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制版工艺 提高印刷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宜宾精美丝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是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与杭州美胜印刷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的全国最大的网印基地之一。公司不但引进了新型设备与先进技术,而且十分注重在生产中总结经验,改进工艺,提高质量。这里,笔者试谈改进制版工艺与提高印刷质量的关系,仅供同行参考。一、了解丝网特性,确保绷网质量,提高印刷精度绷网是网印制版的第一道工序,是影响网版质量及印刷精度的关键因素。在绷网过程中,首先应了解丝网的分类标准,常用的丝网按材料分为尼龙丝网、聚酯丝网和不锈钢丝网;按丝网的纺织方法分为平纹织、半绞织和全绞织。了…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并推动2008年全军印刷质量检测工作,1月15日,全军印协组织召开了“全军印刷质量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来自全国的21名全军印刷质量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等与会。  相似文献   

3.
平时一般不经意称呼的"胶印印刷",如果要准确表达的话,应叫做平版胶印.与平版印刷相比,胶印的说法更为通行.从1904年鲁贝尔发明了胶印印刷方式到现在已逾百年,再上溯到塞那菲尔德1798年发明平版方式的原型--石版印刷,迄今已经过了200多年.在这期问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才达到今天胶印的质量水平.尤其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所伴随的并且在这十来年获及普及的CTP技术相结合,使得印版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为胶印的印刷质量的提升和质量的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由于胶印这种转印方式具有能充分发挥印版潜在性能优势的缘故.本文将通过和其他版式相比较的同时,对胶印印刷的质量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作者通过对凹印机印刷中的承印材料。印刷机、套色系统、油墨,刮墨刀.印刷压印辊以及干燥箱和热风循环。生产车间环境、机器操作人员等方面提出要求从而改进印刷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零件印刷和装璜印刷工艺中,常常需要加一次压痕工艺,如便笺、便函、书刊封面、请柬以及一些装潢印刷产品。按传统的印刷工艺生产,是先完成“明印”工序,即先印刷图文,尔后进行压痕工序。这样印刷其生产效率和产品套印质量,都有不如人意之处。 笔者通过生产实践和探索,对含有压痕工序的印件进行了工艺创新改进,从而使原来需要作两道才能完成的产品,实现了明暗一次印刷的生产工艺,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印刷工效和产品质量。现将该印刷工艺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1.印刷机型 DT400型四开自动平台印刷机具有印刷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对原5571型轧花机已做了不少局部改进,这些改进对于提高轧花机产质量以及安全生产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轧花机厂的毛刷滚筒仍沿用着原来的结构尺寸。我认为它的这种结构尺寸已经限制了轧花机产、质量的提高,必须对毛刷滚筒进行改进,以适应锯齿轧花机改革的需要,提高轧花质量。  相似文献   

7.
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本文从外部因素着手,浅谈如何把好出版社、外单位发来的原稿和软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以适应印刷生产的需要。 近几年,新老交替,有些新上任的人员由于刚接触或不太熟悉出版工作,对出版、印刷和发行的全过程了解不多,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对他们发来的稿件引起特别重视。要  相似文献   

8.
密度计在整个丝网印刷过程中可起到控制印刷质量的作用。无论控制外制作软片的密度,匹配客户提供的彩色样张,还是在丝网印刷的过程中抽查颜色的一致性,光密度测定法在丝网印刷车间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密度计可改进任何承印物(从纺织品到压缩磁盘)的印刷效果。据估计,在全部丝网印刷业者中,大约不到5%在使用密度计。而其他的印刷方法,像平版胶印和柔性版印刷都是依靠密度计进行质量控制。大多数丝网印刷业者则用眼睛检查阳图底片和印刷图像,因此很不准确。其他印刷方法,包括数字印刷方法,都在争夺传统丝网印刷市场的份额。因为…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移印机是利用硅胶印头作媒介,在各种材质的各种不规则的凹凸曲面或平面上进行文字和图案印刷的特种印刷设备。它可以进行单色或多色的彩色套印。在多色套印时,其自动输送装置要求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好。因此我公司从80年代初开发生产移印机以来也配套生产高精度的自动输送装置。几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移印机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完善,对其自动输送装置,我们也同步进行了改进,以适应移印机的改进需要和满足用户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在《丝网印刷》1999年第4期中,我们介绍了一种用于套色印刷的自动输送装…  相似文献   

10.
刘明义 《辽宁丝绸》2005,(1):12-12,11
对辽宁省2003~2004缫丝年度的质量情况与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