解-预聚合法、物理共混法、化学(接枝)共聚法和交联法,对絮凝剂制备与表征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铝管表面BTESPT硅烷稀土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硅烷稀土复合膜,通过先在试样表面组装一层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薄膜,再在膜上沉积稀土铈转化膜制得硅烷稀土复合膜.采用电化学、点滴和盐雾实验对铝管表面硅烷稀土复合膜的耐蚀性进行考察.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EIS)测试结果均表明:其耐蚀性与空白试样相比,自腐蚀电流和阻抗分别提高了2个数量级和3倍;盐雾实验结果也表明:其抗蚀能力提高了3倍;SEM显示:其复合膜层均匀、致密;EDS检测分析表明:复合膜主要由S,O,Si,Al和Ce等元素组成;并初步探讨了复合膜的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11.
纳米SiO2协同稀土铈对铝管表面硅烷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在铝管表面组装一层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薄膜,然后将其浸入含有纳米SiO2的稀土铈转化液中沉积制得SiO2改性硅烷稀土复合膜.通过点滴、失重、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手段对改性复合膜的耐蚀性进行考察.Tafel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其耐蚀性与空白试样相比,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3个数量级;盐雾实验结果也表明其抗蚀能力提高了3倍;SEM显示其复合膜层均匀、致密;EDS检测分析表明该膜层主要由S,O,Si,Al和Ce等元素组成;初步探讨了复合膜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涂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溶胶-凝胶法得到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其可用来制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涂层。由于无机相和有机相的联合作用,纳米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耐腐蚀性、防油性、防雾性、抗静电性、抗折射性等。  相似文献   

13.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机-无机(O/I)纳米复合涂料发展迅速,已成为涂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制备方法可以分成三类:纳米粒子填充法、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本文系统讨论了上述三种路线的制备方法以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一些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延红 《安徽化工》2007,33(2):31-33
采用成熟的Sol-Gel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苯酚、甲醛等为原料,制备酚醛树脂/SiO2杂化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反应体系的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该杂化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常规电镀和超声电镀制备Cu-ZrO2复合镀层,并考察其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对比显示,超声电镀Cu-ZrO2复合镀层的晶粒较细、组织较致密,明显优于常规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亦不同程度提高。分析表明,复合镀层组织与性能的改善是由于超声波引发的冲击分散和扰动搅拌等综合效应,发挥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涂层材料中,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材料在改善有机玻璃表面性能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点。本文中选择以透明甲基硅树脂为有机涂层,而后在有机涂层中添加纳米级陶瓷颗粒。固化成膜后,陶瓷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甲基硅树脂分子链中,无机相的存在将明显改善有机基体表面性能,将有机玻璃的耐磨性提高到了无机玻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水解聚合,再与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EGMP)进行自由基聚合,在马口铁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涂层结构,扫描电镜研究涂层的微观表面,附着力测试研究涂层对基材的附着水平,极化曲线以及中性盐雾测试对复合薄膜的防腐性能测试,并探讨了EGMP量对涂层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网络结构已形成,表面致密光滑,其附着力水平达到1级,n(KH570)∶n(EGMP)=4∶1时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经过表面化学修饰的纳米粒子引入聚合胶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 聚合胶体通过控制硅氧烷前驱物的水解-聚合过程制备,纳米粒子包括ZrO2, SiC, AlOOH和ZnO等. 纳米粒子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分散性能、优化界面结合或防止体系中有机组份的老化. 纳米粒子的作用主要是赋予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第三功能”,如耐擦伤、耐腐蚀、抗紫外线等性能.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环氧杂化涂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环氧杂化涂料的配方已经进行了研究,杂化涂料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如硬度),更加耐磨蚀。当固化温度提高到80℃,全部研究的杂化涂料都能通过湿性黏结试验,但在室温下固化时仅有部分的杂化涂料通过湿性黏结试验。多数杂化涂料在室温下固化时对水的敏感性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