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的混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的种类、制作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鉴于我国城市垃圾热值低、灰分高的特点 ,建议将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后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锅炉中 ,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统计了该方法在国外的运行情况 ,并对我国采取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 ,该方法投资省、污染低 ,对我国的环境卫生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的流化床混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鼓泡流化床燃烧炉进行了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混烧实验研究,分析了燃烧尾气中O2、CO、CO2、H2O、NOx、CH4、SO2、HCl、HCN浓度的变化,并对各成分之间的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750~900℃的范围内,高温利于SO2的脱除;NO的浓度随床温的提高而增加,NO2的浓度与床温的关系不大;HCl的浓度随床温的升高而增加,说明高温不利于HCl的脱除;在空气量较低的情况下,CO、CH4、N2O、HCN等气体的浓度较高,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气体浓度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些气体适宜于还原气氛下生成;随着HCl气体浓度的增加,SO2浓度降低,说明HCl的存在可促进石灰石脱除SO2的反应,同时还证实煤与RDF混烧可使尾气中的SO2和HCl气体浓度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垃圾焚烧技术迅猛发展,垃圾衍生燃料的开发也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蜂窝型垃圾衍生燃料的制备、燃烧,尾气的处理等,使生活垃圾变为可以无害化燃烧的垃圾衍生燃料。  相似文献   

4.
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分类、组成和特性,并重点介绍了RDF的制备、应用及研究现状。最后结合中国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中国发展RDF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垃圾衍生燃料(RDF)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郭小汾  陈勇 《煤炭转化》1998,21(3):38-41
生活垃圾的能源化作为环保与能源交叉领域的新兴科学技术,已逐渐引起发世界各国的重视,而焚烧是垃圾能源利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垃圾直接焚烧存在二次污染,护内腐蚀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垃圾能利用的成本,在此背景下,垃圾衍生燃料(RDF)作为垃圾能利用领域的新的生长点应运而生,并朝着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方向发展,笔者就一有发展潜力的能源替代物的技术特点,现状及研究进展和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水泥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垃圾衍生燃料(RDF)正处在使用效率较低的初级阶段,将RDF更加高效地应用于水泥行业是实现水泥生产环境友好与RDF资源化的重要途径。RDF来源广泛,从而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复杂,准确评价和检测RDF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概述了组成分析和物性分析等仪器分析方法,并对各种分析方法获取的有用信息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RDF的高效利用与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鼓泡流化床垃圾衍生燃料富氧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鼓泡流化床上进行两种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富氧气化试验,考察了RDF的热重特性并分析了气化温度、当量比及富氧浓度对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RDF均由纤维素及塑料类组分构成.随着温度由650℃升高至800℃,两种RDF产气的H2、CO及CH4浓度均逐渐增加,产气热值和气化效率同时提高.当量比增大时可燃组分浓度先略有增大后逐渐减小,但气体产率不断增大.RDF1及RDF2分别在当量比为0.22及0.27处达到最佳气化效率.富氧气化可有效改善气化品质,提升合成气热值,富氧浓度为45%时RDF1及RDF2合成气热值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6 MJ·m-3及9.2 MJ·m-3.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和气-质联用仪对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的燃烧特性和氯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燃烧和热解条件下,CRDF中氯的释放特性有明显的区别,在温度为500~600℃时CRDF燃烧无机氯的释放率可达90%以上,而CRDF热解无机氯的释放为76%;当温度达800℃时CRDF热解过程释放的有机氯化合物种类和浓度均高于燃烧过程。热重分析结果显示CRDF在热处理中存在3个明显的失重阶段,第一失重阶段温度约200~300℃,失重率38.5%;第二失重阶段温度约为400~500℃,失重率为20.35%,第三阶段为一个缓慢的失重阶段,温度在600~800℃,失重率约22.35%。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与煤混烧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煤、生物质及二者混合物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煤种、生物质、生物质添加比例、升温速率及氧气流量等因素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和燃烧性能明显优于原煤;添加生物质可以改善原煤的燃烧特性,随着生物质添加量的增加,燃烧性能改善越显著;升温速率增加,着火特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升高,燃尽性能降低;增加氧气流量,可以显著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0.
1项目研发背景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已达3000万t[1],但大部分污泥只是简单脱水后外运弃置,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规范处置。污泥含有污水中约50%的污染物[2],弃置后有再次污染水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邱泽锋 《浙江化工》2009,40(6):26-29
介绍了煤直接液化原理、典型工艺技术、催化剂及主要提质工艺技术.分析了煤液化粗质油和精制油特点。在高油价时期,煤直接液化是生产替代能源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2.
煅烧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XRD证实永城煤矸石是砂质泥岩。其主要粘土矿物是高岭石,但加热相变有别于纯净的高岭石。当煅烧温度900℃,活性来自偏高岭石的生成。当煅烧温度约1100℃,生成相当数量的莫来石的同时存在较多的玻璃体,以致也具有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低热值燃料发电的热效率 ,应根据煤矿用户热能需求情况将低热值燃料发电厂改为热电联产电厂 ;具体论述了这种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几种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永恒 《化肥工业》2000,27(1):10-16
对我国化肥行业煤造气技术65年来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重点对煤气炉、炉箅、鼓风机,余热锅炉、加焦机、微机应用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现状和展望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黄长缨 《净水技术》2013,32(3):41-45
为了解上海市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压滤污水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规律,该文对上海市三个典型生活垃圾中转压缩站的污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和调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转站污水的平均产生量约为垃圾量的5.1%,垃圾中转站的污水呈弱酸性,pH变化范围为3.0~6.5;SS和11P的变化范围分为630~218210mg/L和8-260mg/L,呈现夏、秋季节高而冬、春季节低的特征;BOD5、CODcr、NH3-N分别在2250~35200mg/L、141~80000mg/L、68.5~1034mg/L的范围内变化,这些水质指标均在9月份达到最大浓度;污水中重金属物质含量基本没有超出上海市《污水排人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但动植物油含量指标则远远超出纳管标准。研究结果对加强城市生活垃圾中转过程中压滤产生的污水进行控制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矸石制砖现状及创新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煤矸石制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煤矸石制砖的发展方向 (如原料的选择、先进设备及工艺的采用等 )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指出了目前应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