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使高校教育在思想方法和课堂结构模式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将构建起新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如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作了探讨,力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以期推进高校教育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毕业生卷”调查的目的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接受高校计算机教育后,其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是否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对所学计算机技能(或课程)的亲身感受,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特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毕业生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教育》2009,(11):145-14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动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促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于2009年7月下旬联合举办“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教学作用,有效整合教师队伍,创新教育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导向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的应用策略,旨在“互联网+”时代不断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是汉中市教育局直属小学、陕西省示范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学校信息化工作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资源建设为核心,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2005,(3):76-76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主办、北京小学承办的“网络化学习与学习方式变革研讨会”于2005年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小学召开。来自北京和太原的五所实验学校(北京小学、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太原市实验小学和太原市九一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十五”期间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笔者在总结了江苏省扬州市“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结题情况后发现,不少课题研究学校在开展研究工作方面存在不少的误区,具体工作的组织、分派、落实、总结等做得不够及时并且不够细致明确,随着“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开题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开展工作学校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为着力点进行全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作为学校应如何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呢?一、基础条件1.学校要有一位好校长校长是学校设计的“总工程师”,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总司令”。因此,校长最好是一位信息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是一位既有较高信息素养又熟悉信息技术应用且热衷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校长。退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既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在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会议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持续、协调和有序发展。来自全国28个省、市约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网站聚集了中国各高校的优秀视频公开课,将象牙塔中的大师的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等等各类优秀的公开课,确实是充实我们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为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自2009年起,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广东省高校开展"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和课程库,实现省内资源的共建共享。文章就项目的实施内容与成效进行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教育》2021,(4):F0002-F0002
为加快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改革,提高计算机学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育水平,促进广大计算机教育领域从业者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经验交流,将于2021年8月21—2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2021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CCF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广西大学承办。本次会议以“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主题,会议热忱邀请从事计算机教育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科技管理部门派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4.
ChinaGrid是由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提出、并获得了科技部大力支持的“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专项。其目标就是要将网格计算与高性能计算技术融合起来,为国内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来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我校自2002年起就承担了两项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之《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AYA010034)的研究工作,目前,这两个课题均已通过了全国总课题组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结题。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的对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各大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课程中的渗透,“计算机基础”课程日渐完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将思政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力争通过全方位育人,促进课程建设与育人工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早在2000年教育部强调,要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十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如何?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教委又是如何规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本刊专访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请他谈谈“十五”期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十一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规划.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项目是教育部和微软合作实施的“长城计划”第二期重要内容,该项目旨在支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建设,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的新模式。 2005年度,微软亚洲研究院收到35个申请,最终支持了15门课程。立项课程通过验收并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的,将由教育部高教司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 这个项目在高校内反响很好,为了让更多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师了解这一项目,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计算机教育》杂志合作,组织专题系列,特邀“精品课程”教师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教育教学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在此背景下,中国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建设特色智慧校园,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发展趋势。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的信息化工作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促使信息化部门对未来的工作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项目是教育部和微软合作实施的?“长城计划”第二期重要内容,该项目旨在支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建设,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的新模式。 2005年度,微软亚洲研究院收到35个申请,最终支持了15门课程。立项课程通过验收并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的,将由教育部高教司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 这个项目在高校内反响很好,为了让更多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师了解这一项目,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计算机教育》杂志合作,组织专题系列,特邀“精品课程”教师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