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Ji Xiamin et al.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1997,(2)
本文研究了直接利用隧道施工监测的位移量测信息来判别隧道力学计算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隧道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实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依托南玉铁路平悦隧道,介绍3D扫描信息反馈技术在开挖质量控制、收方、初支及衬砌厚度检测、区段变形趋势检测、混凝土节超和结构缺陷判断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成本管控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盾构隧道纵向计算模型及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盾构隧道纵向性能问题,将已有盾构隧道纵向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对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中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问题和纵向螺栓的环向平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隧道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才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本文根据某隧道基坑开挖工程实例的特点,介绍施工中采用的监测方案、手段以及结果,为城市中大型深基坑开挖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的施工监测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及时掌握隧道整体的稳定情况,需要进行隧道拱顶下沉监测.在介绍隧道内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说明了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静力水准仪法精度可靠,但对于大断面隧道,操作相对不便;三角高程测量法可迅速测出相对拱顶下沉值和绝对拱顶下沉值,前者可以自由设站,后者可在控制点上设站,操作灵活方便,但不能实时连续观测;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无论巴赛特系统、全站仪动态监测系统或者断面仪动态监测系统,均可实现全天24小时无人值守、连续监测隧道拱顶下沉变形,但如果布置许多断面,硬件成本甚高.实践中,应相机抉择综合采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归纳总结了目前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几种常见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间的主要特点及其区别,同时探讨了各种计算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不同的围岩对应不同计算模型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城市电缆隧道施工监测模型和顶管施工可视化算法,本文对城市电缆隧道施工监测的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系统实现,根据城市电缆隧道施工监测的实际需求,以Visual C#为开发平台,利用OpenGL和ArcGIS作为三维建模工具,依托SQL2008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城市电缆隧道施工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运输的大动脉也正飞速发展。青岛地铁正处于全面开花式建设中,且多数工程为暗挖施工,在这样一种建设模式下,施工安全尤为重要。暗挖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对地上建(构)筑物亦有较大影响,为保证施工安全,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监测体系必不可少。笔者结合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详细论述了施工监测在暗挖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铁监测过程中的数值计算是监控量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监测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综合部分地区隧道施工监测情况,全面介绍了隧道工程监测过程中隧道位移分配值、常用观测物理量、相临地下管线监测、地面建筑差异沉降监测等的计算方法及原理,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埋偏压隧道现场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该隧道现有的施工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新的技术措施,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对不同施工方法下隧道施工时期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研究表明:在浅埋偏压隧道中,“CD”施工方法较全断面法和正台阶法较为优越,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较大形变,必须开展详细地质勘测,布设监测点监控量测,分析监测数据判断变形程度、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提升施工质量。以某公路隧道项目为例,对隧道施工变形监测进行分析,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情况,制订具体变形控制方案,提升隧道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密集建筑群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反馈分析及安全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梧村隧道施工影响区域内建筑物密集,具有超浅埋、大跨度、工艺复杂、工序繁多、地面建筑物保护要求高等高风险特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研究并实施复杂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下隧道的动态反馈分析方法。现场监测内容有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建筑物裂缝、建筑物倾斜、隧道拱顶沉降、隧道围岩收敛、土体深部位移、土体分层沉降、爆破震动、地下水位等,对重要建筑物还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监测。在对梧村隧道进行施工反馈分析过程中,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要求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运作体系,根据城市隧道工程修建经验以及梧村隧道前期研究成果,对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以及隧道自身结构的影响进行监测,除采取常规监测手段外,以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自动化监测、监测信息管理和预测预报系统、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监测信息反馈、桌面报警系统和电子显示板等预警设施等先进技术来开展施工反馈分析工作,使梧村隧道施工反馈分析工作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工期—效益优化模型对海南东环铁路工期进行合理优化的方法,并基于工期—效益模型的建立和相关分析,结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施工企业在采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工期—效益优化模型,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促进高铁建设项目工期达到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地铁区间隧道平顶直墙暗挖段为背景,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并对施工方法中的主要步骤进行了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后续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隧道建设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隧道监控预测技术出发,在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隧道检测技术方面,首先从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隧道展开实施监测工作,这样能保证后期施工的安全性及控制施工的相关质量。主要论述在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隧道的施工中所使用的监测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期间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对施工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监测,就监测参数、测点布设、监控流程及监测效果进行了阐述,为减振措施的选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监控量测是保证软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结合莞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实际工程,对隧道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处理及隧道稳定性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多种监测手段,综合分析各种监测结果,可以为隧道信息化施工提供合理依据。2)隧道穿越构筑物下方时,采用全断面注浆措施及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地层进行补强注浆,同时拱部1200范围采用长管棚加强超前预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软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上方构筑物的沉降。3)Ⅵ级围岩中的浅埋隧道变形收敛需要较长的时间,该段隧道变形量大概在3个月左右达到总变形量的80%,变形趋于稳定,也有部分测点的变形不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中墙承载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分别给出连拱和小净距隧道的中墙稳定性判据,据此可得到中墙的合理厚度.以八字岭分岔隧道为例,分别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弹塑性损伤有限元模拟分岔隧道的施工全过程,给出围岩关键点位移和应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曲线以及围岩损伤区和塑性区的分布,提出分岔隧道的施工过程的优化措施.研究爆破施工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不同中墙宽度、不同围岩情况下装药量的大小及施工措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针对原施工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对分岔隧道施工进行现场监测,监测数据与试验和计算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正确性.监测结果表明隧道稳定,说明施工优化建议合理. 相似文献
20.
城市隧道工程基坑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隧道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才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根据广州市某隧道工程基坑开挖的特点,介绍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监测方案、监测手段以及所获得的监测结果,为在城市中进行大型深基坑开挖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的施工监测提供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