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是影响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简要介绍了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性质以及由其引起的安全问题,从替代电解质材料和电解质添加剂两个方面综述了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新型锂盐、成膜添加剂和阻燃添加剂等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提高的最新进展,展望了锂离子电解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电极表面成膜及钝化集流体等方面,分别阐述锰酸锂、镍锰酸锂、三元、富锂锰基这4种锰系正极材料常用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锰系正极材料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指出深入研究电解液复合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剖析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将添加剂分为成膜添加剂、阻燃添加剂、导电添加剂和多功能添加剂四类,开发了新型成膜添加剂,使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探讨该添加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有效的成膜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电极的可逆容量,而且能显著提高电极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次电池的逐渐发展,金属锂为负极的电池体系以其优异的能量密度脱颖而出,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亟待解决。电解液作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的载体,决定了锂离子的液相传输过程和迁移速率,同时还会与金属锂负极发生界面反应生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电解液的组分变化会极大程度上影响SEI膜的组成和结构。电解液改性能够有效调控金属锂沉积过程,是改善金属锂负极电化学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电解液对锂离子沉积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液相传质、SEI膜的形成、电荷转移等基本过程对锂离子沉积的调控机理,总结归纳了溶剂分子、锂盐浓度、添加剂等对金属锂沉积过程的影响,介绍了溶剂混用、复合锂盐、局部高浓度电解液、双功能添加剂等电解液改性促进均匀锂沉积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对实现均匀锂沉积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这些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使用的含氟类草酸磷酸锂盐主要有2种,分别是二氟双草酸磷酸锂(LiDFBP)和四氟草酸磷酸锂(LiFOP)。这是2种新型功能锂盐,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新型添加剂,它们具有对正负极双重修饰作用,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添加剂的辅助下,在改善富锂锰基为正极和硅碳为负极的全电池电化学性能方面效果显著。本文主要针对含氟类草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耐热安全性,对用于锂离子电池的ZrTiO4/PP陶瓷聚烯烃复合隔膜进行了开发研究,得到的复合膜具有高的多孔性和良好的液体电解液湿润性。膜中陶瓷具有两性特征,将电解液中的酸性副产物HF消耗掉,而HF作为现在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液中的副产物不可避免。复合膜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优良的容量保持性、高温安全性,且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放电性。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机溶剂、电解质盐、添加剂3方面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发展状况,重点强调了电解液的性能指标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六氟磷酸锂(俗名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液体,用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传导电子,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随着国内锂电池产业的成熟,国产锂电池电解液从2002年左右开始进入市场并逐步取代进口产品,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所用电解液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  相似文献   

9.
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是锂离子电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理论和实验上对砜类有机溶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砜类溶剂的氧化稳定性比常规溶剂高,它的使用拓宽了电解液电化学窗口,增加了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但因砜类电解液黏度高,不能形成稳定的SEI膜等特点,在电池中需加入共溶剂和成膜添加剂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根据电解质添加剂对电池不同部分功能的改进,把添加剂分为改善电极SEI膜性能的添加剂,不可燃添加剂(阻燃剂),过充保护添加剂,控制电解液中酸和水含量的添加剂,并概括了它们的特点,种类,性能和作用机理。重点讨论了不可燃添加剂(阻燃剂),过充保护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宽温型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领域明显受工作温度范围的限制。消费级电子设备要求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0~60℃,基本与常规锂离子电池极限工作温度一致;然而,为了适应地域和季节温度差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通常需要长期在-30~7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宇航/军事装备需要更强的适应性,要求搭载的电池系统具备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特别是低温极限拓展至-50℃以下。目前锂离子电池显然难以在如此宽的温度范围内长时间、高性能地工作,因此宽温型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宽温性能同时需要兼顾电池的高温和低温两方面的性能。文献表明,低温的主要问题是锂离子的扩散,为可逆过程,对原有电池组成和结构不造成显著破坏;高温的主要问题是电解液的分解和电解液与正极、负极间的表面化学钝化机制的丧失,为不可逆过程,导致电池循环充放电容量迅速衰减。碳酸酯基电解液的优化设计成为现阶段拓宽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最可行、最经济的途径。宽温电解液的设计和研究涉及到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电解液与负极以及电解液与正极的表面化学反应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具有较宽的液态温度范围、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低温离子电导率是电解液液相的必要条件;而电解液|电极界面成分与结构是维持锂离子和电荷的交换、增强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相容性的关键因素。液相改性主要通过采用新型电解质锂盐和使用具有较宽液态范围的共溶剂来实现,界面的改性主要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界面成膜添加剂和高温添加剂来实现。本文基于笔者课题组在电解液宽温化改性方面的工作,综述了近些年来宽温电解液的相关研究和探索方面的成果,介绍了最近报道的新型电解质锂盐、共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的结构、性能及作用机理,并展望了宽温电解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需要对组成电池的每个部件(包括粘结剂、电解液添加剂、电解质以及有机电极材料)进行最优组合,进而达到最佳性能。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具有无毒环保、成本低、化学性质优异、与电极保持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也可以与锂离子相互作用等诸多优点使得它应用广泛,赋予锂电池优异的电池性能,可以用作锂电池的粘结剂、电解液添加剂、聚合物电解质以及有机电极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基于"一种材料、多种用途"的理念,重点论述了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用作锂电池粘结剂、电解液添加剂、聚合物电解质和有机电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对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电池用有机电解液和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导电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三个方面详细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用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能源汽车、可携带式电源和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锂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电池的输出电压、倍率性能、适用温度范围、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锂盐作为液体电解质(电解液)的关键组分, 是决定电解液性能的重要因素。电解液中不同种类的锂盐及其在溶液中不同的溶剂化状态, 会对电极/电解液界面的成膜性能和锂离子的迁移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显著影响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新型电解质锂盐的性质特点和在不同种类电池中的应用。同时, 单一的锂盐不能完全满足锂电池对电解液的要求, 因而人们尝试采用复合锂盐使功能更完善, 催生了多盐体系电解液。多盐体系电解液在拓宽电池工作温度、抑制金属离子溶出和提高倍率性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同时, 借助于浓度的提升改变锂离子的溶剂化结构, 研究人员提出了高浓度电解液。高浓度电解液在防止石墨剥离、拓宽电解液电化学窗口、抑制铝箔腐蚀和提高金属锂沉积/溶出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 本文重点讨论了这两种电解液对电池性能提升的机理。最后, 对锂盐基电解液尤其是这两类新型电解液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之一,它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介绍了含硫化合物作主体电解液的应用,该化合物的加入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拓宽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综述了此方面以及含硫化合物的成膜机理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新离子型负极成膜添加剂2D对NMC811/石墨电池性能的影响,并与当前最常用商业化负极成膜添加剂VC进行对比试验。微分容量dQ/dV显示2D先于EC和VC在2.1 V左右还原,在石墨负极形成较稳定的SEI膜,交流阻抗结果表明含2D成膜阻抗明显低于VC;含2D、VC、2D和VC复合电解液的NMC811/石墨电池的倍率循环、高温存储和高温循环等测试结果表明,含2D电解液电池的石墨负极钝化膜更加稳定,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存储和倍率性能,60℃存储含2D电池的电压和电阻变化较小,高温循环200周后,不含2D添加剂电池容量损失达15%,含2D电池容量保持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电极/电解液界面作为制约锂离子电池高比能量和电化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其高温稳定性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综述了近几年来改善锂离子电池高温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高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主要影响;主要从电解液组成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设计高温条件下可稳定存在的电极/电解液界面膜,进而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最后对锂离子电池高温电解液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材料产业》2010,(10):86-87
据报道,新宙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5年内将有6倍增长。该公司目前拥有1200t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年生产能力,2009年公司通过挖掘设备潜力,生产了1500t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国内约有1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公司正在惠州和南通新建2个项目,预计2015年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拥有8600t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较现在规模增长6.2倍,有助于巩固公司国内市场前三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电解液一直居于中心位置。目前电池界对新型锂盐和溶剂进行持续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许多改善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而添加剂却能够弥补电解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特别是正极和负极表面上保护膜(SEI膜)的形成,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电解液需要与电池体系的特点相适应,因此电解液配方的设计和研究必须围绕不同的电池体系展开。  相似文献   

20.
向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作为添加剂,形成固体电解质膜(SEI)膜的性能更好,形成紧密结构层但叉不增加阻抗,能阻止电解液进一步分解,可以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重点比较了添加FEC的电解液和不添加FEC的电解液在-10℃、-20℃下放电效率,电解液中添加5%的FEC电池的放电平台率保持率比不加F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