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尹向东 《化工时刊》2013,27(2):47-49
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尾气,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强对这些尾气的治理是必须的。结合化工厂尾气成分的不同特点,介绍了相应的尾气治理技术,其中包括回收尾气治理技术、精苯尾气治理技术、焦油车间尾气燃烧技术。实践表明,这些技术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尾气治理效果,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来在化工厂尾气治理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聚烯烃装置常用的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燃烧法、吸附法、深冷法、膜分离法等在聚烯烃装置尾气治理、回收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不同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以及不同技术在聚烯烃装置尾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对比了不同尾气治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与单一尾气治理技术相比,组合尾气治理技术日益成为聚烯烃装置应用的主流方向。分析了不同组合工艺在尾气治理中的优势,得出组合工艺的基础模拟研究是最佳组合工艺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焦油加工尾气的主要成分,对焦油加工企业尾气治理的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焦油加工尾气治理的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丙烯腈急冷塔尾气特点,分析了国内常用的尾气治理技术的可行性。某石化企业年产13万t丙烯腈装置采用催化氧化(CO)+SCR技术,治理急冷塔尾气效果较好,说明了该技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我国硫酸尾气SO_2污染的治理状况,并对目前国内工业上已经采用的几种尾气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尾气SO_2污染治理的五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6)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推进,汽车尾气的治理受到了广泛关注。TiO_2被认为是极具开发前景的光催化材料,研究其改性方法,有助于发挥其在尾气净化方面具有的优势。本文简要论述了尾气对人体的危害,尾气的主要治理措施,介绍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光催化降解尾气的反应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纳米光催化技术在治理汽车尾气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归纳了纳米光催化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该技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炭黑生产中的尾气治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炭黑行业的烟气脱硫技术,论述了本厂回收炭黑尾气中硫的技术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硝酸的生产过程和硝酸尾气的治理方法,对各种治理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国内硝酸尾气的治理技术现状分析,指出针对我国老厂的NOx治理,化学吸收法具有一定优势,提出了一种尿素还原吸收-活性炭吸附联合脱硝工艺的初步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焦化厂化产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s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这些尾气不仅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达到尾气排放标准,需要对尾气进行收集治理,尾气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尾气治理技术。因此,本文从VOCs尾气来源、VOCs的治理方法、主要VOCs的收集治理措施、工艺流程简述、VOCs治理指标、结束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己二酸生产过程中尾气产生的途径,阐述了己二酸尾气中N2O处理热消除法、催化分解法、提纯综合利用等不同治理路径的原理及特点。对比了各种治理路径的技术优劣,分析预测了己二酸尾气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型高效催化剂研发和高纯笑气的提纯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湿法脱硫方式在我国燃煤电厂的脱硫系统中占主要地位,其中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式应用最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通常为湿饱和烟气,若烟气在排放时环境的温度及湿度较低,则会在烟囱口产生“湿烟羽”现象。湿烟羽一般呈白色或灰色,含大量水汽及污染物,湿烟羽的出现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企业在采用脱白技术进行排放改造将会减少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使烟气更好地扩散。为了更好地了解湿烟羽现象,帮助待改造企业选用适合自身的技术路线,本工作对湿法脱硫工艺及湿烟羽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国内部分地区出台的有关政策进行了汇总,并综述了湿烟羽特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湿烟羽的长度、抬升高度及消除特性)。湿烟羽的控制技术较多,主流技术可分为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加热技术及烟气冷凝再热技术,应用温湿图对各控制技术的原理进行解释,根据控制技术的分类对各类别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控制技术复合使用的可能,在节能及经济性允许的前提下,各企业应尝试更多技术路线,为湿烟羽的治理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确使用窑尾气体分析仪进行窑尾烟气中O2,CO,NO等的含量的在线检测和分析,可正确指导中控人员合理操作系统。文章概要介绍了窑尾气体分析仪的结构组成和应用功能以及正确使用的操作步骤;重点分析了使用中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此外还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规的维护技术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祝显强  刘应书  杨雄  刘文海  李永玲 《化工学报》2016,67(10):4264-4272
针对快速变压吸附制氧浓度和回收率低问题,提出了用于提高产氧浓度和回收率的中间气两步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中间气先在出气端充压可以有效提高产氧浓度,之后再在进气端充压可提高氧气回收率。出气端充压前中间气压力及氧浓度和进气端充压后床层压力是影响产氧浓度和回收率提高的关键参数。当吸附和解吸压力分别为240、60 kPa时,循环氧气回收率为34.57%,且每天产单位吨氧需吸附剂量为61.18 kg·TPD-1。  相似文献   

14.
压裂液降滤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层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工艺措施。压裂施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所用的压裂液。而压裂液的滤失是影响压裂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文首先对压裂液滤失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压裂液的滤失机理、影响因素,同时对降滤失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降滤失技术能提高压裂液粘度,添加压裂液降滤失剂和液氮降滤失技术等。最后对降滤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王永吉 《玻璃》2012,39(8):14-15
论述了浮法玻璃工业窑炉废气采取脱硫除尘等末端治理措施,及脱硫产物的成分、物性和着色金属离子的含量,提出了一种处理、利用的新工艺,在实现玻璃窑炉节能、降污、减排、增效的同时,切实减少治理产物二次污染和废弃,实现提纯利用和增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析了钢铁企业焦化和烧结两个重点工序中烟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钢铁行业当前的环保政策。对焦化及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燃煤电厂烟气特点,提出可以综合电厂烟气治理模式和自身特点改进的技术路线。结合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脱硫脱硝装备对其环保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焦化和烧结工序的典型污染物硫、硝、尘现有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技术,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提出了3条可实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即半干法脱硫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半干法/湿法耦合臭氧氧化脱硝、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应用实践及应用效果。并基于全过程耦合技术,分别在焦化和烧结工序中提出了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及应用,即焦炉低氮燃烧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烧结烟气循环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最后结合几种技术路线的应用实践,对未来钢铁产业的烧结及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技术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烧结工序是钢铁工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 )和二英的主要排放源。随着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日趋成熟,氮氧化物和二英的减排成为烟气污染物减排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钢铁工业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的新法规和相关标准,并从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烧结烟气中NO x 和二英减排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技术工业应用现状,提出了采用全流程多技术耦合方式是实现烧结烟气多污染物低成本减排的发展方向。结合钢铁工业“碳减排”新发展要求,指出烧结烟气低温脱硝/二英催化剂的研究挑战,并对其抗水、抗硫性能提升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杨俊  刘恋  王火青  曾庆福 《广州化工》2011,39(10):11-13
作为光催化氧化技术中的一种新型光源,关于微波无电极紫外光源的研究逐渐得到环境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针对目前微波无电极紫外光源在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微波无电极紫外光源的发光原理以及此技术在水处理、废气处理以及杀菌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微波无电极紫外光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技术的应用情况。本项技术能回收大量的荒煤气,改善焦炉周边环境,解决装煤过程中烟尘外逸及炭化室结焦末期底部出现负压的问题,对延长焦炉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实用性强、投资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燃烧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针对烟气多污染物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关于烟气多污染物脱除的两种技术,即传统串联脱除技术和一体化协同脱除技术。相比于传统串联脱除工艺,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脱除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应用领域广的优点,是烟气多污染物治理的发展趋势。而陶瓷过滤管催化剂技术以其独有的非对称、孔径梯度变化的结构特性,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一体化协同脱除新技术。国内外关于陶瓷过滤管催化剂的研究主要从过滤管元件的选材和负载脱硝催化剂的工艺方法这两方面,围绕过滤管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过滤压降及性能稳定性的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当前陶瓷过滤管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烟气多污染物陶瓷过滤管催化剂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