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月12日,江苏油田召开科技重大专项研讨会。油田领导朱平、李东海、陈网根、钟志国和有关副总师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油田有关副总师以及来自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与专家,就如何攻关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阜宁至泰州组滚动勘探开发作了发言,对下步研究思路和技术难点如何解决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1月6日至17日北京召开的中国石化油气田开发开采、油气地面工程和石油机械制造类科研项目验收及技术成果鉴定会议上,江苏油田有4项成果通过了验收鉴定。经专家鉴定,分公司完成的《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低渗透油藏开发研究》和勘探局完成的《柴油机和泵综合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整体研究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26日,科技重大专项《主力油田再稳产技术对策研究》(含8个子课题)通过油田重大专项领导专家组验收,同时对《江苏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及有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含7个子课题)重大专项进行了中期检查。领导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各子课题取得的技术成果和实施效果,并对下步科技重大专项的工作从技术方向、管理目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7月至8月,油田科技处对今年在研的72项研科技项目也进行了中期检查,并对其中20个项目进行了评估。检查结果显示,油田整体科研项目按进度运行,同时对一些项目的技术细节、知识产权申报和进度等工作进行了督促。 相似文献
4.
以复杂断块油藏为开发主体的江苏油田,不断探索总结稳产规律,抓住稳产的主要矛盾,加快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老区递减难题,原油产量连续14年实现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5.
11月29日,江苏油田桥7平1长水平段钻井暨分段压裂项目启动仪式,在位于金湖县的桥7平1井井场举行。江苏油田首口低渗致密砂岩长水平段水平井正式实施,标志着油田向低渗致密油气藏进军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拉开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大幕。 相似文献
6.
7.
为进一步传达贯彻2012年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处长会议精神,提高油田科技人员项目组织管理、成果报奖及科技论文撰写的水平,2012年10月18日,江苏油田举办了科技创新及管理业务知识讲座。油田主要科研、生产单位的科技管理与项目负责人约80人参加了讲座。会上,江苏油科技处杨海滨处长传达了2012年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并就科技创新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7日,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承担并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四川龙岗地区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勘探开发示范工程》项目在北京通过由院士、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加强油藏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对各区块油气地质规律的认识,油气勘探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和"三个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低渗油藏(锦2-6-9块)在生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区块储层地质资料分析,利用室内配伍性评价手段,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多功能研究用显微镜等分析仪器,从锦2-6-9块储层地质特征入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以地震反演资料为基础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在BZ25-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陆上油田相比,海上油田钻井资料相对较少,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好,而地震反演数据体可以反映储层砂体的岩相分布与物性分布。因此,在BZ25-1油田的开发方案研究中,尝试了一种以地震反演资料为基础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结果表明,成功应用这种储层建模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经常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两层皮”现象,获得与地质认识相一致的结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与效率,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中国石油企业》2006,(4):32-33
1.精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石油集团从油田勘探开发的瓶颈问题入手,研究出一套较高勘探程度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方法,提出并实践了适合该区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研究与管理模式。首次在南堡凹陷利用地震格架剖面开展地震相研究,填补了 相似文献
14.
以复杂断块油藏为开发主体的江苏油田,不断探索总结稳产规律,抓住稳产的主要矛盾,加快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老区递减难题,原油产量连续14年实现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形态和储层物性资料,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的整体精度。其思路为:①收集和综合分析钻井、地质、测井、构造、油藏动态等资料,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研究,建立井间地震资料数据库;②地质人员根据两口井的井柱资料进行地质分层,按照对比原则和常规作图方法,绘制地质剖面;⑧开发地震研究人员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口井的井柱资料,在井间地震剖面上进行详细解释,以获取相应的解释图件。本文根据上述思路,通过实例对井间小断层、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进行了精细解释,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地面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古近系储层的难点是地震资料无法分辨单砂层、无法建立同相轴与单砂层的对应关系;优点是地震资料波组反射特征对古近系储层的各种沉积相具有独特的响应。为此,利用优点克服难点,形成了古近系储层地震研究思路:①以大代小——扩大砂体研究对象,以砂体所在的沉积韵律或旋回为目标,在地震剖面上从波组反射特征入手寻找沉积现象,以沉积现象为主线利用沉积知识和地震波组特征共同控制储层的分布;②以泥控砂——研究目的层段岩性背景及组合,通过精细的井震标定,以砂泥界面反射特征的变化控制储层的分布。在古近系储层研究实践时,应注意井震信息关联、“以大代小“突破分辨率的局限、在具有地质意义等时时窗内刻画储层、以泥控砂等核心环节;总结出“寻沟找砂“、“寻找沉积异常,沿层动态分析“储层研究方法,其成果指导了三旅油田80口开发井井位设计和钻探、锦州25-1南油田的开发井位优化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将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重点围绕形成深层复杂气藏勘探开发、低孔渗碎屑岩气藏勘探及效益开发、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老气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页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