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菽浪 《特钢技术》2005,10(3):24-24
本文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及国内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钢材深加工的发展方向问题,对如何使产品从初级产品逐步向用户延伸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宝钢钢材深加工发展情况及宝钢对钢材深加工产业的管控模式,分析了宝钢介入钢材深加工产业的原因及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李梅广 《山东冶金》2014,(1):65-66,71
当前钢材深加工产业存在材料型深加工、营销型深加工、产业型深加工3种发展模式。济钢现阶段钢材深加工产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较低。提出了济钢未来钢材深加工产业应该在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产业型深加工、发展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钢材深加工的内涵和范围,结合酒钢现状,从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酒钢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必要性和优势,对酒钢发展钢材深加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JFE钢铁公司产品深加工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钢材加工体系、流通加工体系以及以JFE商事为主体的服务型深加工体系,概括了JFE钢铁产品深加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钢材深加工的定义、主要形式及其范围;从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济钢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必要性和优势;并通过对观念和定位、管理机制、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以及钢铁市场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其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建议,努力打造该领域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陈剑  李春梅 《宽厚板》2008,14(1):21-23
本文介绍了钢材深加工的内涵和范围,结合济钢现状,从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济钢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必要性和优势,对济钢发展钢材深加工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剑  李春梅 《中国冶金》2007,17(11):57-57
介绍了钢材深加工的定义、主要形式及其范围;从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济钢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必要性和优势;并通过对观念和定位、管理机制、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以及钢铁市场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其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建议,努力打造该领域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对轧钢技术发展方向和钢材深加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荻 《中国冶金》2004,(8):14-21,39
我国钢铁工业近几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已经连续8年保持钢产量世界第一,2003年达到22 234万t,当年钢材消费量为27 140万t.根据钢铁协会2003年调研,预计2005年我国钢铁的需求为2.4~2.7亿t,2010年约3.1~3.4亿t.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钼资源大国,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钼深加工产业与国外差距很大。因此大力发展钼深加工产品,提高钼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产业经济效益,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份额,优化我国钼系产品出口结构是未来钼加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钢材深加工业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钢铁深加工技术(拼焊板、钢结构、冷弯型钢生产技术及长线深加工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我国钢材深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湖南有色金属深加工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有色金属工业是湖南的传统支柱产业,但产品的深加工率过低,产业发展一直存在“大而不优”的问题。发展湖南有色金属深加工既有较好基础,也存在制约因素。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湖南有色金属深加工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碳化钨、硬质合金文献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钨深加工文献信息的检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碳化钨、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碳化钨粉和硬质合金的研究在生产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加强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4.
辽宁膨润土资源丰富,但优质膨润土较少。限制了高附加值的膨润土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辽南地区某膨润土矿为优质钙基膨润土,杂质含量很低。是深加工的优质原料。通过对其深加工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优质活性白土,有机膨润土等深加工产品。其中有机膨润土填补了省内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以近年来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涵盖面广泛的内容及信息,系统深度地阐述了中国锰加工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深入地解析了中国主要锰系列产品产能、产量、工艺及技术、消费、进出口状况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铜加工行业的现状,与世界铜加工行业的差距,以及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供需状况;得出中国今后铜加工工艺、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