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伦佐·皮亚诺于1937年10月14日生于热那亚的一个建筑商家庭。1964年他毕业于米兰工艺大学建筑学院;在学习期间,Franco Albini指导他的设计,同时,他还参与他父亲工地上的工作。在1965和1970年间,他与路易斯·康在费城共事过,在伦敦和Z.S.Makowsky 合作过。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Jean Prouve, 这段友谊给他日后的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与罗杰斯的合作开始于1971年,1977年以后是和Peter Rice,而他现在的事务所则命名为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地点设在热那亚、巴黎和柏林。伦佐·皮亚诺的建筑反映了艺术、建筑和工程三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陈开滨 《云南建材》2012,(13):20-21
建筑,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要有哲学思想的理论支撑才会有灵魂,流芳百世。本文通过分析高技派代表建筑师——伦佐·皮亚诺,阐述了其建筑设计与创作中建筑哲学,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的设计之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皮亚诺是目前国际建筑界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活动和设计观独特而现实。文章通过对伦佐·皮亚诺的生平和设计生涯的分析,揭示其作品的真正内涵在于以技术力语言。寻求建筑与多种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陆轶辰 《时代建筑》2007,(4):124-131
摩根图书馆暨博物馆的整修、扩建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于2006年在纽约主持完工的项目.通过梳理项目背景,作者归纳了皮亚诺的3个空间规划策略向地下挖空间;在中庭造容器;在入口塞盒子,兼及分析照明处理与材料构造,并讨论了皮亚诺在这一改扩建历史建筑项目中展现的对城市与当代文化机构定位的观念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建筑技术角度入手,分析比较了在技术上颇有造诣的世界级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在结构、材料、设计出发点方面的异同。虽然他们建筑技术观存在差异,但都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皮亚诺的技术是真正的艺术大师的技术,他还不允许技术支配他。他深深地被材料、工匠的感觉和自己能做什么的直觉所吸引。他的建筑体现了稀有的人文主义。他已经证明了自己对光线的精通以及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熟练掌握。皮亚诺是一个扎根于信仰的魔术师。——J·卡特·布朗(普利策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是当今世界公认擅长运用技术的建筑大师,他鲜明的刨作理念、深邃的刨作思维、众多别具持色的建筑作品在当代西方建筑界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到建筑及其环境的创作当中,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探索的重要主题。他用技术表达深邃思想的建筑创作历程为解决当今技术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是当今世界公认擅长运用技术的建筑大师,他鲜明的创作理念、深邃的创作思维、众多别具特色的建筑作品在当代西方建筑界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到建筑及其环境的创作当中,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探索的重要主题。他用技术表达深邃思想的建筑创作历程为解决当今技术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9.
理查德·罗杰斯无疑是当今国际上最受敬重的建筑师之一,他是英国当代建筑复兴的先驱和20世纪后期两个最受欢迎的建筑的设计者。当年与伦佐·皮亚诺合作设计的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就似一颗炸弹,引爆在巴黎古典的建筑环境中,全球为之哗然。作为高技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的设计总能使人感受到建筑的生命,暴露的建筑构架犹如人体清晰的脉络,这种表现力令人畏惧,但也令人着迷。  相似文献   

10.
重视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的高技派建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技派建筑已经由单纯重视建筑功能的灵活性和显示高科技艺术转向重视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以N.福斯特和R、皮亚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近年的作品说明了这点,柏林国会大厦则是生态建筑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作为艺术 ,建筑的物质性最强而文学的精神性最强 ,彼此强烈互补又相互关联。文学对于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建筑的欣赏和评论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优秀建筑师的必备修养之一 ;美好的建筑空间环境能陶冶性情启发灵感。因此 ,建筑与文学的相互关注与渗透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座斜镜面式屋顶的巨型船舰建筑呈现在一条伸入阿姆斯特丹港湾海底的大道处。这栋墙体向外倾斜的建筑正是意大利建筑大师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设计的阿姆斯特丹科技博物馆。由于建筑形体犹如正在下沉的船只,配上预先氧化的绿色铜板,真可称得上是“泰坦尼可号”的翻版。 该建筑共有两个入口。主入口跨接在海底隧道,另一入口设在32m高的船头处,通过人行桥步行10min便可到达附近的中央火车站和海洋博物馆。 科技博物馆的设计巧妙地运用了荷兰人最擅长的两项工艺技术——治水工艺和与水相关的建筑。皮亚诺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上力求营造一个…  相似文献   

13.
竞赛与奖项     
《华中建筑》2008,26(1):I0006-I0006
伦佐·皮亚诺获得2008年AIA金奖;当代中国建筑传媒大奖启动;2007年英国BD建筑奖揭晓。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10,(3):9-9
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美国加州科学馆耗资4.84亿美元,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可授予该建筑“白金”级别绿色建筑称号,从而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青云  石青 《建筑知识》2011,(11):118-121
在石青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理性的思辨,而这又绝非是"为了思辨而思辨"的智力游戏;对于当下各种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得他的这些思考有的放矢地展现出来。他试图通过作品发现和认识当代生活的性质和意义,建立一种新的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建筑与建筑理论常常成为他创作的切入点,并以此来探讨艺术体制与系统的种种问题。a+a:能谈谈你作品中与建筑有关的作品么?石青:从形态上作品与建筑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半途而废》、《植物共和国》和《有什么要求,就有什么艺术》,这三个作品看上去都借用了建筑的形式,但针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以创作富有时代意义、多元融合的诗意建筑而闻名于世。他对于创造性建筑实践有着无止境的追求,这一品质使他荣获2008年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桂冠。《城市建筑》上一期从技术理性与艺术浪漫融合的角度剖析了让·努维尔的建筑创作实践,本期将从设计手法、艺术风格层面进一步阐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7.
张峰 《南方建筑》2004,2(4):90-91
本文通过对高技派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几个典型作品的分析,试图对其创作理念和设计手法加以总结,即对技术的偏爱、对传统的重视以及让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建筑遮阳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节约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热、光环境、改善室内热舒适度有着积极作用,与遮阳充分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立面设计不但可以充分反映建筑美学思想,亦能够促使能源得到有效节约,拥有非常高的艺术和生态价值,对于建筑立面设计的现状和历史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建筑的立面设计原则,简要阐述了建筑遮阳一体化体系的原则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告白 《世界建筑》2000,(4):46-49
设计: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设计选例该工作室位于热那亚以西20km的威斯马,可能是皮亚话的工作室中最为迷人的一个,由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和联合国教科又组织共用,用来研究建筑对自然材料的使用。可以说,皮亚诺始终坚持的将人造技术与自然世界创造性综台在一起的想法,受到了威斯马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研究的鼓舞。建筑位于郁郁葱葱的山脚下,俯瞰着热那亚湾,看上去就象精巧的透明温室──各种实验用的植物样品摆放在屋里,在室内生长,这与建筑的性质非常吻合。建筑形式还有点像当地的农家温室,这帮助业主获得了在海边山脚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义建筑是古典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重要转折点,它开启了20世纪建筑发展序幕。抽象艺术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于抽象艺术观念的深入认识是我们全面理解现代主义建筑所不可缺失的一环。本文引用现象学的理论方法对抽象艺术进行剖析,分析抽象艺术对古典艺术所进行的还原,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阐述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观念与设计语言的还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