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是以榆林气田南区下古气藏为重点,在结合现有生产动态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下古气藏基本地质特征以及气井开发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评价下古气井的产能,提出下古储层的开发指导方针,指导并提高榆林气田下古储层的开发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榆林气田主气层山_2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气藏,储集砂体横向变化剧烈,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孔低渗特征。为了使气藏得到有效开发,科学合理地管理气田,有必要加深对榆林气田储层特征的认识。为此,利用气藏动态描述的方法,分别从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等几个方面,对榆林气田42口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系统地追踪分析,进一步研究气藏储层特征,了解气藏的边界、气井污染等,并对榆林气田上古砂岩气藏进行了综合评价,为今后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榆林气田主要产层为山西组的山2~3,小层,构造为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陕209井区普遍出现气水层和水层,试气过程中个别井气水同产,生产过程中气藏边部靠近水体的几口生产井不同程度地产地层水,个别井出水量大,严重影响了气井产能,对整个气田的高效开发不利。研究着重于在气藏水体分布规律和气水同产井开发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有水气藏的配产和水侵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有水气藏出水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应用压降法、流动物质平衡法、产量不稳定分析法等落实了榆林气田南区动储量.并在动储量评价过程中,对新引进方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合榆林气田实际情况的低渗气藏动储量评价方法:以一点法产能试井为基础,对低渗气藏产能变化规律、气藏合理生产规模进行了论证;在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之上.结合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对全气藏生产井进行精细的历史拟合,建立了气藏动态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评价气藏稳产潜力。通过研究,在动储量评价、产能论证、稳产潜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为榆林气田南区高效合理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榆林气田南区高效开发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榆林气田的特点,基于气藏地质研究,从开发总体思路和模式、钻井、气藏工程、工艺技术、经济评价等多方面探讨、论证了高效开发技术。坚持“效益优先、优中选优、滚动开发”的原则,贯彻“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基本思路,进行产能建设,扩大开发规模;加深研究合理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选择性开展产能试井,重视工业化开发试验;深入进行动态分析,分类评价气井稳产能力,核实气井产能,采用多种方法确定气井合理工作制度;适时开展低渗低产井渗流规律、递减规律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某些动态监测技术指标;针对不同储层特征,采用经济、实用、有效的工艺技术措施;低渗低产井可以推广小油管生产方式;适时采取动态法落实气藏(井)动态地质储量、可采储量;重视各环节的经济评价工作;定期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开发过程中从多学科、多方面加深气藏评价研究,适时进行科学的开发调整,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和采收率。研究并形成适应榆林气田特色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涩北一号气田气藏动态储量计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经过12余年的试采开发,积累了大量生产测试数据,基本达到了动态储量评价条件。采用物质平衡压降法和递减分析法2种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对涩北一号气田Ⅱ、Ⅳ号气藏进行动态储量计算。计算过程中结合生产测井资料、射孔资料,合理地解释了动态储量和地质储量存在的计算差异,评价了气藏的开发效果,指出了影响该区高效开发的问题,为涩北气田其他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榆林气田南北区采取的不同开发模式,从气藏工程研究角度研究,分类分析气井(藏)开发动态特征,逐步落实气井(藏)地质储量,评价储量动用程度,计算南区、北区采收率等,评价气藏开发效果。为气田开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气田、气井(尤其水平井)开发管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榆林南区低温分离工艺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榆林气田南区从2001年建成投产以来,目前已有20×108m3/a的生产规模。榆林南区为产少量凝析油的低渗透气藏,其开发难度较大。为了高效合理地进行开发生产,在总结榆林气田南区低温分离工艺技术和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气田采用的高压集气、集中注醇、多井加热、节流制冷等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了榆林南区低温分离工艺的运行特征、运行效果,并进行了评价,为下步优化该区低温分离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田的高效开发是建立在对其地质特征的认识、开发方案的制订、开发过程的调控和开发规律的把握基础上的。呼图壁气田为典型的砂岩气田,经过开发前期的科学评价,使多学科综合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创立了气田开发的地下地面一体化开发评价模式;利用现代试井解释技术,落实了气藏地质储量,确定了气田合理采气速度,优化配置了单井产量,并通过均衡压力剖面、产水规律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实现了气田连续稳产10 a的高效开发,形成了一套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对策。对该气田开发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气田投资回收期短,累计创产值36.63亿元,实现了稀井高产,对高效开发同类气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特征评价、储量评价、产能评价、主题开发技术优选、开发方式和开发指标研究以及健康安全环境评估等。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评价阶段和开发评价阶段。其任务是以实现气田科学开发为目标,深化气藏地质认识,评价储量,落实产能,通过先导型实验优选气田开发主体工艺技术,完成开发概念设计或开发方案编制,最终为规模储量转化为规模产量创造条件。长北气田属于低孔、低渗、低压的岩性气藏,耗时6年的前期评价,搞清了储层地质特征,编制了科学的开发方案,是气井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2008年底,长北气田已建成年产30×10^8m3天然气生产能力,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渗裂缝性凝析气藏,非均质性强。根据该气田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分析单井产能与裂缝及基质物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单井裂缝段厚度、裂缝密度、裂缝开度和基质KH值,利用Q型聚类法将开发井划分为3类,并将已分好类的气井作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建立了分类判别函数,判别结果与聚类法分类结果吻合程度高,为迪那2气田产能分类评价和开发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气藏地层压力监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压力是气田开发的灵魂”,而如何准确获取气田的目前地层压力,是靖边气田开发的主要难题之一。一方面,由于靖边气田储层具有低渗透、低丰度、大面积、薄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井距大(一般大于2.5 km)的特征,气井关井后压力恢复时间很长,压力恢复稳定往往需要几个月以上的时间;另一方面,近年来,气田日产气量居高不下,很难有区块关井等测压时机,这些均给气田目前地层压力的求取带来了困难。对这类低渗透气藏而言,在确保生产任务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少的监测工作量,满足开发研究的需要,这是气藏开发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靖边气田的地质特征,通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以建立观察井网、设立定点测压井、结合少量压恢试井和区块整体关井测压等配套技术,以获取气藏的目前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13.
地应力剖面的研制为测井资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通过对川西XL气田 4口井的地应力剖面分析 ,川西XL气田沙溪庙组储层岩石力学参数、三向主应力、水平应力场方向、工程常用压力及出砂指数有如下特征 :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能够对储层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三向主应力一般满足关系式 :σH>σV>σh,裂隙发育的层位水平主应力、破裂压力较围岩低 ,坍塌压力较围岩高 ;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川西区域构造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但个别层位主应力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出砂指数值较高 ,基本不存在出砂现象。  相似文献   

14.
榆林气田山2气藏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林气田山2气藏部分井产水量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气井产量.从气藏构造、沉积环境、储层物性和单井产水动态数据等方面研究了气藏产水机理与特征,并分析了气藏产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藏构造对气水分布影响显著,西南构造下倾方向成为富水区;沉积特征使山2气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对气水分布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位于分流河道砂体的气井产水少,位于分流河道砂体边缘的气井产水较多;储层物性的差异越大,造成气水的分异作用越突出,致密储层部位气井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产出液气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气田“十三五”期间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成果推动我国致密砂岩气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何提高采收率乃是其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为此,回顾了该气田的开发历程,着重阐述了提高单井产量技术进展,探讨了转变传统开发方式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特大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评价、上产、稳产所需要的开发技术是呈"渐进式变化"的;基于甜点区筛选的井位部署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井型井网优化技术、快速钻井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和排水采气新工艺、"一体化"建设模式等支撑了该气田的快速上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①基于单井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气田开发规划评价技术;②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混合井网动态评价及加密技术;③集群化多井型多层系面积井网新区一次成型提高采收率技术;④基于风险和效益评价的储量评价模型;⑤"多维矩阵"式气井精细管理技术;⑥低产低效井挖潜技术;⑦新型井场环保技术;⑧基于一体化集成装置的地面工艺;⑨C_3~+混合烃类回收利用技术。以期为该区"十三五"期间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磨溪-高石梯地区用静态资料建立的储集层划分标准基础上,应用单井动态资料对储集层的划分再细化,提出了定性、定量划分标准,建立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动静态响应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储集层以缝洞型和孔洞型为主;钻遇缝洞型储层钻杆放空较多,钻井液漏失量大,酸化施工泵压较低且下降速度快,测试产量较高,主要分布在高石梯区块;孔洞型储层钻井液漏失量相对较少,酸化施工泵压较高,测试产量小于缝洞型储层,主要分布在磨溪区块。根据气井动态特征,缝洞型和孔洞型储层可再分别划分为两小类,划分参考了产气量、稳产能力、单位压降采气量,油压月递减等生产动态特征和试井解释双对数曲线。新建立的储层识别方法交叉验证了储层动静态响应,为不同类型储层开发技术对策的制订提供了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助推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大型含硫气藏高效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是我国迄今探明的最大规模单体整装碳酸盐岩气藏。该气藏具有储 量规模大、单井产能高等一系列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影响高效开发的复杂情况,如中含硫化氢、缝洞储层低孔隙度及强非均质性、 气水赋存形式多样、超压与应力敏感关系密切等。目前,世界上已开发的寒武系大型碳酸盐岩气藏极少,对其特殊开发规律的认识 也存在着一些盲区;而大型含硫气藏开发建设投资较大,开发前期评价阶段试采严重受限,快速建产难度大,潜在风险高。针对上 述难点,结合国家强化清洁能源供给保障的战略需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对该气藏开展了大规模的高产井培育、优化开发设计、 快速优质建产和HSE 保障升级的攻关研究和现场试验。通过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仅用3 年时间就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地将 其建成为年产能力超过100×108 m3 的现代化大型气田,生产规模和开发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成为中国大型气藏高效开发的新典范, 其成功模式可为国内不同类型气藏开发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