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用氯化的方法来合成2,6-二氯-4-硝基苯胺,讨论了5种氯化工艺、反应条件及环保问题,得出直接氯化法是最优越的,这种合成方法工艺简单,质量好,同时不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从三氯均三嗪出发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4-(9-蒽基)-6-十六烷氧基-2-氨基-1,3,5-三嗪(AHTA),并通过红外、核磁、质谱、高分辨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AHTA分子在基态下分子的蒽环与三嗪环不共平面,激发态下表现为ICT的荧光发射.由于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存在,AHTA在自组装膜和LB膜中均形成H-聚集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亚氨酸酯合成了2 乙烯基 2 口恶唑啉(VOZO)单体。对合成过程中的溶剂及分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VOZO在苯溶液中自由基聚合生成聚乙烯基口恶唑啉(PVOZO)。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的方法,证实了所得单体和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现聚合物PVOZO为分子中仍保有口恶唑啉环侧基的对水和有机溶剂都有着良好溶解性的线型大分子。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选择性识别特定分子的聚合物的方法,因其制备简单、稳定性好且具有特异分子识别功能使其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传感和模拟酶催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集有机和无机聚合物的优点,不仅机械强度高,而且耐溶剂性好,是分子印迹技术的一个崭新领域。在介绍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基本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5-溴-2-氟苯磺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的合成过程中。文章以市场上易得的5-溴-2-氟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氯磺酰化合成目标产物,产物结构经MS和1HNMR进行表征,收率为86.5%。该合成工艺具有成本低、反应选择性好、条件稳定、收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3,4-二氟苯腈和对羟基苯甲醚为原料,合成了4-(2’-氟-4’-氰基苯氧基)苯甲醚,产率73%,通过红外、核磁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253 4(3)nm,b=0.806 0(2)nm,c=1.236 4(3)nm,β=105.273(3)deg,Z=4,D c=1.341 g/cm3,F(000)=504。分子不共面,2个环面扭曲。晶体中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7.
L-(-)-α-苯乙胺与消旋的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相互作用形成铵盐,其晶体结构表明,L-(-)-α-苯乙胺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作用形成的铵离子通过氢键N2A—HN2B…O5A和N1A—HN1A…O3A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结合在一起.同时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也存在分子间氢键O1A—H1AA…O6A和O1B—H1AB…O6B.这些氢键将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连在同一个晶胞中,呈现两条分子链状堆积.  相似文献   

8.
《化学试剂》2021,43(11):1527-1535
2,2-二溴-1-苯基乙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吲哚、苯并呋喃、苯并噻吩、苯并吡喃、喹啉、异香豆素等稠杂环和芳基取代的杂环类化合物。在有关综述的基础上,主要对2013年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该综述主要涉及两类反应:以2,2-二溴-1-苯基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内反应构建吲哚、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和苯并硒吩类杂环化合物,以及在苯并呋喃类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基于2,2-二溴-1-苯基乙烯,通过分子间环化合成芳基取代噻吩、芳基取代三唑、呋喃和香豆素等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周伟军 《广州化工》2012,40(10):89-89,97
以间甲氧基苯胺和肉桂酰氯为原料,经N-酰化、分子内傅-克烃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此方法反应条件较温和,合成的目标产物产率较高,总收率达63%。各步产物结构经IR、1H NMR等表征。  相似文献   

10.
5-溴-1-甲基吲哚-2,3-二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甲基-N-对溴苯基-α-甲硫基乙酰胺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N-甲基-N-对溴苯基-α-甲亚磺酰基乙酰胺,收率93%,再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的Pummerer反应,得到5-溴-1-甲基-3-甲硫基-吲哚-2-酮,收率78%,进一步与二乙酰氧基碘苯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收率63%,通过IR1、3CNMR1、HNMR等波谱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乳状液膜法提取分离水中苯胺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体系对水中苯胺的提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苯胺传质的几种因素:内水相盐酸浓度、外水相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乳水比等.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当水中苯胺浓度为500 mg·L-1时,经过一级液膜处理,水中苯胺的含量可降到1.5 mg·L-1.另外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对膜相黏度、界面黏度、稳定性和苯胺传质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纳米TiO2的相变与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Mo6+、Cr3+、Fe3+的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分别在550℃和580℃下对其进行了热处理,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掺杂纳米TiO2相变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光催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实验,对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Mo6+、Cr3+、Fe3+改性以及不同Mo6+掺杂量的TiO2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掺杂离子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与其对TiO2相转变的作用是一致的,即抑制相转变的同时也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Mo6+掺杂量为0.05%(摩尔分数)时的TiO2具有最佳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NO与Co(NH3)2+6气液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湘犁  肖文德  袁渭康 《化工学报》2003,54(9):1264-1268
用Co(NH3)2+6的氨水溶液可同时实现NO的氧化和吸收过程.NO 与Co(NH3)2+6气液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NO与Co(NH3)2+6的反应为瞬间反应,当Co(NH3)2+6浓度低于20mmol•L-1时过程为双膜控制,当Co(NH3)2+6浓度大于20mmol•L-1时过程逐渐变为气膜控制.NO的吸收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相中氧的存在有利于NO的吸收,但当氧的含量高于5.2%后再继续增加氧的含量NO吸收速率提高不大.经研究建立了有氧时NO 与Co(NH3)2+6气液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姜洪泉  王鹏  卢丹丹  吴兰英 《化工学报》2006,57(9):2194-2200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电特性和表面组成等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5%(质量),焙烧温度为500 ℃时,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锐钛矿含量为100%,平均晶粒粒径为15.55 nm,比表面积为12.81 m2·g-1.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响应阈值,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XPS分析表明,Gd3+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流化床催化剂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文  陈明鸣 《化工学报》2003,54(8):1093-1097
实验考察了以正戊醇为还原剂的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磷酸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较高的磷酸浓度范围内制得的催化剂,V4+相(VO)2P2O7的量较大,正丁烷的转化率都较高.磷酸浓度减少,V5+相δ-VOPO4的相对量逐渐增大,正丁烷的转化率随之升高,而对顺酐的选择性开始时升高,达到最大点后则逐渐降低.在最佳磷酸浓度101.7% 时制备出的催化剂,在进气丁烷浓度为4.0 %、空速为500h-1的反应条件下,顺酐的最高收率为47.67%(mol).  相似文献   

16.
乳化液膜法处理含Cr(Ⅲ)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晓皎  姚秉华  周孝德 《化工学报》2004,55(10):1736-1739
引 言液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设备简单、节能等优点 ,目前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农业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均有研究[1~ 3] ,有工业化应用报道[4 ] .铬在废水中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两种存在形式 ,三价铬由于不易被消化道吸收 ,在皮肤表层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稳定络合物 ,故不像六价铬那样易引起呼吸道癌及皮炎和铬疮 ,但是 ,三价铬在肺内易蓄积 ,引起肺癌 .因此 ,研究环境系统中三价铬的分离及回收技术 ,很有意义 .含铬废水的处理主要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 ,这 3种方法虽然比较成熟 ,但不能单独回收金属 ,而且费用…  相似文献   

17.
水溶液中新生态MnO2对苯酚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珠  马军  陈忠林  余敏 《化工学报》2006,57(12):2959-2963
研究了新生态MnO2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作用.对一些影响因素,如pH、高价正离子Al3+和高价负离子PO3-4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新生态MnO2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为“S”形,对苯酚的吸附过程包括表面吸附和孔内扩散两部分.pH在6~9的范围内,随pH升高苯酚吸附量下降,但变化不大;当pH≥10时,苯酚去除率几乎降为零.少量铝离子有利于苯酚的吸附.因为铝离子吸附在新生态MnO2表面,改变了新生态MnO2的表面性质,有利于苯酚的吸附.磷酸根离子极易与苯酚络合而带负电荷,不利于新生态MnO2对苯酚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以水热晶化法合成了铁磷铝分子筛FeAPO-5,并用XRD、SEM、FT-IR和 UV-vis等对分子筛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FeAPO-5分子筛样品结晶度高,晶粒大小均匀,FeAPO-5样品中存在骨架Fe和骨架外Fe物种,并以骨架Fe物种为主。FeAPO-5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能有效催化氧化水溶液中苯酚,在苯酚初始浓度200 mg•L-1 、H2O2初始含量1200 mg•L-1、pH 5.0及溶液温度80℃的条件下,处理240 min后苯酚去除率达99.0%,TOC去除率可达77.8%。ICP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析出到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很低,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溶剂萃取法回收Cr(Ⅲ)的文献报道较多,而对其反萃行为的研究则较少。酸性磷氧类萃取剂负载Cr(Ⅲ)后易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难以被反萃的稳定缩合物,萃取剂难以再生,即发生“陈化”现象。本文使用10% D2EHPA/10%正辛醇/磺化煤油为萃取剂,0.6 mol·L-1 H2SO4为反萃剂,以反萃为手段研究了陈化现象的机理。考察了Cr(Ⅲ)浓度和实验温度对陈化速率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缩合反应的机理和数学模型,并据此拟合了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显示,陈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反应级数为1.57,反应速率常数约(2.49×10-3)~(4.06×10-2),反应活化能(43.0 kJ·mol-1)较低,在常温下极易自发反应。采用拟合参数对陈化过程进行模拟,提出若以30 min内的陈化率控制在3%以下为目标,工业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3 ℃以下。  相似文献   

20.
赖子尼  崔英德  吴星祥 《化工学报》2008,59(12):3144-3149
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活性炭、硼酸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复合水凝胶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分析了离子在水凝胶膜中的扩散渗透机理,采用池膜法测定水凝胶的NH+4、NO-2、NO-3离子扩散性能。结果表明,在PVA、SA、活性炭含量分别为4%、2.0%及0.2%时,以5%的氯化钙的饱和硼酸溶液为交联剂,交联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脱氮微生物载体传递性能最佳。复合水凝胶平衡溶胀度、扩散系数随PVA浓度升高而增大,随SA浓度升高溶胀度降低,离子扩散系数起初随SA浓度升高而升高,随后出现拐点。3种无机氮离子在水凝胶中的传递速率依次为NH+4>NO-2>NO-3,遵从离子有效截面积小,传递速率大的规律。改变水凝胶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对NO-2、NH+4的渗透系数影响较大,而对NO-3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