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建国 《选煤技术》2006,(1):I0003-I0005
通过举例论证和理论分析,指出磁性物回收率和磁选效率都不宜作为磁选机工艺效果的评定指标;从重介质选煤对磁选机净化回收介质的实际工艺要求出发,结合进入悬浮液系统中的煤泥量等于排出悬浮液系统煤泥量这一平衡关系,提出了新的更符合客观实际的磁选机工艺效果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屯选煤厂粗煤泥的粒度、灰分指标以及精煤磁选机工作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取消粗煤泥分选工艺,将介质系统分流的煤泥水脱除磁性物后,直接给入精煤泥分级作业,从而简化选煤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细粒氧化铁矿石的高梯度磁选(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连续作业式高梯度磁选机为高岭土提纯而制造的螺线管高梯度磁选机是一种作业周期率〔(有效工作时间/整个周期时间)×100%]为70~80%的周期作业式磁选设备,它只适用来分离磁性物含量低(通常低于2%)的微细粒物料。若用于磁性物含量较高的矿石(如氧化铁燧岩含赤铁矿50%以上),那么不到一分钟就会把钢毛介质全部饱和,这  相似文献   

4.
薛菲  刘燕华 《煤矿机械》2011,(10):239-241
介绍了HMDC高强磁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及其在旋流器重介焦煤选煤厂和浅槽重介动力煤选煤厂重介质的回收和净化系统的应用。生产实践表明,该磁选机磁性物回收水平高,处理能力大,有效解决了磁选尾煤重介质含量超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梅山铁矿2-0.5mm选别系统原采用一粗一扫常规筒式磁选机进行分选,存在金属回收率低等问题,采用外磁式磁选机替代原系统一粗一扫筒式磁选机,进行了2-0.5mm混合铁矿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分选筒转速16r/min、漂洗水全开条件下,可以实现相比原系统精矿TFe回收率提高10.68个百分点,尾矿磁性铁含量从0.57%降低至0.24%,尾矿中磁性铁和赤褐铁矿形式铁总含量占比从42.88%降低至31.11%,外磁式磁选机显著提高了系统金属回收率,同时简化了流程配置。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耐纳特橡胶对磁选机筒皮进行包胶,提高了加重质的回收率,减少了磁选尾矿中的磁性物含量,并延长了滚筒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罗建国 《煤炭工程》2005,(11):15-17
通过运用数学手段对磁性物回收率公式进行分析,得出了磁选机入料、精矿、尾矿固体中磁性物含量大小与磁性物回收率高低间的变化规律,并依据此规律阐述了采用传统的以磁性物回收率指标为依据进行介质回收流程计算尾矿介质损耗的设计方法存在的弊端及引起的后果。提出了以尾矿带介量指标作为尾矿介质损失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算电磁学及电磁仿真技术确定了高强磁极组参数和辅助反斥磁极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HMDC高强磁选机进行了设计。阐述了HMDC高强磁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及其在选煤厂加重质回收和净化系统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磁选机磁性物回收水平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王村选煤厂磁选机的磁选效果,降低介质消耗,实现节支降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工程流体力学中层流和湍流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由于该厂稀介泵给料量大,导致液体物料的流速变快后,给料箱内出现"翻花"现象,细颗粒磁性物来不及黏附在滚筒上,介质随尾矿流失严重。通过给磁选机的上料管和进料管之间安装稳流箱,将湍流转变成层流,保证了磁选机的均匀入料,提高了磁选机的磁选效果,使介质消耗由2.2 kg/t降低到1.4 kg/t.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煤炭技术》2020,39(8):206-209
煤泥浮选过程中,为提高浮选率,需加入价格昂贵的磁性介质,故后续工艺需对磁性介质进行回收。磁选机作为一般选煤厂回收磁性介质的设备,它对磁性介质的回收率直接影响着选煤工艺的生产成本。提出将3因素控制的模糊算法应用于磁选回收系统,对影响磁性介质回收率的3因素:稀介泵流量、稀介液磁性物质含量及尾矿阀开度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调节。通过MTALAB实现控制算法,采用S7-1200PLC作为控制器。结果显示,模糊控制算法可以显著地提高磁性介质回收率,降低选煤工艺成本。  相似文献   

11.
李明  姜波  刘杰刚  朱鹏  程国玺 《煤炭学报》2018,43(6):1565-1571
构造复杂区构造煤发育及其分布规律是煤层气勘探与甜点区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野外构造系统观测和矿井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井井下煤体结构观测与构造煤发育特征分析,探讨了黔西土城向斜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构造煤发育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土城NW向弧形断褶带具有"弧形断褶组合,基底断裂控制,局部变形强烈,变形衰减迅速"的构造变形特征,而土城向斜为一NW向延伸的短轴开阔斜歪向斜,向斜内部构造分异显著,可以进一步划分为NE翼单斜弱变形区、SW翼陡立强变形区和NW部构造复杂区;依据构造煤发育及其分布对构造的响应特征,提出了土城向斜构造煤发育的10种地质模式,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褶皱成因型和断裂成因型两大类型,其中褶皱成因型构造煤发育普遍、类型较为单一,是煤体结构垂向分异的主导因素;断裂成因型构造煤分布较为局限,但常发育强变形构造煤、且构造煤变形序列相对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2.
李云波  姜波 《煤炭学报》2015,40(2):412-421
在对宿临矿区不同类型构造煤中硫含量精确测定和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煤显微结构和典型矿物观测与分析,探讨构造煤中硫的迁移富集机理。研究发现:宿临矿区不同类型构造煤中的硫含量变化较大,以有机硫和硫铁矿硫为主,可将其分为递增、平稳和复杂等3种类型;垂向上与区域煤层中硫的变化一致,平面上受西寺坡逆冲断层控制,由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的迁移规律明显;构造煤中的硫酸盐矿物以石膏较为常见,以粒状、片状、碎屑状和裂隙填充状分布于在脆性变形煤中,其形态与应力-应变环境相关;黄铁矿是硫铁矿硫的主要赋存矿物,依据不同类型构造煤中黄铁矿的形态特征,划分出4个形成阶段12种类型;有机硫随构造煤破坏程度增加而散失,构造应力尤其是剪切应力在改变煤体结构的同时为有机硫的迁移提供了动力。分析认为,沉积作用控制了成岩阶段煤中硫的分布,成煤后的构造改造和变质变形则使煤中硫发生迁移,并在不同类型构造煤中产生分异。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现代工程咨询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在TDC型高效磁选机研发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竞争态势矩阵、波士顿矩阵分析明确了设计的方向,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将现代咨询方法应用于TDC型高效磁选机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协同设计的方法,为高精度时间计数器TDC系统提供了清晰可信的脉冲宽度,保证了超声波流量计的工作性能。电路的前端采用高频信号的处理办法,对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了选频、检波、抗干扰等处理。使微弱信号在信噪比和相位失真度上都有很大提高。重点介绍以D触发器为主组成的超声波发射波与回波的过零点时差脉冲发生器,它是纳秒级时间计数器TDC准确可靠的前提。该系统经多次测量和中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东亮 《矿冶工程》2000,20(1):47-48
介绍了TDC30 0 0集散控制系统在氧化铝悬浮焙烧工序的应用情况 ,并以主炉燃烧控制为例 ,重点介绍了高级过程管理站 (APM)控制回路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矿用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经济性,基于气缸压力监测下,采用Visual Basic6.0软件研究开发了矿用汽车发动机燃烧状况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气缸压力数据、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的实时采集以及燃烧状况分析与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17.
TDC1030型高效磁选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重介质选煤厂对磁选机的新要求出发,在国内选煤重介磁选设备磁路设计领域成功地引入了计算电磁学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新型磁路。实践证明,应用该方法后磁路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保证了TDC1030型高效磁选机的成功研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面向市场视角的TDC型高效磁选机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面向市场的视角,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在选煤装备研发科研项目中的应用。在产品生命周期、竞争态势分析、波士顿矩阵、风险分析和价值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基于面向市场视角对TDC型高效磁选机研发项目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烘干炉温度控制工艺复杂,为保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和安全的运行,设计和开发了集散型控制系统,即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和微机温度控制系统两级集散控制系统。单片机智能控制器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体,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为控制器,具有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和复杂控制的功能。当微机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又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对烘干炉温度进行控制。实际运行过程表明此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采用压汞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孔隙分形表征,从分形特征的角度探讨了构造变形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煤的孔隙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变化及其非均质性。强构造变形煤具有较高的渗流孔分形维数(DHg),孔隙结构及表面非均质性较高,而渗透率较低,说明强烈构造变形所导致的复杂孔隙结构是构造煤储层低渗透的原因之一。吸附孔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SAXS)随着构造变形的增强而增大,表明变形作用造成煤孔隙表面结构在微观上变得复杂。研究认为,分形维数可以指示煤中孔隙结构的构造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