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陶瓷艺术(Environmental Ceramic Art)是90年代后期在日本、韩国等地开始出现的,中国的陶艺家近些年才引入这一艺术概念.它主要指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建筑物、广场、公园、道路、绿地及其他场地设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是进入公共环境中,与环境对话,审美与实用功能相互融合,与公众形成交流互动,体现隐喻的人文精神.那么陶瓷材料在环境陶艺中又成为举足轻重的表现因素,本文就目前陶瓷艺术在环境中的运用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介入室内外装饰、公共艺术、景观艺术等空间艺术领域后人们发现的又一个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现代陶瓷艺术。环境陶艺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取决于其材质肌理美的充分发掘和运用,本文从环境陶艺的材质肌理出发探析其肌理的构成形式、制作方法与运用,阐述了环境陶艺材质肌理在制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作品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邓芳 《陶瓷研究》2010,(2):67-68
环境陶艺真正出现在现代公共空间大约在20世纪末,它是陶艺家利用陶瓷为主要媒介材料,借助特定环境空间进行创作的现代陶艺作品。凶其介入环境空间的特性具有了公共性、文化性、审美性等基本社会属性,然而环境陶艺在依附环境的同时又由于其本身的材料属性使其在公共艺术空间中独具特色。本人认为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对造型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侯梦伟 《陶瓷》2024,(3):56-59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大责任[1]。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陶瓷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公共陶艺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陶艺的定义 “环境陶艺”从字面上理解是环境中的陶艺,是适合于某种特定环境的陶艺,或是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环境陶艺是在引入环境艺术观念和公共艺术观念的同时,在现代陶艺介入公共建筑和公共环境艺术之后确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现代陶艺是当代环境艺术中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的有效媒介,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装饰形式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陶艺壁画,陶瓷雕塑介入城市公共环境来论述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亚红 《景德镇陶瓷》2006,16(2):21-21,23
环境陶艺是一门人、陶艺和环境三者互相协调的艺术,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质,或主要以陶瓷材质为创作媒介,反映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公共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创作语言,同时也扩展了陶艺的应用范围。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8.
余晖  戚振宇 《陶瓷》2022,(3):191-192,196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比较新的陶瓷艺术门类,还有许多议题值得讨论.本论文通过研究环境陶艺的色彩美与肌理美,分析色彩与肌理给环境陶艺带来怎样的美感,为人的生活创造怎样的居住空间.环境陶艺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使人居住得舒适,让人回归到作为人的自己,创造艺术性的生活空间,让艺术变得生活化,生活也变得...  相似文献   

9.
环境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走向公共艺术空间,是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审美要求与必然。分析环境陶艺的大众性艺术作用与功能,将能更好地挖掘其审美价值和艺术教育功能,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0.
环境陶艺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公共性.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为特征。环境陶艺也具有恒久性它不是瞬间艺术,一件作品可能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它存在于公共环境中.并强迫公众接受.陶艺成了联系人和环境的天然纽带.环境陶艺是带有某种特殊情感化的历史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与公众亲近,与环境融合、环境陶艺作为比较新兴的公共艺术形式,在设计创作时更要考虑到它的恒久性。  相似文献   

11.
环境陶艺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公共性。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为特征。。环境陶艺也具有恒久性。它不是瞬间艺术,一件作品可能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它存在于公共环境中,并强迫公众接受。陶艺成了联系人和环境的天然纽带,环境陶艺是带有某种特殊情感化的历史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与公众亲近,与环境融合。环境陶艺作为比较新兴的公共艺术形式,在设计创作时更要考虑到它的恒久性。  相似文献   

12.
杨志 《佛山陶瓷》2004,14(11):33-36
伴随着现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陶艺以其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各种领域。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是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体现.也使得环境陶艺的本体性语言得到更好的诠释。本文从现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特性及环境陶艺创作应重视的公共语言表述等方面.探讨环境陶艺的发展现状与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继上海中心十八位中国陶瓷大师携手力作《鱼乐图》陶壁作品之后,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蒋国兴又带来重量级陶瓷壁挂艺术作品《氿光曲》、《梁祝情》、《山水禅》,分别被宜兴大剧院、宜兴美术馆采用,作为整个城市文化艺术品牌形象的窗口,让设计与艺术的火花照亮了公共艺术的空间。蒋国兴开创了以模块化陶瓷片作为创作作品最小单元的环境陶艺新风格,延展了陶瓷这种艺术  相似文献   

14.
环境陶艺作为一门涉及泥、火、釉料、烧成的陶瓷造型装置艺术,其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是丰富多彩的,如:造型方法选择、釉色装饰效果、绘画类型应用、比例尺度把握、泥土表面处理等.但笔者看来,对环境陶艺作品肌理美的充分发掘和运用,是环境陶艺作品创作表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肌理设计搭配的好坏,在作品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陶艺作品的最终效果是否完美.本文从环境陶艺肌理的不同种类和表现形式角度出发,对环境陶艺的肌理进行阐述,在本学科内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于陶瓷材质,用泥土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思想情感。伴随着现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现代陶艺以其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各种领域。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体现,也使得现代陶艺的本体性语言得到更好的诠释。本文从现代陶艺的审美意蕴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的特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现代陶艺”这一概念,目前的定义是指陶瓷艺术家借助陶瓷为材料创作的陶瓷作品,或以陶瓷为主再结合其他材质为辅助材质创作的作品,远离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实用性、观赏性,而用于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个性、性情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作品形式,称之为“现代陶艺”。从狭义上讲,我国的现代陶艺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主要受到西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审美开始开始逐步变化,现代陶艺则开始大量出现,且区别于传统陶艺的审美特征。现代陶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景德镇高等教育开始区别于景德镇传统陶瓷作坊工匠式的教育方式。由此,景德镇陶瓷艺术高效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培养大批优秀的现代陶瓷艺术家,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7.
张永瑾 《陶瓷》2021,(2):12-13
从古至今,陶瓷艺术都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是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随着陶瓷艺术日新月异的的发展,推陈出新的更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陶艺作品,许多的艺术家也通过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形成自己的陶艺肌理语言。中国的当代陶艺作品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走进大众视野中,让艺术作品不再是展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场景中,让陶瓷艺术与大众生活更贴近、更直接、更近距离的感受与欣赏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与绘画、雕塑、设计等工艺美术都密切相关,分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两部分。陶艺是作者与观者心理共鸣的纽带,需要手和心灵相互交流,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本文基于现代陶瓷雕塑发展,探索陶瓷雕塑创作中艺术审美体现与文化内涵及现代陶瓷雕塑创作新手法,进一步赏析现代陶瓷雕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从极度追求经济发展的生存处境中醒悟过来。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越来越多地将生态观念渗入到创作中。而环境陶艺作为重要的公共艺术形式之一,艺术家们将陶瓷独特的材料特性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结合,来探讨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使作品、公众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公众互动性,激发环境的生机与活力,用艺术语言融入人们的日常环境中来。  相似文献   

20.
林梓波 《江苏陶瓷》2007,40(5):19-21
伴随着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崛起及建筑艺术观念的转变,现代陶艺壁画从陶瓷的固体中蜕变出来,发展成一种有别于其它传统壁画的艺术形式,介入公共环境空间,在现代建筑空间环境中显示出其它材料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