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地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地下构造,并且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山地复杂区块的地震资料处理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建立精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提高静校正精度;②利用多种去噪方法、逐级去噪,在保护有效信号的同时逐步提高信噪比;③结合地质认识构建速度模型,提高速度场精度,改善偏移成像质量。为此,在GeoEast系统上形成了一套以提高静校正精度、信噪比、偏移成像精度等技术为主的成熟处理流程,主要思路是通过变替换速度的高频静校正融合技术,精确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提高静校正高频成像精度;以多方法组合叠前去噪思路为指导,逐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依据不同构造部位的差异,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建模思路,并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开展多信息约束速度建模,提高速度场精度,保证目的层准确成像。  相似文献   

2.
沙漠山地地区地震资料成像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地表多以沙漠覆盖,沙丘与沙山较发育,油气聚集区多分布于山地陡构造部位,这类地区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复杂地表与复杂构造导致地震资料精确成像的处理难度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大沙丘静校正问题严重,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速度场横向变化剧烈,复杂构造精确成像难度大.基于此类问题的复杂性,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思路和处理措施,在处理技术关键点上多下功夫,如沙漠静校正处理技术、沙漠区叠前去噪技术、山地复杂构造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等;同时重视基础处理工作,如精细速度分析和精细初至切除等;最后,结合地震解释人员意见,利用地质背景知识开展速度建模工作,经过优化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参数,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成像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3.
镇巴复杂区地震资料成像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镇巴地区ZHEN-NE-06-01宽线的处理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应镇巴地区地震资料成像处理策略:先采用非线性旅行时层析反演技术获得高精度的近地表速度—深度模型,再运用综合静校正(层析成像静校正 折射波剩余静校正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技术消除近地表的影响,然后实施自地表开始的叠前时间偏移完成最终成像。从实际资料处理效果可以看到本策略较好地消除了复杂地区近地表对地震资料成像的影响,提高了成像品质。  相似文献   

4.
《油气地球物理》2014,(1):14-18
准中大沙漠区地表起伏剧烈,低降速带速度厚度空间变化大,复杂的近地表结构致使地震资料的处理较东部地区有更大的难度。从准中大沙漠区的近地表特征出发,以中部区块为例,分析了大沙漠区地震资料的特点,探索了沙丘曲线静校正、波场延拓近地表吸收补偿、复合多域噪音压制、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技术在准中沙漠区的适应性。沙漠区资料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CL-FCZ三维地表条件复杂,工区内有大运河、GY城区、高铁及燃气管道。地震采集中应用了多种激发方式联合施工,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存在差异;运河区的复杂近地表条件产生了静校正问题,使地震成像更加困难。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通过可控震源资料最小相位化、层析静校正和匹配滤波等处理方法,较有效地解决了井炮和可控震源采集数据的一致性差异及近地表速度变化所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6.
陕北富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富县黄土塬侵蚀地貌区地表巨厚的黄土盖层沟壑纵横,高程变化剧烈,复杂的近地表结构、严重的高频吸收衰减和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导致常规处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后续地震成像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针对黄土塬区复杂地表静校正难题,提出了"先低频、后中高频,逐步逼近"的静校正思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针对该区噪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多域联合,先强后弱"的串联去噪配套技术进行叠前高保真噪声衰减;利用保持振幅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差异,统一资料的品质;通过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叠后进一步拓宽频带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蒋波 《石油物探》2020,(4):551-563
地震资料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同一勘探区块(综合)数据的补全以及油藏勘探目标的变更都需要对地震资料进行重处理。此外,油价下跌导致采集投入削减,也是促进地震资料重处理的重要因素。地震资料重处理是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挖潜增效、储量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地震数据重处理的关键是将新技术、新流程应用于综合信息补充后的数据处理,通过进一步提高构造成像精度、成像保真度、成像分辨率,达到油藏精细刻画的目的,最终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勘探效益。提高振幅保真度的重处理对策主要包括:剩余振幅补偿处理、保幅偏移处理和强化保幅量化质量控制。提高信噪比的重处理对策主要包括:保幅去噪、多次波压制、规则化和特殊叠加成像处理。提高分辨率的重处理对策主要包括:子波处理、Q补偿和一致性处理。提高偏移成像精度的重处理对策主要包括:近地表静校正处理、建立高精度速度模型、偏移成像处理和OVT域处理。多期采集资料融合处理的对策主要包括:统一处理网格、面元均化、统一静校正、一致性处理、匹配滤波、规则化处理、统一速度及成像处理。两个地震资料重处理的成果展示了地震资料重处理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和地震资料重处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避开了衰减严重的和非均质较强的近地表低降速带,井间地震可以得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原始地震资料。本文研究了井中管波的形成机理和衰减方法,探讨了直达波层析成像和VSP—CDP成像方法。据此对胜利罗家地区进行的实际资料处理得到了初步的井间速度层析和反射波成像。该成像结果能够帮助了解井间速度、地层以及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展布,有助于研究井间的微构造和小断层。  相似文献   

9.
阿尔及利亚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地表等因素影响了阿尔及利亚416a-417区块地震资料的品质。经过对原始资料和技术方法的分析研究,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叠前去噪、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方法,解决该区块地震资料静校正、噪音压制等问题,在保幅保真的基础上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黄土塬地区宽线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C地区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地表被巨厚黄土覆盖且高程变化剧烈。地下为大倾角逆掩推覆构造,由此导致地震记录信噪比低和近地表静校正问题严重。针对低信噪比资料及宽线采集施工给资料处理带来的难度,提出运用时频域大地吸收衰减补偿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建立一套适合黄土塬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流程,并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和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一些地表复杂工区既有适用于炸药震源施工的山地、沙漠区,又有村庄、城镇、工业园、江河、水库等"禁炮区",虽能通过观测系统变观技术实现对"禁炮区"的整体覆盖,但由于缺失浅层或近炮检距信息,会对近地表速度模型反演、速度分析、水平叠加和偏移成像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采取炸药震源与可控震源混合采集处理,而混合震源采集的各种地震炮...  相似文献   

12.
塔中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环节是该区奥陶系缝洞系统可靠成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研究区缝洞系统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前期有明显提高,成像剖面上断裂特征清晰、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特征突出,大大提高了该区奥陶系风化面及内幕岩溶特征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红霞  赵改善 《石油物探》2001,40(4):125-140
简要回顾了地震数据处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21世纪石油工业对地震数据处理的要求,并根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和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新一代地震处理系统的架构、应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另外,还在分析国内外地震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业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国产地震处理软件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ZH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地震勘探在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ZH地区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改进了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方面的技术。地震采集针对地表条件设计和改进观测系统,资料处理围绕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资料解释侧重如何突出微幅构造、地质体和进行储层预测,使得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南门场构造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主要的含气构造之一,其地震地质条件具有四川盆地东部高陡复杂区的共同特点,即地形起伏大、普遍出露石灰岩、地下构造复杂。地震勘探的难点是构造主体部位的清晰成像。为解决成像问题,进行了以提高资料信噪比与叠加成像质量为目标的采集处理技术联合攻关。攻关中,采用正演技术进行灵活的观测系统设计、充分考虑激发炸药类型、接收检波器与岩层的耦合匹配问题、运用潜行波层析反演解决复杂近地表的静校正、使用叠前部分偏移优选CMP道集等方法来提高采集处理质量。经过攻关,该区的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较攻关前有明显的提高,基本上解决了该区高陡构造成像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00 m,低、降速层厚度变化大(4~200 m),连片处理中静校正问题突出。在对各种静校正方法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方法实现时,区块之间的初至时差采用相关法予以消除,初始速度模型采用相控处理的小折射和微测井资料来建立,并将该模型作为初至波非线性层析反演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计算全区的静校正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民屯凹陷隐蔽油气藏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勘探目标已由构造油气藏转向隐蔽性较强的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根据大民屯凹陷资料特点,开展了隐蔽油气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针对凹陷中央部位研究了叠前零相位处理技术、时空变谱拓展技术及t0道拟合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沙三段和沙四段主频达到45~50Hz,能够识别15~20m的薄砂层。针对大民屯凹陷东、西陡坡带以及基底潜山开发研究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改善了潜山的成像精度。所研究的技术推广应用到大民屯荣胜堡[CD*2]前进地区和静北地区990km2范围的实际生产中,有效地提高了勘探基础资料的品质。应用新的处理成果,大民屯凹陷在低潜山勘探和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勘探两大领域取得了突破,部署了多口预探井。  相似文献   

18.
近地表Q值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地震叠前补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是松辽盆地中浅层砂岩-泥岩薄互层地质条件下储层识别与描述的基础,而近地表疏松介质引起的地震波衰减与频散,极大降低了地震分辨率。依据松辽盆地的近地表结构特征及其对地震波的衰减特性,提出了利用近地表调查资料与地震初至波幅值建立空变Q值模型的方法,并依此为基础发展了叠前地震数据近地表吸收振幅补偿与相位校正方法,来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多个三维地震工区的处理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展宽地震频带、保持相对振幅关系以及叠前压制低频噪声的优势,与常规处理成果相比,能够在保持地震低频成分的前提下展宽频带约10 Hz,为储层研究与水平井部署提供了高品质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二连盆地朝克乌拉凹陷是白垩系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由于岩浆多期次喷发,新生界巨厚火成岩广泛分布于近地表,火成岩表面粗糙、成不规则块状,内部多孔,分布零散、破碎,其间有第四系黄土不同程度填充,地震勘探激发接收条件极差,地震资料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对地震波在近地表的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表层不规则火成岩散射和巨厚火成岩屏蔽作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本区目的层的成像效果。为此提出了一套以高精度可控震源低频激发、宽线、长排列、高覆盖接收为主的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和以综合静校正、多域去噪和基于散射波理论的高精度速度分析为主的处理方法。应用后,新采集的地震数据主要目的层反射波清楚,地质现象清晰,新剖面较老剖面成像质量有很大提高,满足了油田勘探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