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是以"三低"(低压、低渗、低产)为特征的典型特低渗透油田,资源潜力大,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3亿吨,但储量丰度底,隔夹层较发育,储层物性差,开发难度大,投产井单井产能低。本论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油藏特征、及所采用的6种不同开发试验井网井排距(矩形、菱形反九点、正方形、水压裂、水平井等井网)的试油、试采、工艺改造措施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一套适合长7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认为水平井井网在胡尖山油田长7油藏开发中有更好的适应性,为胡尖山油田的快速上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6,(6):65-66
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位于胡尖山油田中部区域,是以"三低"(低压、低渗、低产)为特征的典型特低渗透油田,资源潜力大,地质储量1.4×108t,储量规模大,但油藏物性差,动用难度大,投产井单井产能低,致密油高效开发技术亟需探索试验。通过2011年以来的不断探索,水平井速钻桥塞体积压裂技术成为致密油提产提效主体工艺。  相似文献   

3.
李龙龙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5):56-58,159,160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长7油藏资源潜力大,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3×108t,但储量丰度低,隔夹层较发育,储层物性差,开发难度大,投产井单井产能低,单井平均产能不到2.0t。围绕"提高单井产量,改善开发效益"这一主题,通过对胡尖山油田的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油藏特征、开发现状及所采用的6种不同开发试验井网、井排距的试油、试采、工艺改造措施等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得出提高长7致密油藏提高单井产能的技术对策,为该区后期增储建产、效益建产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6,(11):36-43
姬塬油田黄54区块长6油藏采用水平井开发,目前已进入中含水期。通过油藏工程和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区块实际开发动态研究了该区块水平井的见效特征、水驱特征及递减规律,并对目前现有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评价分析,结合油藏工程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提出了高效开发技术政策,为下步生产调整和措施挖潜奠定了基础,对其他油田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姬塬油田元87区块长6油藏为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2010年开始投入规模开发,开发过程中表现注水开发困难、油井见效缓慢、油田稳产能力差、采收率低等特点。目前该油藏处于注水开发调整期,结合相关资料对油水井作出及时的调整措施,达到提高该油藏注水效率和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6.
陇东油区油藏储量大,但是由于其地质特征研究难度大,相应的研究技术落后,导致其在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上升快且易水淹,开发效益低。以特低渗油田陇东油区为例,对其长8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后期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长6油藏开发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90年代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油藏开发重点由侏罗系向三叠系转移以来,相继快速有效地开发了五里湾、盘古粱、吴仓堡等三叠系长6油藏,目前三叠系长6油藏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厂储量的73.7%,占全厂产量的66.3%;总结对比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已开发长6油藏的递减规律、含水上升规律、压力上升规律等开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6油藏的稳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采油三厂油藏开发重点由侏罗系向三叠系转移以来,相继快速有效地开发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三叠系长6油藏,目前三叠系长6油藏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厂储量的73.7%,占全厂产量的66.3%。重点总结对比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已开发长6油藏的递减规律、含水上升规律、压力上升规律等开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6油藏的稳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近年来体积压裂技术的进步使该类油藏的单井产量大幅提高,但早期开发的长庆油区安83区块采用常规压裂技术开发,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为提高该类型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分析安83区块致密油藏特征以及开发动态,提出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思路;利用研究区岩石力学、地应力测试及天然裂缝的相关数据,研究实现复杂裂缝网络系统的缝内净压力条件,建立动态裂缝宽度随时间和排量变化图版,并进行暂堵时机、泵注排量和暂堵剂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缝端暂堵、缝内多级暂堵和大排量、低砂比、大液量滑溜水低粘度液体体系的老井暂堵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缝内净压力,在裂缝侧向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提高裂缝与基质的接触体积,扩大了侧向剩余油的动用程度;在安83区块C7致密油藏应用100余口井,平均单井产量较压裂前提高4~5倍,有效地改善了安83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尖山油田安201区块长61油藏属于典型的裂缝性油藏,自2009年投入开发以来,暴露出部分区域高水饱、主向井裂缝性见水、侧向油井见效缓慢,低产井比例高、合理生产压差不确定、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较大等问题,削约了油田高效开发.论文针对安201区块开发中暴露出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开发方式、井网系统、注采压力系统、注水参数等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适合该类裂缝性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为同类油藏后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景彪 《石化技术》2021,(2):132-133
盐池地区H区块长8油藏砂体规模大且连片性好,储量规模大,是姬塬油田近年来资源接替、长期稳产的重要建产区块,但由于储层物性因素影响,常规定向井开发效益差。从该区块的储层特征出发,参照长7致密油储层工艺改造的成果和经验,工程地质一体化甜点识别,甜点判识从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优选储层平面上、纵向上以及水平段上"甜点",采用高强度体积压裂进行改造,为后期盘活长8难动用储量提供可靠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 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 7 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 8 - 长 6 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 9 -长 4+5 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 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 4 套生储盖组合:长 7 生-长 91 储-长 9 上部盖(Ⅰ)、长 7 生-长 81 储-长 7 盖(Ⅱ)、长 7 生-长 72 储-长 7 上部盖(Ⅲ)和长 7 生-长 63 储-长 6 1+2 -长 4+5 盖(Ⅵ)。 根据 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 2 类 4 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 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 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 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短期试采资料在大庆外围油田单井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大庆外围零散区块储量得到经济有效地动用,从2002年开始开展了“百井工程”研究工作,其核心是形成一套单井评价技术,根据评价结果优选井区进行基于单井的开发方案设计。短期试采作为单井评价技术中的一项主要技术,能够全面反映油藏开发特点,通过对试采资料的分析解释,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储层参数、合理开发井井距及初期稳定产能,能够对储层砂体规模大小、储层流体类型做出准确判断,从而为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物性、孔隙结构和声发射、岩心和测井分析和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滑塌形成的内-中扇较粗粒水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成岩早期碳酸盐矿物和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6砂岩评价为4类储层,其中Ⅰ、Ⅱ类储层在目前的工艺技术条件下为可动用储层,是增储上产的首选储层。  相似文献   

15.
齐37块深层低渗难采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曙光油田齐37块是辽河油田典型深层低渗透开发区块,自1999年探明储量以来,由于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较差、试采井产能不清等原因,地质储量迟迟未动用。针对深层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对该块开展了地质特征再认识,在构造落实、油层分布及产能认识清楚的基础上,整体部署开发井15口。目前已完钻14口,投产14口,初期平均单井产油11.6t/d,累产油41925.5t,为同类难采储量区块早期评价提供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成本高,如何实现致密油效益开发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长8致密油藏特点,突出单井信息,从影响致密油藏经济性的关键参数——单井经济可采储量入手,建立了一套基于单井经济可采储量的致密油藏效益开发地质评价参数确定方法和流程。针对红河油田长8致密油藏单井可采储量受裂缝控制的特殊性,油藏地质评价参数的确定增加了裂缝发育程度,选取单井技术可采储量、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裂缝发育程度5个参数进行分类,细分为6种类型。通过单井技术可采储量与有效厚度交会图,对照2种情景下的经济下限和油藏地质参数分类, 综合确定油藏地质参数下限。该方法在红河油田长8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可为国内致密油藏“甜点区”的筛选和开发部署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储层特征和开发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开发潜力较大,储层特征的定量评价对准确预测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选取延长组6段(长6)和延长组8段(长8)储层典型岩心进行实验分析,核磁共振实验结果显示长6和长8储层孔喉分布特征较为单一,不进行离心实验的情况下可利用核磁共振渗透率和T2几何平均值计算可动流体百分数。恒速压汞实验结果表明,孔隙比喉道发育均匀,未开展其他实验的情况下可利用恒速压汞实验计算孔隙度。通过建立核磁共振和恒速压汞耦合求取完整孔喉半径分布的方法,确定了旬邑探区延长组长6和长8储层的表面弛豫率为0.15 μm/ms。核磁共振孔喉半径分布的计算结果显示,长6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为0.01~433.10 μm,长8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为0.01~403.91 μm,长6储层孔喉发育比长8储层均匀。通过定义拟粒间孔和拟溶蚀孔,拟溶蚀孔绝对体积占比揭示,长8储层渗流能力强于长6储层。建立了"拟溶蚀孔+含油饱和度"方法预测开发效果,分析认为拟溶蚀孔对试油产量的影响更大,进一步揭示了旬邑探区长8储层整体开发效果好于长6储层。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开发潜力较大,储层特征的定量评价对准确预测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选取延长组6段(长6)和延长组8段(长8)储层典型岩心进行实验分析,核磁共振实验结果显示长6和长8储层孔喉分布特征较为单一,不进行离心实验的情况下可利用核磁共振渗透率和T2几何平均值计算可动流体百分数。恒速压汞实验结果表明,孔隙比喉道发育均匀,未开展其他实验的情况下可利用恒速压汞实验计算孔隙度。通过建立核磁共振和恒速压汞耦合求取完整孔喉半径分布的方法,确定了旬邑探区延长组长6和长8储层的表面弛豫率为0.15μm/ms。核磁共振孔喉半径分布的计算结果显示,长6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为0.01~433.10μm,长8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为0.01~403.91μm,长6储层孔喉发育比长8储层均匀。通过定义拟粒间孔和拟溶蚀孔,拟溶蚀孔绝对体积占比揭示,长8储层渗流能力强于长6储层。建立了"拟溶蚀孔+含油饱和度"方法预测开发效果,分析认为拟溶蚀孔对试油产量的影响更大,进一步揭示了旬邑探区长8储层整体开发效果好于长6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