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硫酸两转两吸生产中第一、二吸收酸循环槽不共槽情况下,对二吸系统是采用加水还是串酸以配置98%H2SO4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硫酸干吸工序串酸自控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优化>研究结论在已有方案中补上该处合理的自控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干吸工序自动串酸模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柳州锌品厂锌精矿沸腾焙烧烟气制酸系统中的两转两吸装置三年的生产实践,论述了该装置的特点、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同时对热量平衡、换热面积及副线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一转一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选用“空-填-间-电”绝热蒸发封闭稀酸洗,Ⅲ I-Ⅳ Ⅱ、“3 1”两转两吸流程。改造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转化系统不需补热,尾气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只要对转化系统的转化器、换热器、催化剂、保温材料等合理设计,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采用两转两吸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铅锌烧结机烟气两转两吸制酸装置的设计与试生产总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铅锌烧结机烟气制酸装置的转化和干吸系统进行改造。新建一套160kt/a转化系统代替原两套系统,改一转一吸流程为两转两吸流程,采用高温吸收工艺。4个月的试生产实践证明,装置运行良好,能够保持自然平衡,尾气排放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高飞 《硫酸工业》2013,(2):12-15
介绍了商洛炼锌厂120 kt/a电解锌工程配套180 kt/a制酸装置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制酸装置采用高效洗涤器—填料冷却塔—2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净化、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流程。自投产以来,生产基本正常,进转化器烟气φ(SO2)6.5%左右时,转化率为99.8%,排放尾气ρ(SO2)≤500 mg/m3,主要生产指标优于设计值。针对转化工序热量富余和一吸塔循环酸温度过高问题,采取增设热管省煤器、增大一吸酸冷却器换热面积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造后装置运行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铅锌烧结机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两转两吸制酸工艺,该工艺采用了大型耐火砖球形拱转化器,Ⅳ Ⅰ-Ⅲ、“3+1”2次转化流程,干吸工序采用高温吸收工艺,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从节省投资、降低消耗考虑,介绍了一转一吸流程的40kt/a硫铁矿制酸装置扩能改造为80kt/a、两转两吸流程。在焙烧、净化、干吸各工序的改造措施,实现了稀酸封闭循环、污水零排放、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1 背景 硫酸工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铅室法; 一转一吸工艺--排气ρ(SO2)7250mg/m3; 两转两吸工艺--排气ρ(SO2)870mg/m3. 一转一吸+Cansolv SO2循环工艺将是下一个发展阶段吗?--采用这一工艺可使硫酸厂排气ρ*#(SO2)<145mg/m3. Cansolv SO2循环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a. 在一个两段式转化器内达到95%的转化率; b. 其余的转化段、中间吸收塔和换热器基本上都是为控制污染而设置的; c. 采用选择性二氧化硫洗涤工艺控制排放比催化氧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300kt/a硫磺制酸装置以美国孟莫克硫磺制酸工艺设计为蓝本,由上海海陆昆仑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具体组织设计,生产系统采用两转两吸+尾气和一转一吸+尾气2种工艺流程设计,设计能力为年产300kt  相似文献   

10.
南化公司七系统200kt/a硫酸装置的制酸工序,采用国内技术,引进主鼓风机、酸泵和酸冷却器。转化选择用3 1型、ⅢⅠ—ⅣⅡ换热流程的两转两吸工艺,尾气采用氨法处理。设计中以降低压降、节省用电为指导思想,选用先进、可靠、高效设备。同时考虑了低温位余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石油及天然气脱硫精制副产的硫化氢目前大多用于制硫磺,其工艺复杂、投资大、操作稳定性差,排放的尾气很难达标。针对硫化氢制硫酸两转两吸工艺中存在的转化气中Ψ(SO2)低、系统自热平衡问题,分析了采用互补换热流程的系统自热平衡,得出:通过交叉换热使第一次、第二次转化间的热量双向互补,从而使得转化器各段的气体进口温度的选取与进塔气温的分配无关,实现了进转化器的气体中Ψ(SO2)降至5%左右仍可采用两转两吸工艺,工排放的尾气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一般两转两吸流程在焙烧含碳硫铁矿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宜小型硫酸厂使用含碳硫铁矿制酸的两转两吸流程,即4+1式,Ⅳ、Ⅱ-Ⅴ、“炉气”的两转两吸流程。文中列举了该流程的主要设备参数和生产数据,并论述了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高潮 《硫酸工业》1996,(1):35-38
1 问题的提出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铜转炉烟气制酸采用热浓酸洗涤净化流程。硫酸生产能力130kt/a,分为两个系统,每系统65kt/a,一转一吸工艺,吸收循环酸为泵前铸铁排管淋降式冷却(以下简称“铸排”)。“铸排”占地面积大,薄弱点多,污染环境,维护量大。且因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2×850 kt/a高浓度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工艺流程,烟气SO2浓度高,采用预转化和二转二吸制酸工艺,总转化率达99. 85%。干吸工序设低温热回收系统,产0. 9 MPa低压饱和蒸汽约50t/h,同时将全厂60 t/h中压蒸汽冷凝水由50℃加热到约104℃,回收的热量相当于低压蒸汽5 t/h,使制酸装置热量回收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潜江远达化工有限公司硫铁矿制酸装置的技术改造潜江远达化工有限公司现有6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是在40kt/a 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设备陈旧,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于2005年1月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形成”文、泡、电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尾吸生产亚硫酸钠”的生产工艺。原料工段在原提升机前增加1台提升机和储料斗,以使入炉硫铁矿w(S)始终稳定保持在30%左右,确保氧表的正常使用和沸腾炉的稳定焙烧。焙烧工序对沸腾炉进行了重点改造,炉体增高2.5 m,使焙烧容积从160m3增加到222m3;割除已腐蚀的外壳,用12mm厚钢板按炉子外径弧度压制成定型板,在割除处分块拼接,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新的硫磺制酸系统干吸流程。干燥塔、二吸塔串接共塔,且与一吸塔共用循环槽、循环泵、即干燥塔的下塔酸直接引入二吸塔。进入干燥塔的空气在干燥的同时对二吸循环酸进行解吸,致使二吸循环酸二氧化硫平衡分压低于二转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硫分压,从而可以减少尾气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对硫磺制酸干吸流程进行了评述,推荐采用新的干吸流程。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两转两吸转化工艺多为“3+1”流程的情况下,先后设计了三套“2+2”两次转化流程。在工艺选择过程中,对转化率、各段温度、换热流程作了详细比较。根据当地条件,确定设计的转化率为99.3%;采用~Ⅳ_Ⅲ>Ⅰ—Ⅱ换热流程。通过对温度制度的论证,确定二段进口温度为440~450℃。采用了Browder型换热器和圆缺式折流板、弓形部份不满布管的高效换热器。生产实践证明了“2+2”两次转化流程是成功的。重庆化工厂150t/d装置,当二转入口温度为430℃左右时,总转化率可达99.5%。  相似文献   

18.
我厂与南化公司两套制酸系统,流程相同,产量相差近1倍,换热面积的设计却相差很多。本文就这一情况,用南化公司设计院电算的设计条件,在产量相同时,定性的分析了不同的SO2浓度对两转两吸换热器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80kt/a硫磺制酸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特点,采用“3 2”两转两吸制酸工艺,配1500kW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20.
摘要:对40kt/a硫铁矿制酸装置进行改造,新增1台废热锅炉,副产0.6MPa低压蒸汽;净化水洗流程改为封闭循环,所产稀酸去复肥氨化系统洗涤尾气,污水基本不外排;对转化器进行改造,调整各段催化剂用量,并将一转一吸5段转化流程改为两转两吸、“ⅢⅠ—ⅤⅡ”5段转化流程。改造后,装置运行情况良好,转化率从95.5%提高到99.3%,产量达到60k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