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础.从实践层面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不断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道路、提供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内在活力、提供强大动力。只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一个互为前提基础、互动共进的统一过程.当前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一个互为前提基础、互动共进的统一过程。当前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休闲经济时代,也必将迎来休闲社会。对休闲问题的研究体现对人类生存真正目的的思考,探究休闲思想便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非常重视大众休闲和人民的自由时间。其休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觉劳动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探究邓小平关于休闲的观点和论断,并以之来指导当前我国休闲经济的发展实践,对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人类向往的休闲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社会建设的主体、客体、中心任务、保障基础和目标方向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关注民生,注重人的价值,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不仅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乃至世界范围妇女运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义始终是人们不断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针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罗尔斯对正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主张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为基础,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解决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政治哲学的全面继承和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人是社会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和发展目的,用以人为本思想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用以人为本思想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主要注重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试图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展现《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达的共产主义观。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系统地考察了资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现实和社会理论的研究,科学地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个每个人都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价值动因。马克思扬弃前人的观点,从实践的角度审视自由,认为自由既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超越,也是对客观世界合乎规律的改造。在当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哲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具有极强的历史哲学意蕴。“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历史”以及“历史主体—历史客体互动”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4个重要理论维度,同时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哲学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和历史主体—历史客体互动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中国社会“市民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不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的历史过程,不断实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由“民族史”向“世界史”转变的历史过程,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兴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阐释。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必须努力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崭新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妇女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男女共同发展、男女和谐的社会。妇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妇女应该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生思想,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关注的问题。他们立足于"现实的人",以满足"现实的人"的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主线,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终点。探索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对我国不断推进民生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