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目的是以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MRPs)的风味为判断依据,以水解度(DH)为动物蛋白酶解液——Maillard 反应底物之一的特征性指标,根据MRPs的风味确定动物蛋白水解液的最佳DH或DH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MRPs) 的风味为判断依据,以水解度(DH)为动物蛋白酶解液(Maillard 反应底物之一)的特征性指标,根据MRPs的风味确定动物蛋白水解液的最佳水解度,通过木瓜蛋白酶水解鸡骨泥水解工艺的研究,得出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5℃,pH6.0,时间4h,E/S 为5000U/g.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结果表明:鸡骨泥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比例较适合.含有的5种游离脂肪酸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鸡骨素及其酶解液Maillard反应产物滋味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以鸡骨素及其酶解液为主要反应底物制备的Maillard反应产物的滋味成分特征。采用感官评定法对Maillard反应产物的滋味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借助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等设备对其中的游离氨基酸、低聚肽、核苷酸总量、呈味核苷酸等呈味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味精当量(EUC)评定Maillard反应产物的鲜味特征。实验表明,鸡骨素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1)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4 mg/g,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2)中为8.1 mg/g;MRPs1中AMP、GMP、IMP的含量分别含67.83、176.52、415.60 μg/mL,而MRPs2中三种呈味核苷酸总含量比MRPs1增加了32.83%,它们对反应产物的呈味有着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MRPs2的味精当量值也显著的高于MRPs1,MRPs2在感官评价上具有较好的鲜味特征,电子舌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赖氨酸(甘氨酸)和木糖的美拉德反应可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时间、pH和反应物摩尔比)对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与常用食品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孙倩  尹姿  景浩 《食品科学》2009,30(11):118-123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可以产生具有特征颜色并具有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物质。以木糖-甘氨酸、木糖-丙氨酸、木糖-天冬氨酸、葡萄糖-甘氨酸为四个反应体系,在30℃和60℃条件下研究比较其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的颜色、吸收光谱特征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木糖-甘氨酸MRPs有特征性颜色出现,对大约570nm和630nm波长的可见光有较强吸收,并且这一特征在30℃加热条件下更为明显。而其他三组MRPs无此特征。四个反应体系的60℃ MRPs较30℃ MRPs有更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且在两个加热条件下,木糖-甘氨酸和木糖-丙氨酸MRPs均比另外两组体系的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以鲶鱼头和鱼排为基料,经过高压浸提、酶解、发酵、美拉德反应得到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并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制备微胶囊粉剂。为了研究MRPs的微胶囊粉剂热稳定性,将MRPs(A样品)和微胶囊粉剂(B样品)配制成溶液,分别在90、121、160 ℃下加热20 min,各样品依次记为A1、A2、A3和B1、B2、B3样品。对各组样品进行电子鼻、固相微萃取/GC-MS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电子鼻PCA分析结果,从主成分1上看,MRPs的A样品(未经热处理)与其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A1、A2、A3之间的距离较大,而B样品与B1、B2、B3之间的距离较小;GC-MS分析,A样品和B样品经不同热处理会降低MRPs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且受热温度越高,这种降低的趋势越明显,但经过微胶囊包埋的样品B,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A样品;DSC分析结果表明,MRPs经过微胶囊包埋后,出现明显吸热峰时的温度比MRPs时的温度提高了40 ℃,可有效地扩宽MRPs的释放温度。综上所述,MRPs经微胶囊包埋技术处理后,对热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发现MRPs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产生在反应的初始阶段并保持稳定,在110℃、精氨酸与葡萄糖摩尔比为1:2.5,反应初始pH为8.0,保温时间为120min条件下反应所得MRPs抗氧化活性最强,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同时表明只有温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经过超声波预处理不同时间,然后与木糖(xylose,XYL)以质量比4∶1在湿热条件(90?℃、6?h)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美拉德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并以此产物为乳化剂、大豆油为分散相制备乳状液,研究SPI超声处理对其与XYL美拉德反应及所得MRPs乳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PI进行超声处理可以显著促进其与XYL之间的美拉德反应,并提高相应MRPs的Zeta电位、荧光强度及乳化能力。粒径分析和分层指数分析表明,与天然SPI相比,其经超声处理后再与XYL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相应MRPs稳定乳液在环境离子强度、加热及pH值发生变化时的聚集程度,但是对乳液的分层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一鸣  贺利庆  周小理  肖瀛 《食品科学》2016,37(15):107-112
本实验以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华火腿不同制作工艺过程中美拉德(Maillard)反应理化特性(色泽、褐度、标志性Maillard产物)及其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探究了传统工艺中晾晒工艺对金华火腿中Maillard反应及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金华火腿在两种工艺制作过程中,蛋白质含量、颜色、抗氧化活性及褐度在失水(传统晾晒/现代风干)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丙烯酰胺、5-羟基糠醛、吡嗪3 种Maillard标志性产物在传统工艺制作中产生的含量分别为0.16 mg/g、0.025、0.090 μg/g,较现代制作工艺中3 种物质的含量分别提高6.67%、31.58%和28.57%;此外,传统制作工艺所制的金华火腿中醛类、酮类、以及N、S杂环化合物类等具有风味的Maillard反应产物较现代制作工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上所述,传统工艺中晾晒工艺对金华火腿制作中Maillard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并对金华火腿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超声法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can,CAS)和酪蛋白(casein,CN)为原料,用干热法制备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CN/CAS比例对Maillard反应的影响.对pH值、褐变指数、接枝度、自由...  相似文献   

11.
酶法水解梅鱼蛋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小梅鱼的水解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详细比较了温度、酶浓度、水解时间、酶比例对鱼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酶最佳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其水解条件:温度60℃,加酶量0.3%(以蛋白含量计),时间5h,水解度达51.02%;碱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双酶的最佳水解条件:碱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3∶1,温度为60℃,加酶量0.3%,时间5h,水解度达57.03%;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三酶的最佳水解条件:碱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3∶1,温度60℃,加酶量0.3%,反应5h后添加风味蛋白酶,其反应条件:加酶量0.3%,温度60℃,时间为6h,水解度达62.57%。  相似文献   

12.
以高水解度水解蛋白为目标,对酶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短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对复合酶水解、理化前处理技术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明确了三种酶复合水解时,得到的水解度均显著高于单酶水解结果,且其中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顺序的复合酶组合得到的水解度最高达(29.95±0.87)%;考察的加热、添加亚硫酸钠、超声等三种理化前处理技术,对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总而言之,应用合适的蛋白酶及酶解方式,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制备短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解度。  相似文献   

13.
张汆 《中国粮油学报》2019,34(12):27-33
为了提高脱脂核桃粉中核桃蛋白的溶解性,文中以水解度(DH)和可溶性固形物(SS)含量为指标,分别对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单酶水解、复合酶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酶解可以显著提高核桃蛋白的溶解性,适宜的酶组合是:木瓜蛋白酶1.2%+菠萝蛋白酶0.4%+风味蛋白酶0.2%,底物浓度12%,60℃下酶解3 h。所得速溶核桃粉的DH为5.57%,SS为48.33%,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83.26%,吸水性和吸油性分别提高了68.99%和52.48%,达到了核桃蛋白的增溶目的。此外,分析结果表明,酶解过程中DH和SS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说明SS可以作为蛋白质酶解效果的评价指标,与DH一起对核桃蛋白酶解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4.
微波预处理对脱脂豆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屾  廖永红  杨春霞  徐曼 《食品科学》2012,33(2):119-123
为得到高水解度的脱脂豆粕蛋白酶解液,在相同酶解条件下,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脱脂豆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法对微波预处理的功率、温度和持续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功率414W、温度79.6℃、持续时间111s;而后经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水解度能达到30.46%,比未经预处理的样品水解度提高了18.45%,这说明微波处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酶解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牛胎盘下脚料为原料,试验5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根据水解液综合效果确定中性蛋白酶为最适单酶,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0℃,pH7.5,酶添加量4000u/g,料水比1:3,水解时间4h;响应面分析方法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混合水解牛胎盘下脚料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6.4℃,pH值为8.17,酶比1:1(酶量为4000u/g),料水比为1:3。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酶水解液的游离氨基酸2483.6mg/L,而中性酶水解液的游离氨基酸493.8mg/L。  相似文献   

16.
酶法提取烤鳗下脚料中水解动物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酶解提取烤鳗下脚料的水解动物蛋白是可行的,实现发现:在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三种水解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水解效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在50℃、pH7.5、固液比5:8,添加酶量为下脚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0%,反应时间为5h时,其水解度达82.6%。  相似文献   

17.
水相酶解法菜籽蛋白提取液超滤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所得菜籽蛋白液进行超滤处理,研究超滤条件对超滤膜透过速率的影响,得出操作压力、温度、料液的pH、料液蛋白质浓度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操作压力O.20-O.30MPa,温度50℃,料液pH9-10时效果较好。采用超滤工艺,所得菜籽蛋白不含毒素、纯度及回收率在90%以上,功能特性优于酸沉法。  相似文献   

18.
Transfer of a nuclear gene STA 3 was obtained as a rare-event when forcibly selected for during cytoduction. A stable hybrid which inherited STA 3 in this way also received the markers MAT a and HIS 4 from chromosome III. Genet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rred nuclear genes remained chromosomally located and were not inherited cytoplasmically; the hybrid, therefore, was disomic at least for chromosome III. The technique described here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yeast hybrids which receive only a discrete portion of nuclear material from one parent.  相似文献   

19.
多酶协同作用生产大豆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大豆多肽饮料的研制为着眼点,根据单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从中选择合适的酶复配组合成多酶,然后在多酶水解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分步加酶和同时加酶方式,对比Flavourzyme和Kojizyme这两种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最终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用于多肽生产时的酶解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