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丙烯酸系四元共聚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经乳液共聚合反应制得四元共聚乳液,探讨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和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共聚乳液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所得共聚乳液为乳白色略带蓝光的液体,乳液化学稳定性、稀释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均达到要求,涂膜附着力达1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环氧-丙烯酸LIPN,通过对聚合物乳液的收率和Ca2 稳定性的测定,对环氧树脂用量、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复合乳化剂用量、聚合工艺、水溶性单体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影响环氧-丙烯酸LIPN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使用由非离子型乳化剂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与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的复合乳化剂,以及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酐单酯硫酸钠(OS)合成平均粒径为190nm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有机硅用量、聚合搅拌速度、单体滴加时间、软硬单体配比、聚合温度7个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极差分析各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乳化剂用量〉软硬单体质量配比〉有机硅用量〉单体滴加时间〉聚合搅拌速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得出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最佳工艺条件:乳化剂用量4%,引发剂用量0.6%,有机硅用量8%,聚合搅拌速度180r/min,单体滴加时间2h,聚合温度75℃,软硬单体配比43:54.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含不饱和双键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使乳液的性能得到改观。着重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及其配比,丙烯酸单体的用量,有机硅功能单体种类,用量及聚合工艺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性苯丙微乳液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乳化种子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环保型水性苯丙微乳液涂料,并对聚合方法、温度、软/硬单体的配比以及乳化剂用量和配比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DS/OP-10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方法制得固含量为47.2%的微乳液,而乳化剂与其它方法相比降低了近一半;综合微乳液性能考虑,软/硬单体配比mMMA∶mSt∶mBA=35∶20∶26较合适;乳液合成的两个阶段的乳化剂用量:mA-102∶mDNS-86=2.5:1,合成的微乳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苯丙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耐侯性,以苯乙烯、丙烯酸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壳单体,采用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苯丙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单体配比、有机硅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涤膜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苯丙乳液,可用于竹制品和木制品.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研究了多元苯丙乳液体系的聚合方式、共聚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由其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水性环保防锈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研究了多元苯丙乳液体系的聚合方式、共聚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由其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酯类为主要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分析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引发剂、功能性单体、单体种类及软硬单体配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乳液聚合工艺,阳离子乳化剂采用31527,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阳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4:1(质量比),阳离子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硬单体为MMA,功能性单体采用NMAM时乳液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聚合法,通过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腈(AN)、丙烯酸(AA)以及磷酸酯功能性单体Y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功能性苯丙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乳化剂复配比、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比、功能单体AA的用量以及含磷单体Y的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阴离子型...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丙烯酸酯(A)、苯乙烯(S)、醋酸乙烯酯(V)的三元共聚物,并探讨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在适当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作用下,采用半连续乳液滴加工艺,能使竟聚率相差较大的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3种单体进行共聚反应,且所得ASV乳液性能稳定而优良。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苯丙乳液的合成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新产品的原料配比以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同时讨论了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及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主要单体的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丙烯酸甲酯的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丙烯酰端基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作为共聚单体及反应性乳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丙基硅氧烷和丙烯酸甲酯的乳液共聚合。探讨了反应性乳化剂用量与单体转化率、反应时间和乳胶粒径的关系,研制了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40%的稳定乳液。此外,用1H-NMR研究了滴加乳化单体液滴和一次加料两种方法下,共聚物组成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共聚物组成有较大影响,水溶性大的单体优先聚合。  相似文献   

14.
以有机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为共聚单体,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量、反应温度、引发剂量、恒温时间和氟单体含量等各种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乳液进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接触角等表征,结果表明在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0.24 wt%,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用量为0.3 wt%,恒温时间为2.5 h,氟单体含量为20 wt%时制备的乳液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和较低的凝聚物含量,乳液转化率达到99%,凝聚物含量为0.19 wt%。制备的乳液涂膜后,乳胶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5.
以有机氟碳单体、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引入交联剂制备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氟单体等对乳液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氟碳单体已键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在单体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n(R-A):n(R-D)=0.5.w(引发剂)=0.4%,w(氟单体)=20%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较好,转化率达到98.31%,凝聚物量0.42%,乳胶膜接触角达到77°,吸水率仅为8.89%。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种子溶胀乳液聚合法,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丙烯酸酯为单体,制备了2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粒径、运动黏度、耐溶剂性以及热稳定性对改性前后乳液及胶膜的性能影响,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经丙烯酸酯改性后的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在耐溶剂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中,都存在着氢键行为,氢键促进二者的相容性和共混.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采用有机硅和叔碳酸乙烯酯对聚醋酸乙烯乳胶漆进行改性,制备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考察了有机硅添加方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乳化剂含量、乳化剂配比、引发剂含量、共聚温度和pH值对乳液聚合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它们的最适宜条件。共聚乳液具有良好的耐水、耐侯、耐酸碱、耐污染和稳定性能。当在引发剂滴加结束后,补加少量的t-BHPO-SFS氧化-还原引发剂,可显著提高反应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复合胶黏剂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胶膜的热稳定性.接触角的测定表征了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加快.随着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减小,乳液更加稳定.硅改性后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乳液.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甲基丙烯酸、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苯丙乳液,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