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国内某知名商业银行和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分别发布了对中国零部件企业资金现状的调查报告,两份报告对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现金流表示了担忧。蔓延全球的汽车产业危局。对于中国零部件厂商的影响不可低估。该报告指出,零部件行业现金流动不畅,还通过不活跃的并购交易体现出来。AlixPartners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并购意愿正在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工具技术》2009,(9):123-123
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虽然其产品在主机设备中可能处于核心部件,技术要求很高,但因在市场链中处于从属地位,是主机的配套企业,所以其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特点更加明显,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和困难也更加突出。第一是决策风险。零部件制造企业面对的是主机企业而不是最终用户,因此市场的需求变化经过主机企业的过滤,反映到零部件企业往往要慢半拍,而这几年宏观形势、原材料价格等变化起伏增大,给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市场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决策、有效捕捉商机的要求,带来了决策机制与市场机遇能否适应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中国汽车的崛起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全球汽车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趋势包括:增长向亚洲转移,动力总成多元化,安全系统需求增强和汽车电气化、信息化等。在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先进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亚洲、南美以及欧洲非欧盟国家的发展和增长正在得到汽车生产厂的巨大关注,尤其亚洲的前景最为看好,这包括中国、印度还有东南亚地区的未  相似文献   

4.
《工具技术》2007,41(10):124-124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令全球瞩目。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1200万辆,到2015年将可望超过16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高速成长的整车市场,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要全力以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还要密切关注后危机时代将会出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发展模式、竞争格局以及制度规则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这种新变化、新挑战,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6.
《现代零部件》2006,(7):43-43
凭借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和国内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然而,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面临从未有过的生存忧虑。首先,从整车价格降低传递来的价格压力及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和员工成本的上涨,企业的盈利能力正不断减弱;其次,整车厂对供应商的要求不仅仅是满足高质量的产品,还包括更加严格的交货时间、数量,快速的新产品更替,生产规模的提升等;另外,国外配件企业凭借与整车厂的紧密关系和管理、技术优势,攻城略地,正占据更多的高端市场。如何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成果,有效解决企业这些挑战,保持企业持续赢利增长,成为大多数企业当前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12国际先进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目前,自动变速器主要有DCT、CVT、AMT、AT四大类。因为DCT、CVT具有发展潜力,且技术含量比较高,在学术交流会上一般是研讨的重点。大家普遍认为,往更高层次发展的将是DCT和CVT。华泰汽车集团动力总成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邢树立则认为,目前最适合中国汽车发展的还是AT,但AT将面临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现代零部件》2008,(3):72-72
虽然通用、本田、丰田、福特、戴姆勒等跨国公司都已经宣布或有意向扩大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规模,但在跨国公司数额巨大的采购面前,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显得束手无措。跨国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流程和计分标准,工厂的实地考察和技术答辩,对每一道关键生产工序,都从工艺、设备、品质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苛刻的评判。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2012,(2):108
汽车行业低景气度并不能阻止车企的上市热情。据统计,两市共有11家汽车零部件、汽车流通服务、汽车后市场企业密集进入上市阶段。但多位行业专家表示,扎堆上市的企业中除个别汽车电子和汽车经销商外,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2012,(4):5-6
3月30日下午2点.2012首届西部商用车高峰论坛在成都中集车辆园内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的商用车厂家、商家、协会、媒体等精英、专家各抒己见,希望能在商用车的“冬季”中,共谋对策,以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据国内外机构预测,中国乘用车行业已告别“快增长时代”,市场将保持5%-8%的增速逐步进入”微增长时期”。在市场环境的变动下.各大整车企业将调整发展战略并提高企业自身能力。博斯公司认为,整车企业在此过渡时期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外资品牌本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最后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管理团队的深度本土化。其次,自主品牌将继续”走出去”战略,在海外通过建厂、成立研发中心及以并购整合等方式投入更多资源支持海外市场的拓展。最后.整车企业将会强化产品创新,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在这个竟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这些整车企业的变化趋势将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陈斌 《现代零部件》2008,(9):100-10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007年的12%左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拉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国内配套市场、售后市场和出口市场中,尤以配套市场为最主要的贡献因素。中国汽车产量从2002年的325万辆增长到2007年的889万辆,同时中国零部件配套市场也从2002年的1900亿元规模增长到2007年的约5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黄为民 《现代零部件》2006,(9):50-50,52,53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竞争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一方面,一个世界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所有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格局的形成,不论是否自觉,是否愿意,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无退路,不可能再偏安一隅,必然也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初期,外企以其强势的品牌、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厚实的管理等自身优势,依据我国政府当时的发展政策与中资组成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又享受到我国市场资源、廉价劳动资源、稳定和谐社会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优惠,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然而,随着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对外政策的全面开放,这一情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不否认,确有一些至今仍运行的比较健康的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关系良好的外资方,但确有相当多的一些外资占主导的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一方面以建立和整车企业的战略联盟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给弱势的中资企业不仅仅带来了当前市场竞争的困难,更带来了近期发展的巨大隐忧;另一方面在投资方式上变过去的外资参股合作为控股或设立独资企业.所有这些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安排与经营运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为此我国已陆续出台了10大产业振兴规划,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注入了强大功力。作为装备制造业最基础的铸造行业,与超过一半的振兴规划相关联,其中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特别对汽车铸造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好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6月28日,在“2005中国(佛山)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称,中国汽车行业协会已经把2005年定为“汽车产业零部件出口元年”,并将在2005年11月份与商务部联合召开汽车产业零部件出口推荐会,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更快地推向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令人振奋和鼓舞。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产品,总体上仍然以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产品为主,整个出口形态依然属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有80%以上进入国际售后维修市场,赢利水平普遍较低,与国际上…  相似文献   

17.
雷朝晖 《现代零部件》2005,(7):28-28,30,32,3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50年,在2002年才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不仅国际汽车大集团接踵而至,民族汽车工业更是不甘人后,奋起直追,全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纷纷感受到汽车业春天的到来。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大汽车集团的到来也招至一大批国际知名零部件制造商的跟进,这又使国内的零部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3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家年会”上,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陈大军副秘书长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表1),以及“零部件上市公司十强”(表2)、“专项金牌企业十强”(表3)、“专利进步企业十强”(表4)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风暴的硝烟还未散去,在各国政府的力挽狂澜下,在中国汽车产业振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再次“井喷”,尤其是微车下乡和小排量车购置税政策的实施,再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场面。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使得许多企业多年视而不见的问题犹如火山一般集体喷发,产能严重不足、质量极不稳定、管理相互扯皮,等等。本文将针对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一剖析。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链,与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和服务业务在产业链中的收入占比和利润贡献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世界汽车行业中零部件、整车、销售的利润分配比例为:5:3:2,而中国的汽车产业链利益分配一直受整车企业控制,分配比例为2:5:3。近两年中国汽车产业价值链出现向上下游转移的趋势,未来利润分配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其中汽车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