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群体既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亲历者,又是同济大学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者.文章聚焦同济大学“新三届”群体在中国建筑发展中的传承作用,并从教育、学术和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以期呈现同济大学“新三届”建筑学人在学界与业界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雄     
正作为中国最早的建筑学科之一,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系创办至今已逾80多年历史。而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成立,则已过60多个春秋。1979年,我有幸入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成为华南建筑人,从这里走向社会,走进自己的建筑人生。华南建筑教育,历来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老师们强调形式服从功能,重视平面布局和功能流程,造型风格现代。教学注重实践,注重技术,全面发展,强调"上手快",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于1977年、1978年、1979年共招收学生90余名,他们带着“文革”的烙印进入大学,并在全社会的瞩目、企盼中成长为当今中国建筑设计、建筑教育、建筑学术的中坚力量.文章通过回顾西冶“新三届”建筑学人的求学经历及其在建筑相关领域的工作状况,勾勒出这一特定群体30余年来的建筑历程和当代建筑发展的侧影.  相似文献   

4.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在庆祝该院建校十周年纪念时举行了科学报告会。会上,建筑学专业教师提出的论文和报告达24篇。包括住宅建筑、园林艺术、建筑物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理论与历史等几个方面。 住宅建筑方面的论文有“南方住宅建筑的几个问题”(陈伯齐)、“广州市旧住宅调查”(金振声、李恩山)、“潮汕民居调查”(陆元鼎)等报告。建筑系系主任陈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建筑教育、建筑学术思想研究、建筑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归纳了清华“新三届”建筑学人(1978级、1979级)的成就,分析了改革开放及大规模城市建设背景下这三个领域中清华“新三届”的作用及影响力,总结了在清华建筑系教学思想影响下他们的共性及特征.  相似文献   

6.
卢岚  卢倓  卢僎 《建筑师》2005,(6):103-105
今年我们最敬爱的父亲卢绳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8 年了。28年的岁月淡去了多少珍贵的记忆,但是在中国 近现代建筑史册上,人们依然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位建 筑师:他参加营造学社,协助梁思成主编《中国建筑史》, 参加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撰工作,他 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主持用现代测绘方法对中国古 代建筑进行测绘并且应用于教学取得丰硕成果,他在较 有影响的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分别任教,与徐中先生 等老一辈建筑人共同创建天津大学建筑系……有杰出的 才华和满腔的热情。作为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第二代 建筑师,父亲视中国建筑为瑰宝,在建筑理论,建筑教 育、建筑历史研究等领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尽其 所能为挚爱的建筑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7.
以早期参加“南京交流”计划的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教师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研习的群体经历及交流前后在中国的一系列教学案例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梳理出“空间”“建造”2条线索下的观念转变及教学模式的发展,还原了在赫伯特·克莱默教席的“基础设计”教学启迪下当代中国建筑教育与教学体系的重要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三届”指“文革”后1977年、1978年、1979年入学的三届大学生.文章认为,由于历史原因,“新三届”群体对“文革”后社会文化的断裂起到桥梁作用,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同时,他们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新文化”的开创者,对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持续的、久远的影响.考察这一群体在当代文化史中的地位,不仅对教育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三届”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群体特征.文章试图从教育背景、建筑实践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展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新三届”的共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于1981年6月分为建筑学系和建筑工程系,由金振声教授担任建筑学系系主任,他从1981年至1984年任期一届。今年已85岁高龄的金教授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建筑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在我们的再三约请下,金教授回顾了任系主任期间的几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汪原 《新建筑》2014,(2):62-67
通过访谈建筑师刘珩就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工业遗产的改造及建筑创作的思考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针对整个浮法玻璃厂的改造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留有的遗憾,以及未来设计的目标,全面阐述了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发展局限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治榕 《矿产勘查》2022,13(12):1843-1848
电解铝灰、铝渣是铝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浮渣,电解过程中漂浮在电解槽铝液的上方,主要成分为电解过程中未反应的冰晶石、氧化铝、金属铝等混合物,回收价值较高。对电解铝灰的成分分析,相对于化学滴定等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样品前处理更加简单方便,且可以同时对多组分进行分析。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电解铝灰中SiO2、Fe2O3、MgO、CaO、K2O、Na2O、MnO、TiO2、P2O5的含量。以成分含量相近的铝土矿国家标准物质样品绘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标准曲线,通过理论α系数校正方法和经验校正法校正。所得结果表明:各元素含量在标准工作曲线中标准样品的含量范围内时,测定结果和常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相符。在方法的精密度实验中,含量较高的SiO2的极差为0.2%,其他元素值也较为稳定,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irborne emissions of radionuclide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on the environmen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most important radionuclides were measured in soil samples from the local environments (0.4–5.2 km) as well as in fly as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adionuclides in the soil did not indicate an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in the area downwind of the plant compared to other areas; the ratios 210Pb/226Ra and 210Po/226Ra were within the range observed for unaffected soils. The emissions from the plant, though present, are obviously too small to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natural lo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radionuclides in the soil. A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40K and 232Th was observed which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ils found in this area. The concentration of 137Cs in topsoil, which is the result of worldwide fallout from nuclear weapons testing, varied at some places even within a small distance (~ 2 km) by up to one order of magnitude. Furthermor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37Cs in soils from cropland was on average a factor of 2 less than in those from grassland. This variability has to be considered in planning monitoring programs a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s, which may also release this radionuclide.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新三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采访,对其入学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其所学课程、任课教师、竞赛获奖与国际交流进行阐述;对其毕业分配去向、现工作单位进行梳理,全面呈现这批天津大学建筑学人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亲历的建筑教育改革,及其为中国建筑设计、教育和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18.
CMT(Cold Metal Transfer)冷金属过渡技术是在MIG/MAG焊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革新技术,第一次将送丝运动与熔滴过渡过程进行数字化协调.当焊机的DSP处理器监测到一个熔滴短路信号,就会反馈给送丝机构,并回抽焊丝帮助熔滴脱落,使熔滴过渡在几乎无电流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此种工艺还可进行只有激光和电了束才可实现的钢与铝的异种焊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