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了带隔振台大型直线振动筛对地基的动负荷,研究了二次隔振与一次隔振两种情况下对于基础的动负荷,并进行了对比,重点研究了发生共振情况下阻尼对基础动负荷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对振动筛对基础的动负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振动筛和地基基础的藕合振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础隔振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大多只考虑了结构的平动,对于受竖向荷载较大的结构,其所采用的隔振橡胶垫可能因受力而产生竖向变形,导致结构摆动.通过推导考虑摆动的运动方程,并采用Matlab编制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较低层结构考虑摆动时顶层位移与不考虑摆动时相差不大,计算时可忽略其摆动.  相似文献   

3.
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以空气弹簧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研究了在其主动隔振致动器的三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主动控制力与被动隔振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中,当主动隔振致动器仅作用于隔振对象时的隔振性能最好,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隔振对象与中间质量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次之,而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中间质量与基础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弹性基础的隔振效果达到最佳,对影响其隔振效果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双自由度有阻尼振动动力学模型,应用傅里叶变换法求出振动传递率;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的锻锤砧下直接隔振优化设计模型,结合振动传递率化简结果,合理确定隔振系统优化参数.以5t模锻锤为例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参数使振动传递率下降25.29%,该方案使机器振动衰减更快、更平稳,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振动筛筛箱各点作长轴平行于筛面的椭圆轨迹运动时,这种振动筛的胶带轮不可能只作定轴转动(即自定中心)。如果恰当地选择胶带轮几何中心的偏心值,胶带轮的摆动幅度将减小,因此,胶带的工作情况仍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锻锤工作时冲击振动对环境的危害,以带混凝土配重块的锻锤隔振基础为例,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根据振动理论建立了两自由度锻锤隔振基础体系模型,运用线性加速度方法计算冲击振动作用下的基础振动响应.同时还针对力学模型中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动力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混凝土配重块的冲击应力分布状况.锻锤隔振基础优化后的动态参数为:质量比60~ 110,隔振频率2.5~4.0 Hz,阻尼比0.2~0.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桩的埋置深度对桩隔振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埋置深度对桩隔振效果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混凝土的桩能够有效的隔离振动波。随着振源距的增大,振幅降低比Ar值逐渐减小,隔振效果显著,但距离增大到一定值后,振幅降低比Ar值逐渐增大,隔振效果减弱;不同埋深的最佳隔振区域都在控制点与振源中心60cm-80cm之间。埋深5cm时,隔振最优区域的Ar值分布在0.612~0.640之间;埋深100mm时,隔振最优区域的Ar值分布在0.736~0.769之间;埋深150mm时,隔振最优区域的Ar值分布在0.822~0.834之间,随着埋深的增大,最优隔振区域的Ar值增大,隔振效果减弱。埋深从150mm降到100mm时,振幅降低比Ar值的幅值降低10%,隔振效果增强10%,埋深从100mm降到50mm时,振幅降低比Ar值的幅值降低20%,隔振效果增强20%,说明埋深越小,隔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提出由双Ruzicka隔振器构成的两级隔振系统方案,分析讨论了系统参数对由双Ruzicka隔振器构成的两级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该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在给定条件下该隔振系统的最优阻尼比ξopt等.  相似文献   

9.
隔振技术是纳米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二维隔振系统的力学分析,设计出了纳米级微动态试验台的隔振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对超精密机床、超精定位机构等的超低传递率隔振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型直线振动筛的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大型直线振动筛在振动筛分工作时其横梁、侧板等主体结构件均处于多轴应力状态,因此利用临界平面法对大型直线振动筛的多轴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了疲劳寿命数值分析,得到了大型直线振动筛的对数疲劳寿命云图并分析了振动筛结构的疲劳寿命分布。分析可知,大型直线振动筛整体的疲劳寿命可以满足工作需要,疲劳可靠性较高,但振动筛体的侧板、横梁的局部疲劳安全系数不高,在设计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对大型直线振动筛的结构件进行优化重设计。  相似文献   

11.
惯性振动筛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采矿等行业中对物料进行分级,但目前许多振动筛用来激振的旋转偏重块没有进行优化设计,偏重块质量过大,特别是大型惯性振动筛问题尤其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偏重块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一实例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偏重块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二次风水平摆动对670 t/h锅炉切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厂670t/h锅炉出现的NOx排放高问题,提出了将所有一次风改为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并对下组上层、中组中层和中组上层二次风采用水平摆动的方案,从而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与二次风水平摆动相结合。按照相似模化的原则,在该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试验。1、3角二次风由正切变为反切,进行了4次不同二次风摆角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摆角增大,前后墙炉内切圆角直径由7200mm增大到12080mm,左右墙切圆直径由8100mm增大到12100mm。冷态试验结果为热态试验及数值模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物料质量线性变化的反共振卧式振动离心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物料质量线性变化对机器振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料质量线性增加(或减少)时,上、下质体的振幅都会增加(或减少);当物料质量减少幅度较大时,下质体振幅反而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的工作原理,对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中摆动活齿和凸轮激波器接触处的法向变形呈正弦规律分布,推导了该传动中各主要零件——摆动活齿、凸轮激波器、活齿柱销以及内齿圈的作用力的显式计算公式.提出了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针对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主要失效形式,应用弹性力学的赫兹理论研究了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中摆动活齿与凸轮激波器啮合副和摆动活齿与内齿圈啮合副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探讨了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中活齿柱销的弯曲强度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强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表明所推导的受力计算公式和强度计算公式是正确的.研究结果为二齿差摆动活齿传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焊接工程中采用直线往返摆动焊接,利用有限元软件SYSWELD进行了MIG焊接搭接接头的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都与直线往返摆动的运丝方式有关,在摆动焊接过程中,焊缝的部分区域被周期性的二次加热,一次加热区的温度峰值(875℃)要低于二次加热区域的温度峰值(967℃),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和热影响区主要表现为拉应力。纵向残余拉应力在焊缝区域呈周期性的波动,且后焊区域的值高于先焊区域。  相似文献   

16.
单层隔振系统在高频域的缺陷使人们进而追求更为复杂的结构来提高隔振效果,将中间质量插入振源和被隔离系统之间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适合在工程中应用;通过对具有中间质量隔振系统进行理论建模、推导传递功率谱表达式、绘制功率谱传递曲线,研究了振动功率流的传递机理,研究表明,具有中间质量隔振系统能在高频域获得较为理想的隔振效果;从振动控制的观点出发,如果空间允许最好对称安装;中间质量能够改变三阶谐振的位置,基础刚度则能改变基础的共振峰值位置,可以通过调节中间质量和基础刚度的方法来获得较宽的隔振频域。  相似文献   

17.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热力系统复杂,二次再热锅炉的主蒸汽温度、一次再热蒸汽温度和二次再热蒸汽温度控制较复杂。针对某660 MW塔式二次再热锅炉在运行中不同掺烧条件下运行情况,研究二次再热机组主蒸汽和一二次再热蒸汽温度不同调温手段下变化规律。采用火电厂热力仿真软件Thermoflow和前苏联98年热力计算标准,研究燃用不同掺烧煤种时,锅炉摆动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率和烟气挡板开度对该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汽温特性的影响。通过针对摆动燃烧器、烟气再循环和分隔烟道挡板等调温手段对锅炉汽温特性影响,研究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在不同负荷阶段,调温手段对汽温的影响特性,为实际运行控制中建立摆动燃烧器调整、烟气再循环和烟道挡板等调温手段耦合作用下二次再热锅炉调温方法,实现主蒸汽、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蒸汽温度的耦合汽温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J36—250B压机的振动隔离与实测振动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利用电测法对J36-250B闭式双点压机在隔振安装和未隔振安装时起动,寸动,冲工件三种状态下振动参数的测试方法及实测数据和振动波形,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供研究机械压机隔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随机理论,综合道路状况、车辆特性、结构参数及行驶速度等因素,给出了双轴四轮车辆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道路谱矩阵。推得车辆垂向振动、横向摆动、纵向颠簸的位移、加速度响应谱和均方值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20.
主动式液压伺服隔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柴油机的振动隔离问题,本文对液压伺服隔振系统反馈控制理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用传递函数分析法推导出系统力传递率,在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系统在各种反馈参数条件下及不同的反馈增益条件下的振动主动控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和宽带激扰条件下,采用上层质量速度,下层质量位移和下层质量速度变量组合反馈,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