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通过田间试验及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陕西省作物旱情预报模型,并讨论了其分级标准及特点,简要介绍了“陕西省作物旱情预报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及组成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增加且强度增大,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准确及时的旱情预报,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干旱应对策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从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预报技术和基于物理机制模型的预报技术两方面入手,梳理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揭示了当前预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未来研究应注重提高干旱监测数据的质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建全国旱情预报业务化系统,为抗旱减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建省诏安县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的复杂多变天气及洪、涝、潮、旱灾害频繁发生的特殊地理位置,通过组建全省县级第一个可控制全县范围的由水文自动测报、防汛通讯、卫星云图自动接收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的诏安县汛旱情测预报系统,分析其防洪兴利抗旱主要效益,强调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搞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还阐述了系统组建和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总量大但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加之受到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工农业用水数量激增等影响,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凸显,想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笔者以河北省为例,对旱情预报和地下水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寻觅更多的良策,旨在为今后其他与此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一直存在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随着近些年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更是日益凸显。正确、合理地评价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希望通过对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正确评价,来做到对某些地区旱情的即时监测预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也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健康长久发展提供可行性良策。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农业干旱规律分析及旱情预报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依据长沙市历年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差法确定干旱指标,对长沙市建国以来干旱等级进行了评定,分析研究了长沙市干旱发生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旱情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7.
准确和及时的旱情预报对于掌握全局干旱发展形势,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减灾应急响应措施,极大地减少粮食损失,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技术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SOA体系架构、Web前端技术和服务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设计理念和开放的体系结构,集成多种气候模式和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陆气耦合的预报方式,构建了辽宁省大凌河流域精细化、...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区域水稻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制定南方地区水稻旱情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建立水稻生长过程水平衡模拟模型,模拟水稻生长期水田水分循环过程;根据降水预报和水利工程蓄水状况,预测水稻旱情信息,掌握水稻旱情发生、发展和缓解的过程,对水稻旱情进行实时监视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示范区水分干旱模拟结果与实发旱情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为水稻旱情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为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俊  周新春 《人民长江》1996,27(8):30-3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改变了原有的水情测报模式,自动测报系统中的水文情报预报系统是充分利用遥测信息,完成水文信息服务及洪水作业预报,为防汛工作服务。综述了长委水文局“八五”期间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水文情报预报系统设计方面一些工作,围绕水文情报预报需及时、准确、共享这一宗旨,提出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系统环境,完成信息接收、处理;并以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为作业预报工具完成洪水预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频发的干旱灾害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农业干旱灾害的危害尤为明显。以江西省莲花县楼梯蹬水库灌区、罗卜冲水库灌区、河江水库灌区这3个以蓄水型水源为主的水田灌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水利工程对农业干旱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建立了各灌区的缺水率模型,以预报其农业旱情。结果表明,分析得出的水利用系数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吻合;且经对比计算,缺水率模型比连续无雨日数更适合评估水田灌区干旱程度,说明该模型可运用于以蓄水水源为主的水田灌区农业旱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12.
旱情信息采集系统是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系统主要由抗旱统计上报系统、固定墒情采集子系统、移动墒情采集子系统等内容组成。其中抗旱统计上报系统由县级、地市级旱情信息统计单位以及省级旱情中心(省防办)组成,主要采集、汇总各种统计上报的旱情信息。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系统设计中本着节约资金和运行成本的原则,建设适合甘肃的抗旱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促进了抗旱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墒情是旱情监测的重要指标,墒情监测水平是一个地区旱情监测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在东营建设自动测墒系统的总结,为下一步自动测墒系统在全省的推广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彦 《水利天地》2005,(6):34-34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承担了水利部节水项目———黑龙江省旱田节水灌溉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的核心为旱情遥感监测预报与信息管理系统,2004年底完成了硬件搭建和软件系统开发,2005年正式业务化运行。该系统基于遥感、GIS、数据库、网络并结合水文模型,研究开发集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洪涝灾害频繁,旱灾亦频繁发生,在一定时期内,干旱灾害仍然是湖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旱情分析与评价一直是防汛抗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文章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旱预案编制导则》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选取土壤含水量等七项指标对湖南省近几十年来各年的干旱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旱情指标评价误差成因及干旱的实时判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及时准确的旱情监测系统。黑龙江省旱情监测系统包括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两部分内容。本文对黑龙江省旱情监测系统的2020年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全省监测的最大干旱面积发生在四月中旬,其总受旱面积为51.58万hm2,旱情主要集中在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监测旱情与实测土壤数据基本相符。实践表明,黑龙江省旱情监测系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全区抗旱工作理念和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突破。抗旱工作开始由传统的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在抓好传统的农业抗旱工作的同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农业、城市抗旱和生态抗旱活动。面对抗旱工作新形势,旱情监测工作要满足抗旱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快旱情监测系统建设,特别是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结合旬测人工墒情监测数据和日报自动墒情监测数据,实现日报数据基本可用。预报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而预报方案的精度高低又建立在充足可靠的墒情监测资料之上,因此,编制墒情预报方案时一定要搜集尽可能多的墒情资料。文中主要是对辽宁东部本溪市的墒情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退墒、增墒模型,预报当地的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19.
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在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位于长江下游、淮河中游,横跨两大水系、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汛期天气多变,多雨则洪涝,少雨则干军,防汛抗旱任务繁重。同时水多、水少、水脏现象并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呈现越来越频发的趋势,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实时旱情信息或信息滞后,往往要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扬旱。为此安徽省着力推进抗旱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利于及时掌握旱情及其发展趋势,建立抗旱决策模型,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农业旱情监测预测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江西省农业旱情监测预测系统模型的研究,在江西省农业旱情分区的基础上,考虑全省耕地的组成(灌溉水田、水浇地、菜地、望天田、旱地),及各类水利工程对灌区耕地的供水保灌,分别采用缺水度模型、缺墒模型对全省农业旱情进行监测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