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重视“过程教育”,加强“形象化思考”。分析探讨了“形象化思考”与“过程化教育”的内涵和它们对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这个论断首先来自于历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首先 ,这个论断中的“教育”实际上指的是“教和教的活动”或教师工作或教师劳动 ,因此 ,所谓“教育是一门艺术”主要是说教师的工作和劳动是一门艺术。其次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与“人的培养和教育”连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一般的物质生产劳动那样把学生当作物来对待 ,而必须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和教育 ,并在培养和教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从而表现出教育的艺术性。再次 ,“教育是一门艺术”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结合物理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更新教育目标和改革学业成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支援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具备广泛而有深度的“支援意识”,就必须有丰富而深刻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取得有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就必须与时俱进,在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推陈出新,树立进取型道德观,强化德能一体,注重强圣融合,突出以“自尊,自立,自信,自胜”教育和“创造,创业”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学校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性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在此我就创造思维及结合实际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主义思潮下所形成的“物性化”的创造观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和批判,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研究的新视野及其泛性化的局限也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根据新世纪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构建了“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创造观,并以此演绎出创造性教学的一种新思想,强调创造性教学要达成真、善、美的统一,并阐述了其方法要义.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而素质教育要真正提高水平与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借助于创造教育,使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富有创造性,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9.
结合物理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更新教育目标和改革学业成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必然伴随着教育质量的适应性变迁。在扩招和市场化取向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人们和社会担比的重点问题。“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的运用可以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稳定性与适用性。但在“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制度性障碍,通过制度簧排、制度结构和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两课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系统教育,在此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其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两课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教育的过程。本图图结合创造性教育原则,探索两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围绕社会需求办好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始终,要创造“一线”环境,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树立全新的质量观,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及心理素质、专业适应面、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消除这种差距,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加强博识教育;改善师资队伍的人才观念;强化学生价值观、价值取向教育;正确处理“教”和“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娄毅 《饰》2004,(4):46-47
新的时代对大学提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课题。围绕这一课题,作者挖掘和利用艺术学科创造性方面的资源和价值,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中开设实验新课“艺术与创新”。用艺术学科和思维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实践证明这门课正是学生所需要的新型课程。在教学中作者发现一些阻碍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因素与现象,作者称为“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反映在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有:功利的学习态度、思维麻木单一、想像力匮乏、冒险精神的缺失、不敢质疑和批判等。作者的另一观点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以技为艺”的艺术教育观是有缺陷的,对于今天的人才培养来说,挖掘艺术学科中的人文关怀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价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它强调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自我塑造的发展过程和创造过程,因此它关注体验、理解与创造。当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去审视创造性教学时,应倡导教师进行理解、体验、探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关注学生应有的灵性和感悟,实现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以培养“四有”人材为己任,与同学有着共同的目的,师生间的关系是最好的。但是,在教课中如果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或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有可能产生单纯依靠教师的思想,妨碍学生在能力上的发挥,不能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笔者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深感这一问题的重要。但由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只能就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侧面的例子,谈谈课中教学校好时机的把握,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在课堂中进行能力的培养教育时,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传习性教育、独立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传习性教育。教材中的一般…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而产教结合的核心是“产业化”。劳动力市场的确定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和市场价值,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已成为可能和现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突出了中国画教学的美学性、科学性与创造性,此三性互渗互透,前后贯通。为了说明它们在中国画教学中重要作用,文中引用了古今名人的有关论述,并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亲身体会,由理性而感性,由感性而理性,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美学性”的突出,实施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与美学教育;“科学性”的加强,深化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审美规律教育及创作方法教育,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而三者的结合与统一,正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并向社会推出有用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不是不要纪律、不要共性,也不是只要人文教育不要科学教育,而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科学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抽象地谈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将会给我国当下的教育改革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课堂教多多采用收敛型思维方式,从定义出发,征演绎论证,轻发现过程,本文认为应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参与“下结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