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合成了系列SN型活性染产,并研究了其染色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SN型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活泼性愈高,染料对纤维亲和力愈大,则其染色速度愈快,反庆率愈高。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系列SN型活性染料,并研究了其雕白印花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SN型活性偶氮染料当活性基处在偶氮基对位时较处在间位时,其雕白性能好,染料的还原裂解碎片对纤维亲和力愈小.裂解碎片氨基物愈不易被氧化,则其可雕性就愈好。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系列SN型活性染料,并研究了其雕白印花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SN型活性偶氮染料当活性基处在偶氮基对位时较处在间位时,其雕白性能好,染料的还原裂解碎片对纤维亲和力愈小,裂解碎片氨基物愈不易被氧化,则其可雕性就愈好。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系列SN型活性染料,并研究了其颜色深浅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SN型活性偶氮染料的颜色深浅受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受电子体的吸电子能力增强,导致吸收光谱产生深色位移,空间障碍使吸收光谱产生浅色位移。  相似文献   

5.
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优化改性工艺,测试并分析了纤维改性剂用量、染色温度、染色保温时间等对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的纤维改性剂为反应型无醛固色剂,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加纤维改性剂能够降低染色需要的盐碱量,该纤维改性剂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温度为50℃,固色时间为17min,纤维改性剂用量为0.075%,可减少30%标准盐碱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低温活性染料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了染色工艺对L型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与L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L型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3%时,用纯碱与烧碱的混合碱为固色碱剂,最佳染色和固色温度为40℃、最佳食盐用量为50 g/L、最佳纯碱用量为5~6 g/L、最佳固色时间为70 min,L型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及直接性低、反应速率大、染料之间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7.
对特深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FR)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染色工艺参数对SEFR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特深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FR随染色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与一般活性染料的变化规律相同,但特深型活性染料的E值和F值相对要高一些.另外,从染色效果和染色特征值的分析来看,特深型活性染料系列的匀染性和移染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改性与反应性染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纤维素纤维通过化学改性和交联作用,增加纤维与染料的反应能力,以达到色泽增深和提高染色牢度的目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染色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改善其各项性能,而且还要重视纤维的活化改性和交联染色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AN—g—Casei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AN-g-Casein纤维截面形成了皮芯型结构;芯层Casein组分相畴约20-60nm,拉断时,芯层易产生原纤化;皮层结构致密,断面平整;纤维表面形成细长条纹。AN-g-Casein纤维中二组分的结晶度基本不随酪素含是而变。AN-g-Casein纤维吸湿性、染色性优异,且能采用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染色,AN-g-Casein纤维力学性能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酪氨酸在丝素纤维表层的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明酪氨酸和活性染料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丝素纤维的外表层和次表层多为结构疏松的无定形区,且酪氨酸在外表层和次表层分布较多;酪氨酸的酚羟基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能优于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并且酪氨酸与染料分子反应绝大部分发生在结构疏松的最外表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活性染料对紫外光接枝丙烯酰胺的亚麻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光接枝丙烯酰胺前后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研究了染色时间、pH、电解质浓度、浴比、温度、碳酸钠等染色工艺条件对光接枝亚麻织物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光接枝丙烯酰胺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亚麻织物的上染率;染色在初始染浴pH为4~5时上染率偏高;低浴比时上染率增大;对于双活性基活性染料,采用较低的固色温度50℃;如同亚麻织物原样染色,电解质硫酸钠仍起到促染作用,碳酸钠仍有显著的固色作用。光接枝丙烯酰胺引入的氨基对提高上染率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在柞丝绸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型材料壳聚糖在染整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且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将柞蚕丝绸用壳聚糖处理后,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测定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2%,轧余率为90%时,增深效果比较理想,该条件下适宜的工艺为pH为5.5,染色温度为85℃,染色后织物干摩擦牢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就MegafixB型活性染料对Tencel纤维织物浸染染色工艺进行了试验 ,比较了不同染色条件、不同助剂对染色物的色深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染色工艺 .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亚麻织物的天然染料的染色性能,将亚麻织物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用天然染料胭脂红、柠檬黄染色,分析各种染色单因素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pH值、盐的用量对染色后的K/S值的影响,并分别对2种染料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到胭脂红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min,染浴pH值为4;柠檬黄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min,染浴pH值为5.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电压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并对不同时间的染色残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再通过吸光度计算出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扩散系数。对其染色后的亚麻织物进行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的测定。从动力学方面对影响电化学染色的因素即扩散系数与电压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染色比常规染色的上染率有所提高,扩散系数比常规的染色增大。  相似文献   

16.
WLS助剂改性CVC织物硫化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CVC织物,优化出有利于提高硫化染料吸附上染的改性工艺条件以及改性织物硫化染料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阳离子助剂WLS改性的CVC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高,不仅提高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而且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紫草在柞丝绸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草用于柞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用乙醇提取紫草色素,选取染液体积分数、pH值、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试验,优化出紫草上染柞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浴比1∶40,染液体积分数8%,pH 6,温度80℃,时间60 min。通过不同媒染剂(Al3+、Fe2+、Cu2+)媒染处理,得到不同颜色的织物。通过对染色织物耐水洗及耐摩擦色牢度的检测得出,紫草上染柞蚕丝织物色牢度优良,直接染色和媒染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8.
将红曲黄素作为染料上染蚕丝织物,研究红曲黄素的染色特性,确定其染色蚕丝的最佳工艺,以及探究红曲黄素染色后蚕丝织物力学性能上的变化,以期将天然的真菌色素应用至蚕丝织物。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如85℃就可以实现蚕丝织物的染色,从而可降低染色时的能耗;随着染色浓度变化,蚕丝的K/S值会随之增大,在15%(o.w.f)之后,增加速度变缓,即在15%(o.w.f)时就可以达到较高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杏叶提取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同时使用明矾作为媒染剂进行了媒染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银杏叶染纯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质量浓度35 g/L,pH=11,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5 min。结果表明,经媒染处理后的染色织物其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较未媒染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20.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用直接染色方法和稀土媒染方法对柞蚕丝织物染色,以明度、饱和度、色差和上染率为检测指标,研究了上染工艺和染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直接染色最佳工艺条件:染液质量浓度5g/L,染液pH=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min,浴比1∶40;预媒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稀土2.5g/L,媒处理温度70℃,时间45min。结果表明,染色后的织物色泽鲜亮,经预媒染织物明度和色差有所降低,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较直接染色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