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英姿  张亮 《辽宁化工》2014,(4):365-368
采用静态试验研究了混凝工艺对水源水中的细胞内和溶解性(细胞外)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将原水的pH值调节到5.5~6.0混凝剂投加量定为30 mg/L时,对去除水中的细胞内微囊藻毒素效果明显,此方法的去除率可以达95.3%。PAC/PAM工艺对藻浓度、浊度的去除率都要高于PAC工艺,但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二者都不显著。但在混凝前投加活性炭,对源水进行预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AC/PAM+C工艺可以显著地提高对溶解性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50%到60%,主要是因为混凝工艺的强化作用与活性炭结合能够明显地去除弱疏水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该文考察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高藻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高藻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单独混凝沉淀工艺更好.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最优投加量为1.0 mg/L、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0 mg/L时,该组合工艺对藻类、藻毒素、嗅味、UV254、DOC及三卤甲烷生成势的去除率分别为83.57%、87.89%、100%、44.3%、45.45%和64.4 %.  相似文献   

3.
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去除藻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主要研究了水体中藻细胞体内、外藻毒素的含量关系以及给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在不同阶段对藻毒素去除效果的比较。探讨了水厂预加氯除藻及后续加氯杀菌对藻毒素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常规净水工艺不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对居民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本文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HRT为1.5h时,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5.3%和35.1%: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68.79%。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抑制生物活性炭工艺对MC的去除。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得活性更高的光催化剂,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自制样品应用于光催化氧化处理纸厂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此粉体为锐钛矿型纳米颗粒,其活性高于市售纳米粉体;应用此粉体光催化氧化处理造纸废水可使废水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4%和97%,使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也使废水的色度得到很大程度的去除。可见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使光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工业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活性炭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去除机理及水体中天然有机物、pH、氯等外界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认为物理扩散、静电引力和降解作用是活性炭吸附去除藻毒素的主要机理。通过改性和生物再生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并延长其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7.
用TiO2光催化氧化法和混凝沉降法分别对经生化处理的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光催化氧化法中,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55.4%,浊度的去除率最大为40.9%,用矿渣复合混凝剂对其进行混凝沉降实验,由水渣和硫铁矿渣分别用硫酸和盐酸搅拌浸取制得1#、2#和3#、4#混凝剂,4#对焦化废水CODcr去除率和浊度的去除率相对1#、2#、3#是最好的,分别达到了36.7%和70.8%;而1#和2#混凝剂,其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TiO2薄膜为光阳极,利用光电协同催化氧化技术降解水中藻毒素-LR,并研究该技术降解藻毒素-LR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随着阳极偏电压的增加藻毒素的去除率先增加后持平,当阳极偏电压值高于最佳值时,去除率保持不变甚至略有降低。充足的氧源会明显促进降解过程提高了藻毒素的去除率。pH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去除率的较大波动。高流速的体系使得污染物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过短,从而导致其去除率的降低。过低的流速又不利于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同样会降低藻毒素的去除率。在本论文的反应器中,以TiO2/Ti板为光阳极,在阳极偏电压2.5 V、空气环境、pH=8的体系流速为100 mL/min时,对藻毒素的去除率最大,2 h后就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问题,本文对超滤膜(UF)、粉状活性炭(PAC)及其组合工艺去除藻毒素(MCs)的效果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低于5%.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投加量高于20mg·L-1时对MCs的去除效率较高,可迭82.16%;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工艺在PAC投加量为20mg·L-1时,产水中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10.
田玉萍 《四川化工》2009,12(1):37-40
采用白腐真菌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白腐真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活性嫩黄K-6G模拟染料废水,考察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和COD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染料废水色度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82%;经Fenton预处理后的染料废水,其COD平均去除率为62%。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研究,考察了电气参数、场结构参数及铜绿微囊藻溶液液相体系因素等放电条件对其灭活规律的影响。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如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电导率测定、扫描电镜(SEM)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验DBD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率有极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放电电压160 V,放电电流0.6 A,介质间距4 mm,溶液初始OD值0.2,pH值为弱碱性)放电时间5 min,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率可达90%以上。经DBD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藻液颜色由鲜绿色→淡绿色→浅黄色→无色,藻细胞的Chl-a含量大幅减少,光合作用能力被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受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藻细胞在放电处理前饱满、完整;而放电后的藻细胞细胞结构破坏严重,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泄漏,仅存少量细胞残骸。放电处理后的藻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增大,细胞膜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其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泄。DBD低温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过程中,藻毒素的含量随放电时间先增...  相似文献   

12.
李潇  丛海兵 《水处理技术》2020,46(2):124-127
从湖泊中打捞的腐烂蓝藻浆经藻水分离后的废水中含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及藻毒素等,若直接排入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采用一套AO曝气生物滤池,结合紫外催化氧化、化学除磷对藻水分离废水处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生物过滤柱水力停留时间为1.91 h,好氧生物过滤柱水力停留时间为5.73 h,回流比为200%,紫外催化氧化时间为5 min,PAC投加量为100 mg/L的工况下,平均进水COD=250 mg/L、ρ(TN)=400mg/L、ρ(TP)=2.58 mg/L、ρ(藻毒素)=1.69μg/L的去除率能分别达到81.17%、55.33%、84.88%、76.58%,除TN外,其余均达到城镇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的固定化方式、吸附载体及载体体积对吸附法固定化白腐真菌去除苯酚和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吸附效果较佳,16 h时苯酚去除率达到100%、COD去除率约为97%;稻草粉末、棉花秆粉末、麸皮、花生壳粉末、木屑、玉米芯、丝瓜囊、活性炭等载体中丝瓜囊效果最佳,15 h时苯酚去除率为100%、COD去除率约为96%;载体体积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影响不同,粉末状花生壳在提高苯酚去除率的同时会降低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对去除水中的微囊藻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在试验水质条件下,PAC对叶绿素a的最大去除率为72%,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5 mg/L,预氧化时间为5 min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达93.1%。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作为凝结核促进了絮体的形成,并使之更加密实、易沉降。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华蓝藻中微囊藻毒素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武汉东湖水华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溶剂对MC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5%乙酸溶液和连续抽提法(先用5%乙酸溶液,然后用40%甲醉溶液)能最大限度地从藻细胞中分别提取MC-RR和MC-LR,而且其提取液pH值接近藻胆蛋白的等电点,可省去调pH值法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固定床气化废水的3种物理萃取脱酚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萃取脱酚技术——络合萃取脱酚,研究了不同络合萃取剂的脱酚效果及溶剂回收效果,分析了2种萃取技术的脱酚效果及经济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物理萃取剂对多元酚的萃取率普遍低于80%,而络合萃取剂对多元酚的萃取效果均大于85%,络合萃取剂在水中的损失率(0.1%)普遍低于物理萃取剂(0.87%),络合萃取剂的回收采用碱洗方式,同时络合萃取技术的经济成本(20元/t)低于物理萃取的经济成本(30~40元/t)。  相似文献   

17.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MC)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一些常规的MC处理方法都各有其局限性.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类高效降解MC的方法,且降解产物没有生物毒性.本文全面阐述了TiO_2紫外光催化氧化、TiO_2/UV/H_2O_2、TiO_2/UV/高铁酸盐联用工艺、可见光催化氧化、Fenton法、光助Fenton法、O_3/H_2O_2及O_3/Fe~(2+)这些高级氧化技术降解MC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现有高级氧化技术降解MC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MC高级氧化处理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碳纳米管( CNTs)在水处理中可能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CNT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就CNTs对水中有机物、藻毒素和细菌多种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水华蓝藻为原料,建立了以甲醇溶液提取和固相萃取为主要步骤的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方法。比较不同极性提取剂对微囊藻毒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60%甲醇有较高的提取效率,同时优化了提取方法。并通过调节溶液pH值至藻胆蛋白等电点的方法除去共提取的大量藻胆蛋白,取得了很好的净化效果,为微囊藻毒素的分离和纯化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