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人类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美国一个大学通过专业研究确定,世界马铃薯的起源地在秘鲁南部。从那里逐渐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传播出来。在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马铃薯带到欧洲传播开来。之后,又被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到全世界各地。在传入欧洲的早期,马铃薯的消费量并不很大,直到19世纪欧洲人口膨胀时期,马铃薯上升为重要的食物和农作物。马铃薯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不但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脂肪和糖分含量又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逐渐成为稻谷、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这既有利于改善全体国民膳食结构,又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马铃薯全粉及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将是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马铃薯的良种培育、产品加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系统实施马铃薯主粮战略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谈中国马铃薯的主粮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和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中国特色马铃薯主粮化应在加强宣传和引导消费、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多样化、加速马铃薯主食专用品种的选育的同时,降低成本,让马铃薯产品价格与其他主粮一样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最大限度保障生产者的利益,使参与主粮化的各个利益主体受益。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省讷河市以马铃薯主粮化为契机,在抓好种植结构调整,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不断提升种薯品质,提高单位产品产量,力争打造出适合主粮化发展的薯产业发展模式。在港进集团马铃薯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栽植到大棚里的马铃薯已经有20厘米高,这边池子里马铃薯郁郁葱葱,那边的池子里工作人员正在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主粮化新品种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应马铃薯主粮化优质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陇薯6号为对照,对10个引进品种的营养品质、矿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等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薯9号、冀张薯8号、陇薯10号等3个品种产量高,抗性强,营养品质好,矿物质含量丰富,还原糖含量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低,是良好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原料,符合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要求,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农业部透露,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俗称土豆)主粮化发展。消息一出,引起广泛关注。1月15日,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及专家接受众多记者采访,首次公开回应社会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各种疑问。《中国食品》:目前我国已有三大主粮,为何还要增加马铃薯使其成为第四大主粮?改变这一结构的背景是什么?农业部:其实在我国马铃薯一直是作为粮食来统计的,它本身就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主要粮食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作为主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欧美等国家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营养之王"、"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2016年,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成为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品种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品种。到202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低营养小鼠模型结合食品BDI-GS体系综合评价普通马铃薯的营养及健康效应。方法:以生长期健康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分设有玉米饲料对照组,以及混有10%、20%和40%马铃薯的玉米饲料实验组。喂养10 d后处死解剖,统计9项脏器组织质量、系数及其BDI和GS值,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3个剂量马铃薯的营养健康效应表现均不佳,对主要脏器组织指标的质量及系数BDI值多低于1.0的基本值,且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多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特别是马铃薯在脾脏和性腺营养和健康方面表现较差,3个剂量组BDI值均明显低于1.0。同时,3个剂量马铃薯的连续摄取均可以显著升高机体血糖水平(*P0.05及**P0.01),而对血脂影响不大。但是,其可提升转氨酶而对肝脏功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结论:表明马铃薯对机体脏器组织的综合营养健康效应不佳而符合其蔬菜品种的特性,单独连续摄取存在一定的脏器组织方面的不利影响。作为主粮应用只可部分或临时替代米面,更适合掺和到面粉及米粉中食用。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龙葵素。龙葵素又叫茄素,是一种有毒物质,人、畜食用过量均能引起中毒。龙葵素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轻者恶心,呕吐,腹泻,瞳孔放大,头晕,舌、咽麻痒,胃痛,耳鸣;严重的丧失知觉、麻痹、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死亡。 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含量安全标准为20mg/100g,一般成熟的正常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为7—10mg/100mg,食用是安全的。但马铃薯块茎生芽和经日光曝晒,薯皮上出现了绿色到深绿色区,会产生大量龙葵素,含量可增至500mg/100g,远远超过了安全标准,因此,不宜大量食用生芽和绿色马铃薯。 龙葵素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食用马铃薯时,先把芽、芽眼、变绿和溃烂部分削去或挖  相似文献   

11.
杨栋樑 《印染》2012,38(1):50-52
2.2.1水在叶面上的接触角测定水在嫩叶和成熟叶面沿茎向的接触角.在水平放置的叶面上滴10μm水滴,测定其接触角,每种样品共测20个样本,取平均值和均方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谷物取样目的和四种取样过程以及取样准则和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取样方法;介绍了样品处理和样品分析;归纳了三类谷物取样器,包括人工刺探式取样管、卡车取样机、深层取样器、截流式取样器和点式取样器.  相似文献   

13.
五、K_0的校正在谷物分析仪用于测定谷物成分之前,先要对谷物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与实验宝凯氏法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一般要求取15个样品以下进行比较,两者的平均值之差,必须小于0.1%,等于或大于0.1则要校正K。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2)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按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特点,要广开各类有效渠道及时获取粮食质量安全信息,可在现行收购、入库、储存、出库等环节控制的基础上,再向两端延伸监控链条,建立和完善田间粮食质量调查、收获期粮食质量调查和销售(交易)粮食质量跟踪监测等制度,各环节均设置对应的风险监测关口,作为风险监控的控制环节,具体搜集以下粮食流通全程信息:  相似文献   

15.
2.直接自拈纨 直接自拈纱就是指不需要再经过复加拈度就能直接加工产品的自拈纱,一般都是指腈纶膨体针织纱。这种自拈纱在制成成品以前不能再经过洗、染等工序,因为这种自拈纱上的拈度都是假拈拈度,它经不起水液冲击。否则就会大幅度降低自拈纱强力,致使后道再加工时增加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选用直接自拈纱时,应该采取散纤维染色或毛条染色为佳,也可以制成产品后再染色。直接自拈纱要求强力高,无拈区小。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采取改变周期长度的办法可以得到改善。也可 以纺成 2/2股的双相位差的多股直接自拈纱。 (二)复加拈度Tk…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6,(6)
正3.3服装加工这项技术的实质是赋予织物桃皮绒风格。Lyocell纤维能够成功进行成衣染色(包括靛蓝)或成衣洗水处理。通过原纤化和酶处理工序,服装在设备中快速转动,在机械作用下,织物表面获得均匀的磨毛效果。这种服装加工设备,与家用自动洗衣机的设计类似,设备的高速转动意味着织物连续不断的运动,可以确保织物的每一处都不会产生褶皱,布面保持平整。服装加工业采用莱赛尔纤维面料会相对简单些,因为莱赛尔纤维适用于酶系统处理和靛蓝染色。而且,Tence(l天丝)发展的早期,其原纤化加工也基本采用成衣的形式。然而,成衣加工处理中,由于莱赛尔纤维自身的性质,制备的服装风格极其休闲,会产生突出明显的接缝问题。为了扩大天丝织物的市场,需要开发一套染整流程,使织物的裁剪和缝纫问题得到解决,可用作正装面料。  相似文献   

17.
谷物淀粉膨化α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酶水解法研究了谷物的生淀粉、蒸煮淀粉、炒制淀粉和膨化淀粉的α化,并从α化的本质入手,分析了膨化α化的特点,从理论上阐明了膨化手段是延缓食品老化、提高消化吸收率和原料利用率、简化发酵工序、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维生素B_(12)是维持神经系统和血细胞形成等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然而,B_(12)主要存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因此那些只食用少量动物产品或素食主义者必须服用B_(12)片剂或者食用添加了B_(12)的食品。通过发酵的方法对B_(12)进行原位强化,可能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作为一种常见的主食,谷物是富含微量营养素的极好载体。赫尔辛基大学农林学院的Chong Xie在谈到他的博士论文背景时说。  相似文献   

19.
2谷物保护剂的应用前景由于大量且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作为谷物保护剂,储粮害虫对它们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以马拉硫磷为例,它对于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敏感品系的最小有效剂量为1 ̄2ppm;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要用20ppm以上的剂量才能把玉米象完全杀死,因为,多种储粮害虫对它产生了抗药性。用化学杀虫剂作为谷物保护剂,不仅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而且也污染了环境(对人和哺乳动物有一定毒性以及有难闻的气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各国科学家致力研究新型的谷物保护剂。这里所指的“新型”,是其杀虫机理与化学杀虫剂不同的一些物质,例如昆虫…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二硫化碳(CS2)是一种古老的熏蒸剂,但澳大利亚新数据以及中国和埃及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使它可被人们重新关注。这些数据包括谷物质量、自然释放和加工食品中的残留,但目前并不广为人知。埃及研究数据显示,即使在400 mg/m3高剂量下,二硫化碳对水稻的发芽率和幼芽长度都没有影响。中国研究数据显示,200 mg/m3高剂量对大麦、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胡萝卜等大多数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本研究中150 mg/L剂量对澳大利亚小麦、大麦以及鹰嘴豆发芽率和幼芽长度的影响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储藏谷物研究实验室(SGRL)的商业规模实验数据表明,二硫化碳在1 000~1 500 mg·h·L–1的CT值(浓度×时间)范围内可杀死所有受试昆虫,并且对小麦最终产品质量没有影响。二硫化碳在谷物上的吸附力低于甲基溴,且主要是物理吸附。它会在谷物上有残留物,但这些残留物在储存和加工的过程中会被大量降解,而剩余的二硫化二苯醚残留物会在小麦制粉前的清理和润麦过程中减少。在制粉和烘烤的过程中,二硫化碳的残留量会逐渐减少。例如,将含有27 g/m3二硫化碳的小麦在仓内密封放置6 d,然后通风24 h,清理会使制粉前的残留量从6.7 mg/kg降至4.6 mg/kg,润麦会使残留量从4.6 mg/kg降至2.2 mg/kg。在制粉的过程中,残留量会进一步减少,而在面条(甚至在烹饪前)、意大利面以及面包的制作过程中,残留量还会进一步减少。当前检测分析方法无法检测加工产品中的残留量(定量限值<0.005 mg/kg),且其残留水平与同一来源未经二硫化碳熏蒸的小麦制品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