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介绍了为计算机变电站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研究开发的事故编辑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功能。该系统可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由用户自己修改、设定培训内容。它与仿真系统的图形编辑系统相配合 ,可方便绘出变电站主控室的图形界面 ,并实现事故现象在主控室全软仿真中仿真现象的录入与回放 ,以及事故考核内容的编辑  相似文献   

2.
通用变电站图形编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为变电压计算机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的图形编辑系统。本图形编辑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由元件类编辑模块、变电站主控制室平面布置图设计模块和屏编辑模块组成。它不仅可以满足绘制变电站控制屏和保护图形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图形生成相应的知识表示,从而满足事故现象仿真的要求,同时也为实现变电站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奠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下变电站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变电站全部采用室内封闭式组合电气设备(GIS),其电站环境也是封闭式的,因此需要大量工业辅助设备保证其安全运行,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和虚拟开发平台对复杂的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进行虚拟再现,针对地下变电站的特点对学员进行地下变电站日常巡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仿真培训.经测试,该培训系统扩展性好、真实感强,可模拟变电站的扩建和改造,在虚拟变电站中进行变电设备的在线编辑,满足地下变电站长期规划下的仿真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商丘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跨平台仿真支撑系统,由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执行与进程调度系统、进程通信与I/O执行系统等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实时数据库相比,增加了抽象数据结构的管理能力.电网一次模型采用不对称网络实时故障潮流分析技术.动态计算全网各节点故障电压、各支路故障电流,并用以直接启动保护和自动装置;电网二次模型采用的保护装置与实际电网一样,采样该装置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电流、电压,按照保护原理计算.与自己的物理量定值和时间定值比较,实现保护装置功能;采用图形矢量化保护屏,在计算机中再现保护屏形态,而且可与现场一样实现保护装置各种操作的全部功能.变电站内设备的仿真模块,采用三维动画技术真实再现变电站工作场景,现场操作票中的各项内容均能在仿真系统实现.并具有在线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了电网及变电站联合反事故演练,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及保护人员联合业务培训、技术比武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地下变电站全部采用室内封闭式组合电气设备(GIS),其电站环境也是封闭式的,因此需要大量工业辅助设备保证其安全运行,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和虚拟开发平台对复杂的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进行虚拟再现,针对地下变电站的特点对学员进行地下变电站日常巡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仿真培训。经测试,该培训系统扩展性好、真实感强,可模拟变电站的扩建和改造,在虚拟变电站中进行变电设备的在线编辑,满足地下变电站长期规划下的仿真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分布式变电运行事故预案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基于事故预案的一般流程,设计了事故现象可视化、事故判断和事故恢复等3个培训环节.系统采用了分布式三层体系结构,基于TCP/IP网络协议采用WinSock传输XML文件,实现信息交互.该系统可用于帮助变电运行人员提高事故预案的理解和事故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在满足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考虑用户模型的相关特性,集“教、学、练、考、评”多教学模式为一体,依托“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为提高变电站运维人员的日常监视、正常操作、异常与事故处理能力提供个性化的仿真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优先的变电站仿真智能评价方法,利用目标优先的逻辑方法,把变电站事故处理的操作评价过程抽象成地图线路搜索系统一样的直观逻辑,并以此实现了地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评价体系.该系统能够灵活地完成诸如变电站正常和事故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的培训任务的智能评估,给予学员全面、客观的操作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能质量指标作为智能评估理论的辅助判据,进一步提高了评判的客观性.本系统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变电站事故预演多媒体仿真培训专家系统,文中就其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维护方便、功能完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南方电网一体化运行智能系统的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上,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变电站二次模拟仿真系统。对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阐述了仿真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同时介绍了系统实现和应用的情况。仿真系统能模拟仿真多个变电站,不需要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即可灵活高效地执行各种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雪崩试验等多种仿真试验。仿真系统与变电站数据完全耦合,可应用于培训、调试及事故重演和主站测评,实现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故障录波数据的分布式电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系统由主站和若干子站构成.安装在变电站的子站系统负责故障初判,确定事故起因和相别,形成故障简报并向主站上传;安装在调度中心的主站系统综合多个子站信息,对事故情况进一步分析,并对开关和保护的动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对策.系统综合利用故障录波、SOE以及保护事件等故障信息,采用基于CLIPS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引擎,保证诊断结果快速可靠,动作评价深入,可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接地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相位调整通常采用Y→△变换 ,在单相故障时灵敏度低于相间短路与三相短路灵敏度。分析了各种电流相位调整方法在单相接地时的灵敏度 ,证明△→Y变换在单相接地时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中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提出了其设计的指导思想,并分析了其功能结构.同时就故障分析专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知识表示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几种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中的故障分析专家系统,提出了其设计的指导思想,并分析了其功能结构。同时就故障分析专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知识表示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几种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thod for locating single-phase-to-earth faults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of nondirect ground neutral power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employs the faulted phase network and zero-sequence network as the fault location models. It effectively eliminates the effect of load and fault resistance on the accuracy of fault location. The technique embodies an accurate location by measuring only one local end data. The method is used in a procedure that provides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faulted line and phase, rather than requires engineer to specify them.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arth fault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对逆变电路的控制变迁进行分析而无法描述电路的条件变迁,容易丢失电路在条件变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故障信息,从而影响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电力电子电路是典型的混杂系统,文章建立了一种新型容错逆变器的混杂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故障事件辨识向量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逆变器故障的分析,仅通过故障事件辨识向量对逆变电路变迁过程中的故障事件进行辨识来完成故障诊断,对于电路变迁过程中的正常事件辨识不予考虑,减少了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量,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故障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我国微机型保护与录波器联网面临的问题及特点 ,提出一种分层联网模式设计方案 ,并对电力系统故障数据的远程通信、电力系统GPS对时问题进行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微机型保护与录波器联网面临的问题及特点,提出一种分层联网模式设计方案,并对电力系统故障数据的远程通信、电力系统GPS对时问题进行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19.
An accurate algorithm for locating double phase-to-earth faults on transmission lines of nondirect ground neutral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algorithm employs the faulted phase network and zero-sequence network as the fault location model. It effectively eliminates the effect of load flow and fault resistance on the accuracy of fault location. The technique embodies an accurate location by measuring only one local end data. The algorithm is used in a procedure that provides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faulted line and phase, rather than requires engineer to specify them.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arth fa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