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不整合是斜坡区重要的输导体系及油气藏类型,准确定量地确定不整合面的深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岩心及倾角、成像测井资料有限等原因,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成为目前主要的不整合面深度确定的主要手段。应用最优二分割方法,借助DPS软件系统对文安斜坡馆陶组底不整合面进行了确定,可为下一步斜坡外带的不整合运聚成藏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西部地区发育有巴什托、亚松迪等石炭系油气藏,油气前景广阔,但石炭系储层发育模式还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地震和钻/测井地层对比来分析不整合面特征,以岩心和地震相结合来研究储层发育特征。晚石炭世的巴楚运动造成了麦盖提西部区域抬升剥蚀,形成了T55(卡拉沙依组/小海子组)和T45(小海子组/南闸组)2期不整合。其中T55为构造不整合,形成隆起、斜坡、谷地等岩溶地貌,发育渗流带-浅部潜流带和深部潜流带2套喀斯特岩溶体系,岩溶斜坡发育较好的储层;而T45为地层不整合,主要受到古地貌和海平面变化控制,在小海子组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内,地貌高地的台内滩部位较易发育白云岩化储层和淡水淋滤储层。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烃源岩条件优越,古生界发育石炭系滴水泉组、松喀尔苏组和二叠系平地泉组3套优质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供烃能力。通过成藏条件、地震储集层预测及地质综合分析认为,二叠系梧桐沟组作为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之上的第一套沉积岩储盖组合,以海西运动末期断裂及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为输导体系,以上部100多米厚高位体系域泥岩为区域盖层,可近源运移形成较大规模油气藏。在凸起西段发育水进体系域砂体,为建设性三角洲沉积,具有叠合连片成藏特征;在凸起斜坡区及凹陷区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砂体平面规模大,厚度大,但物性较差,坡积体或冲积扇扇中等物性较好的沉积体可形成低孔、低渗、低丰度块状油气藏。目前,梧桐沟组已发现气藏依然有扩边潜力,在斜坡区及凹陷区仍有可能发现新气藏。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泥盆系具有发育大型油气藏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泥盆系埋藏深度大、研究程度低,其分布状况长期存疑。近期,在川西坳陷中部二叠系底与寒武系底之间新发现了一个角度不整合面,因资料限制,不能直接确认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为此,以该角度不整合面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表露头、钻井、区域构造演化、川西坳陷北部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以及沉积相等资料,分析推断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详细对比、追踪该不整合面,研究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编制二叠纪前古地质图;结合加里东秦祁洋的演化历史,探讨断陷槽的形成机理;进而依据礁滩地震相特征,预测该区泥盆系—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不整合面可能为泥盆系的底界面,主要分布于文星—中江—绵阳老关庙一带,其上为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②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呈现出断陷槽的特征,并且存在着多个断陷;③断陷槽可能为秦祁洋在奥陶纪—石炭纪期间扩展,于龙门山裂谷内形成的次级断陷;④以川西断陷槽为中心,泥盆系—石炭系礁滩相在其两侧对称分布,规模大、礁滩相特征明显。结论认为,川西坳陷泥盆系—石炭系发育礁滩相,其上叠置二叠系礁滩相,下伏寒武系生烃中心,具有...  相似文献   

5.
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玛东2井区源边—不整合—斜坡的地质特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以不整合面为框架,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结构模式。在此模式下对已发现油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研究区二叠系存在5期不整合面,两种不整合面类型;不整合面不仅控制了地层结构、接触关系、展布特征和圈闭类型,还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最终控制油气的富集;玛东2井区油藏为地层超覆油藏,为源边—不整合—斜坡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春光油田石炭系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准确识别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较为困难。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识别表明,风化黏土层上下岩层具有一定的油气输导能力,风化黏土层可作为油气局部盖层。在不整合面结构研究基础上,通过测井曲线交会图技术,定性、定量识别风化黏土层,结合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特征,认为春光油田东北部春17区块为石炭系有利勘探区块。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前石炭系顶面不整合面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前石炭系顶面不整合(面)的形成机理、平面展布特征、不整合的控油及对油气的运、聚、保、破的作用。结果表明:断褶不整合、褶皱不整合、超覆不整合是控油意义较大的不整合,前石炭系顶面不整合面及其上、下的可渗透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储层和不整合面上的超覆砂体储层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泥盆系具有发育大型油气藏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泥盆系埋藏深度大、研究程度低,其分布状况长期存疑。近期,在川西坳陷中部二叠系底与寒武系底之间新发现了一个角度不整合面,因资料限制,不能直接确认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为此,以该角度不整合面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表露头、钻井、区域构造演化、川西坳陷北部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以及沉积相等资料,分析推断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详细对比、追踪该不整合面,研究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编制二叠纪前古地质图;结合加里东秦祁洋的演化历史,探讨断陷槽的形成机理;进而依据礁滩地震相特征,预测该区泥盆系—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不整合面可能为泥盆系的底界面,主要分布于文星—中江—绵阳老关庙一带,其上为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②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呈现出断陷槽的特征,并且存在着多个断陷;③断陷槽可能为秦祁洋在奥陶纪—石炭纪期间扩展,于龙门山裂谷内形成的次级断陷;④以川西断陷槽为中心,泥盆系—石炭系礁滩相在其两侧对称分布,规模大、礁滩相特征明显。结论认为,川西坳陷泥盆系—石炭系发育礁滩相,其上叠置二叠系礁滩相,下伏寒武系生烃中心,具有多层系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巴楚—麦盖提地区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岛山气藏与和田河气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共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主要的不整合面为奥陶系顶、三叠系顶和上新统底部的3个不整合面,按不整合面的性质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可划分为4种类型,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成藏的输导系统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移通道以断裂、不整合面、储层孔、洞、缝为主,且相互联通构成输导网络;在8期主要不整合中,T60,T55不整合面在全区为开启,T70,T54不整合面在巴楚隆起南界断裂构造带为开启;由于多期构造活动,断裂、孔、洞、缝均为有效开启,为有效油气运移通道。根据油气动态成藏原理分析,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主通道为下寒武统白云岩孔、洞、缝系统,且分布于阿瓦提凹陷巴楚隆起东北部地区;海西晚期-末期,巴楚隆起东北部边界断裂、T60不整合面和下寒武统孔、洞、缝系统为主通道;喜山期,主通道为T60,T55,T54不整合面、巴楚隆起南界断裂带,且主要分布于麦盖提斜坡巴楚隆起南界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岩性特征、生物演化两方面阐述了四川地区石炭系纵向的两分性,强调川东与川西的石炭系具可比性,并从沉积相的展布论述了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北坡石炭系的存在与含气性。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层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地震和井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巴楚隆起与塔中隆起之间可能存在震旦系;中、上奥陶统在塔西南坳陷南侧是否有分布,尚不清楚,下石炭统只分布在塔西南的西部,巴楚地区的卡拉沙依组与卡拉沙依剖面所定的卡拉沙依组不是同一组地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南,北石炭系、二叠系对比意见。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东缘石灰沟地区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含煤岩系地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具备煤系气资源形成的条件。煤系烃源岩全区分布,矿区中部最厚,以岩性组合特征将克鲁克组划分为四段,总体有机质丰度较高,但克1段有机质丰度较其他三段略差。克鲁克组烃源岩以Ⅱ型干酪根为主,部分为Ⅲ型,且全段均无差异地表现为成熟–高成熟演化程度的特征。以底界埋深、泥岩累计厚度、灰岩累计厚度等有效信息圈定了研究区石炭系克鲁克组煤系气发育优选区,即CY井以西地区。  相似文献   

14.
许璟  蒲仁海  郭倩 《特种油气藏》2012,19(4):51-55,153
综合大量岩心分析,多口井的测井、录井岩性及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进行了地层对比及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并对该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在盆地大部分地区发育砂泥岩沉积,塔东南地区沉积物较粗,塔西南地区砂泥岩中含有膏盐岩,并且该段与上覆含灰岩段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该段在盆地大部分地区应是以河流—三角洲的陆相沉积为主,向西南方向直到巴楚及其以西地区才开始发育潮坪、潟湖—开阔台地的海相沉积。塔里木盆地在该时期总体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格局,其物源来自盆地东侧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重新研究了 中天山石炭系剖面及近年来测制的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系剖面,特别是塔里木盆地覆盖区石炭系钻井剖面,按照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关于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决定,标定了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重新确定后的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应划在也列莫顿组上部(天山博乐霍洛山阿恰勒河剖面)、和什拉甫组与卡拉乌依组之间(玛扎塔格剖面、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霍艾林场剖面)、卡拉乌依组顶灰岩段下部(轮南59井)、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上部(塔中401井)。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与天然气聚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可以划分为中部凸起剥蚀区、西翼陡坡区、东翼缓坡区、北翼平缓北倾区、南翼陡缓变化区.经历了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几个发育阶段.古隆起的构造发育与烃源岩热演化配置良好.其东翼靖边-志丹-富县区为 Ⅰ 类远景区;北翼定边-天池区次之;西翼陡坡区较差.主要储集层是奥陶系顶部风化淋滤带.  相似文献   

17.
在阿克库勒凸起中,卡拉沙依组的特征基本相似,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是石炭系中的含油层系.砂泥岩段中的砂砾岩具有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本文系统分析了石炭系的沉积特征,全面地阐述了石炭系陆相地层的沉积环境,并重点描述了卡拉沙依组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相似文献   

18.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M-1井的石炭系大孢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盆地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大孢子组合,并与河北开平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内蒙古的太原组、甘肃靖远地区靖远组、宁夏石咀山地区羊虎沟组以及法国萨尔-罗林地区等国内外相当层位的大孢子组合进行了对比,确定化石所在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首次报道塔中地区晚石炭世大孢子组合,对明确塔中地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的时代及全盆地开展生物地层工作以及油气勘探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表现为西油东气的聚集特点,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勘探的潜在领域。前期该区石炭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火山岩储集体平面展布形态不清,依据盆地东部克拉美丽气田、五彩湾气田、北三台—吉木萨尔凹陷油气显示井的岩心、薄片鉴定,结合录井、测井、物性分析化验及试油成果资料,系统评价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指出火山岩储集体平面展布规律,综合分析成藏条件,总结成藏模式,为该区天然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存在多套烃源岩,其中松喀尔苏组b段(C1sb)烃源岩发育南、北两大烃源槽,南部烃源槽发育区以吉木萨尔凹陷最为有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已达高成熟阶段,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基础;储集体以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溢流相安山岩为主,发育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的储集空间;此外研究区石炭系构造变形弱,盖层厚度大,保存条件好,烃源岩生气后沿断裂向上疏导就近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天然气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