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会受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组合预测等维新息熵值法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建模,建立了基于等维新息熵值法组合预测数学模型。先是用最优加权几何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算出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接着由熵值法确定模型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获得组合权重因子。在组合预测模型中引入了等维新息数据处理的思想,实现了变权重,使预测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负荷发展趋势;并通过寻找等维新息的最佳维数区,优化了等维新息熵值法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显示了采用等维新息熵值法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化的电力系统负荷线性组合预测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李林川  吕冬  武文杰 《电网技术》2002,26(10):10-13
负荷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的依据,精确的预测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作者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外推法、灰色预测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在组合模型的权重系数求解中,首先对目标函数和等式约束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来求解权重系数。当出现小子零的系数时,改为只使用误差矩阵的对角元素来计算,这种近似对预测精度影响较小,但简化了计算,且保证了组合系数大于零的条件。由于组合模型的总平均误差要小于各单一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这就提高了预测精度,尤其组合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要小于单一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从而降低了预测的风险性,实例证明这种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组合预测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电力系统负荷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用单一模型进行负荷预测时,其预测精度不高。采用组合预测法对能很好反映负荷变化规律的模型赋予较大的权重,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示例计算表明组合预测法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负荷预测组合预测方法的权重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到电力负荷预测组合预测的权重求取,通过对影响负荷预测的主要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分层次展开对优先权向量的求取,经过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组合预测的权重。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5.
冯虓 《黑龙江电力》2010,32(4):258-261
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模糊回归分析算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各自的优点,按不同情况下两种方法的重要程度,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赋以灵活可调的权重值。通过算例验证,此方法适合于中长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年最大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特点和人的判断所特有的模糊性,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力系统年最大负荷组合预测模型。此模型引入三角模糊数的一些基本理论,采用三角模糊数表征专家判断信息以充分考虑专家判断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以得到方案层各方案的最优权重。该负荷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电力负荷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并在综合不同模型预测结果的过程中引入专家经验。实际算例后校验平均百分比误差为2.039%。这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一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效度遴选和纵横交叉算法的组合负荷预测,新方法有效解决了选择单一模型的随机性和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新方法根据预测有效度筛选组合预测单项模型,然后利用组合模型对小波包分解所得各个负荷子序列进行预测,并采用纵横交叉算法求取各单一模型的权值,最后叠加各子序列预测值得到完整预测结果。实例分析中,以广东省某电网实测负荷数据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有效度遴选和纵横交叉算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通用性好,并明显优于各单项预测模型、等权重组合模型和方差倒数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ABC算法的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人工蜂群(ABC)算法应用到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通过与组合预测模型相结合,对组合预测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权重求解。另外针对该算法的早期收敛速度慢、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通过引入扰动项,并进行最坏蜜源替代予以解决。实例分析证明该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利用它求得的组合预测值,相对于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有较大的提高,说明该改进算法应用到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避免单一的灰色模型预测和指数平滑法预测精度偏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优选的自适应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灰色预测方法和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进行了改进,以拟合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目标,利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出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的平滑系数,确定最优的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确定灰色模型和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的权重。接着,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新陈代谢,重复利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出新的平滑系数和各单一方法的权重,即可得到新的变权组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变权组合预测方法切实可行,与单一的灰色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及等权组合预测方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分析比较了目前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对传统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进行了改进,结合灰色预测模型与二次滑动平均预测法,建立了新的综合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通过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个基于最大信息压缩指标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采用最大信息压缩指标评价单个预测模型的精度,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模型以权重。最大信息压缩指标越小,信息损失越少,权重越大.实例分析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一负荷预测方法较难准确预测电力负荷的情况,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分析组合预测的层次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某市2007-2009年用电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合预测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电力负荷组合预测的结构模型,利用AHP的1-9标度,计算相应权重,对电网负荷进行预测,从而获得电力负荷预测的满意解及推荐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IAHP和TOPSIS方法的负荷密度指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过程中负荷密度指标难以选取的问题,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间层次分析(IAHP)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负荷密度指标选取方法。该方法通过用区间数代替点值,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将IAHP法和TOPSIS法有效融合,将专家经验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处理决策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专家判断的模糊性,增强了对负荷密度指标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采用类内相似度方法进行负荷密度修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实例计算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预测结果更优、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5.
对于快速发展的地区,不同的预测方法所得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结果会相去甚远,某些预测结果甚至是无效且不可信的。所以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不仅要有多种方法的预测,还应增加其模拟决策模块。文章提出负荷预测的模拟决策,将改进的模糊互补AHP方法应用于预测模拟决策系统。计及影响电力负荷预测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电力负荷预测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决策分析结构,利用专家知识,构造具有模糊互补性的个体或群体决策的判断矩阵,并简洁而准确地计算特征向量。进一步处理特征向量作为预测决策权重,获得了满意预测决策。该方法用于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模  相似文献   

16.
组合预测方法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宗彬 《电气开关》2009,47(5):64-66,82
组合预测方法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预测方法。选择了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高的两种单一预测模型——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它们建立了三种不同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电力负荷进行了预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对三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选择一个最适合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社会用电量进行预测,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递归等权组合模型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中单一模型不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和对其内在规律考虑不完全的问题,文中采用基于递归等权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多个单一模型进行筛选,并确定参与组合的模型。再由递归等权法实现了对参与组合的各单一模型的变权重处理,有效地考虑各单一模型的预测好坏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某地区最大负荷进行预测,对比单一模型与递归等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递归等权组合预测模型比各单一预测模型的误差都小,从而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能力,其精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