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室内实验和矿场应用表明,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技术能够较显著地提高重油的采收率。该技术除了具有常规强化采油(EOR)方法的特性以外,还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更能满足环保的要求。对MEOR技术的原理,室内实验与矿场应用以及该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和介绍,认为该技术对提高我国稠油采收率将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源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店二断块及港西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孔店二断块共进行了15次施工,22口受益油井中有9口井见效明显,含水平均下降2%~5%,累计增油11192t。港西油田三区一断块共实施2口井,受益油井5口,有效率100%。矿场试验表明,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激活油层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使油井原油产量增加,含水下降,从而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80年代以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MEOR)已从室内研究阶段发展到世界范围的矿场应用阶段,该文介绍了MEOR所上有的优势,同时,通过美国国家石油能源研究所(NIPER)多年来实施的几项MEOR研究计划,说明MEOR的主要研究内容,矿场试验,技术发展及了得的一系列成果,这对我国开展MEOR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蜀葵 《小型油气藏》2007,12(2):55-55
美国Titan采油公司研制的Titan工艺(Titan Process)是一种全新的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该方法利用油藏现有的微生物,注入一种无糖的配方营养素,通过改变微生物的表皮特性激发其活性,从而驱替并分裂砂岩或碳酸盐岩油藏中的油滴,增加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理论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出发,得到了微生物新陈代谢表达式和生长方程;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运移、基质浓度分布和代谢产物浓度分布方程;在研究微生物与油藏流体作用基础上,得到了微生物作用引起流体性质变化的我度方程和毛管力方程;在考虑岩石对微生物吸附条件下,得到了油层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变化方程;以黑油模型为基础,得到了油、气、水渗流方程。该模型基本包括了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岩石流体物性、渗流等现象,可用于微生物驱油的油藏数值模拟计算,预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菌体的生长、运移及提高采收率程度。参7(雷光伦摘)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实验中所选用的DLA5、LB7、HG9细菌来自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和江汉油田的油水样。用筛选培养出的3种细菌对青海七个泉油田的原油进行了处理,对毛细管等速电泳、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实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这3种细菌可降解青海七个泉油田原油的长链烷烃、芳烃支链,但对芳环骨架没有影响。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酯、酮类和气体等物质。有机酸主要是乙酸,气体主要是氮气。对微生物作用前后的原油物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后可使原油粘度降低、蜡含量下降、凝固点降低。提高采收率是一种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前苏联应用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主要情况,前苏联原油产量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下降,提高采收率和完善水驱技术已成为抑制产量递减的主要手段,1991年,依靠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增油量达2.78×10^4m^3/d,依靠完善水驱方法的增油量达9.54×10^4m^3/d。文中介绍了前苏联石油工业面临的形势,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各种技术的矿场应用效果,并对2000年及2010年的形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外测井技术》2006,21(2):76-77
IOR(Improve Oil recovery)技术包括EOR(Enhance Oil recovery)、新的钻完井技术、智能油藏管理和控制、先进的油藏监测技术以及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应用微生物处理油井系统和油藏来控制石蜡说积物,因而达到增产和提高采收率之目的。该技术适用于溶解气驱油藏产生的石蜡基原油。这项微生物增产技术的应用能增加所有采用过储层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活化原生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油气译丛》1999,(3):79-87,78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以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MEOR)已从室内研究阶段发展到世界范围的矿场应用阶段。该文介绍了MEOR所具有的优势。同时,通过美国国家石油能源研究所(NIPER)多年来实施的几项MEOR研究计划,说明MEOR的主要研究内容、矿场试验、技术发展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这对我国开展MEOR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室内实验、现场实验.还是工业实施,作为三次采油方法的聚合物驱油在驱替水驱油后的剩余油以提高采收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继续提高采收率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对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矿场应用的油田和科研单位较少,仅有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的微生物驱、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凝胶驱等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先导试验在港西四区原注聚合物试验井组开展。试验效果为注入井注入压力降低;见效油井产出原油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在微生物驱过程中引入化学驱和水驱调整工艺,并通过在油藏建立目标优势菌群微生物场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宝力格油田为例,通过目标优势菌群筛选及建立高效地面发酵工艺等技术措施,使注入液菌浓由106个/mL提高到108个/mL,注入液表面张力降低18.6%。同时研究了铬体系可动凝胶材料、胶体与微生物的相互影响,配套开展深部调驱、分注和分层改造等扩大波及体积措施。宝力格油田巴19和巴38断块试验区通过3年实施,油藏内部已经建立了目标菌群微生物场,采收率在2012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6.77和6.1个百分点,综合含水较水驱下降3.46个百分点到6.91个百分点,采出液菌浓由105个/mL增加到106个/mL,表面张力降低10.7%。通过油藏目标优势菌群微生物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规模化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近十几年来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用聚合物和微生物处理地层的方法来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介绍吉林油田筛选微生物菌种、菌种分类、菌种性能评价等室内研究技术和微生物放大发酵工艺、注入工艺。综合评价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及试验效果,讨论微生物在地层中的生长繁殖、运移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图2表5参9(李羡春摘)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盆地东部底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东部底水油藏的开采速度是很高的。在高速开采条件下,如何保证有较高的采收率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东部底水油藏特征入手,阐述了底水油藏具备高产能的诸多有利条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主要砂岩底水油藏的采油速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并对HZ26-1油田底水油藏M-10层提高采收率方向作了典型分析。总的看法是,东部底水油藏由于其特定的地质特点,高速开采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无不利影响。最后对如何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敢收率(MEOR)技术自1980年以来经历了从室内微生物方法评价到全球性现场应艇的过程。为了充分缓解某些地区的采油递减情况,对微生物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研究必将是长期的。如今,许多(边际)井都急需兼价且有助于防止生产井报废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提高水驱工艺在美国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1995年9月召开了第五惭国际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及解决相关环境问题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近日在河南油田双河油矿的6口油井成功应用,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的双河油田注入了生机。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对油井既有增油效果又有维护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非混相CO2驱提高重油采收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ssev.  K  莫增敏 《国外油田工程》2000,16(1):7-10,14
土耳其石油公司 (TPAO)在土耳其东南部的几个油田采用非混相CO2 驱提高重油采收率。由于这些油田所含重油的相对分子量很高 ,所以混相压力比油藏压力高得多。因此通过注CO2 提高原油采收率必须依赖非混相驱 ,在非混相驱中 ,CO2 溶入原油后 ,使油膨胀 ,并降低油的粘度。 1 986年在BatiRaman重油油田注非混相CO2 获得了成功。BatiBa man油田发现于 1 96 1年 ,所产原油为低重度 ( 1 2°API)、高粘 ( 6 0 0cP)原油 ,产层平均深度 1 30 0m ,原始石油地质储量为 1 . 85× 1 0 9STB (地面桶 )。产层是孔洞和裂缝性石灰岩 ,并具有平面和垂向不均质性。由于油藏能量低且原油性质不好 ,预计一次采油的最大采收率低于现有地下原油储量的 2 % ,开采 2 5年后 ,油田产量降至 1 5 0 0STB/d。注CO2 后 ,原油最高稳定产量达 1 2 0 0 0STB/d ,累计原油产量在 1 0年内翻了一番。由TPAO、JNOC和JEORA在Ikiztepe重油油田成功地完成了非混相CO2 现场试验 ,在一个2 0 0m× 2 0 0m的反五点井网应用CO2 非混相驱。该试验场的试验动态说明 ,CO2 非混相驱是提高这类油藏采收率的可行办法。在Amurlu重油油藏的几口井用蒸汽吞吐技术注了CO2 富气。观察到这几口井的产量增加了二到三倍。要成功地应用非混相CO2 ,必须根据每个油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热的基础上,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问题;而尚未开发的新区大多属于超稠油,低渗,薄层或深层等开采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