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活性炭和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对对硝基苯胺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去除率受吸附剂投加量、废水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等因素影响,其中,实验范围内,温度为20℃,投加量为10 g/L,对硝基苯胺初始浓度为20 ppm条件下硅藻土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最有利,而温度为20℃,投放比0.33 g/L,对硝基苯胺初始浓度60 ppm条件下活性炭吸附对硝基苯胺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超高交联树脂吸附对硝基苯乙酮和对硝基苯甲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树和 《化工时刊》2005,19(1):14-17
研究了NDA-150、NDA-99、NDA-88、Amberlite XAD-4.4种吸附树脂对对硝基苯乙酮和对硝基苯甲酸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DA—150树脂对硝基化合物的吸附效果较好。并研究NDA-150树脂的动态吸附和脱附行为.结果显示:NDA-150树脂对对硝基苯甲酸的吸附容量为2.32mmol/g干树脂,对对硝基苯乙酮的吸附容量为3.06mmol/g干树脂。NDA—150树脂易于脱附,吸附对硝基苯甲酸后.用2%NaOH:乙醇(体积比1:1)作脱附剂,温度313K;吸附对硝基苯乙酮后,用甲醇作脱附剂,温度333K,体积6BV,脱附率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3.
不溶性腐殖酸吸附对硝基苯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了不溶性腐殖酸吸附水中对硝基苯胺的机理。探讨了离子强度、共存有机物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性腐殖酸吸附对硝基苯胺的动力学曲线符合Elovich方程:吸附速率随对硝基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可用双速率扩散理论来解释;离子强度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影响不大,但共存有机物与对硝基苯胺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对甲基苯甲酸在NDA-1800和JX-101大孔吸附树脂上的静态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283~313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两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对甲基苯甲酸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甲基苯甲酸在两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焓变△H〈0,为放热过程;自由能变△G〈0,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吸附熵变△S〈0,这是因为吸附质分子从水溶液中被吸附到树脂表面后,其分子运动受到了限制,使吸附熵减少。两种大孔树脂吸附对甲基苯甲酸的速率常数都比较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活化能都比较低,吸附较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的苯甲酸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回收废水中的苯甲酸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NKA-Ⅱ树脂作为吸附剂,研究NKA-Ⅱ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苯甲酸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瞬时吸附量以及苯甲酸脱除率的影响,为大孔树脂处理含苯甲酸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6.
坡缕石-活性炭-壳聚糖负载环糊精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查飞  常玥  吕学谦  魏玉娟 《精细化工》2007,24(3):209-212
研究了坡缕石-活性炭-壳聚糖负载环糊精吸附剂对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以及pH、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在pH=5.0-7.5时,自制吸附剂对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吸附剂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更符合Langmu ir方程。热力学函数计算表明,吸附剂对硝基酚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热和熵变分别为-27.49 kJ/mol和-70.39 J/(mol.K),邻硝基苯酚的吸附热和熵变分别为-29.06 kJ/mol和-78.87 J/(mol.K),吸附自由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吸附硝基苯酚的热力学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水溶液中聚酰胺树脂吸附硝基苯酚的热力学特性及其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吸附硝基苯酚均符合Freundlich或Langmuri模型;聚酰胺对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的吸附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为焓驱动的放热、熵减的自发过程;硝基苯酚主要以酚羟基及邻位硝基与聚酰胺中的酰胺基形成氢链吸附;吸附过程均具有物理吸附特征,主要为氢链吸附和范德华吸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溶液中啶虫脒和苯胺双组分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树脂对2组分的吸附选择性。[方法]以啶虫脒/苯胺为吸附质,以D201和ZH202树脂为吸附剂,研究啶虫脒和苯胺在单组分、双组分水溶液中2种树脂上288、303、313 K温度下的吸附行为。[结果]2种吸附剂对单组分2种吸附质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苯胺和啶虫脒在2种吸附剂上吸附过程均为放热过程。[结论]啶虫脒和苯胺双组分共存吸附体系下,呈现竞争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固液界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比较D101-A、D138、DM-130这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对苦荞粉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性能,并研究其相应的静态吸附动力学过程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吸附树脂。试验结果表明:D-101A、D138、DM-130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这4种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非常接近,都可用来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用二氯乙烷为溶剂,氯球和对羟基苯甲酸在超声条件下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树脂(简记为PHBA树脂),对比研究PHBA树脂、XAD-4树脂对茶碱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PHBA树脂对茶碱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XAD-4树脂、H103树脂;PHBA树脂、XAD-4树脂对茶碱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合细菌处理对硝基苯胺溶液,考察了对硝基苯胺初始含量、通气量、乙酸钠含量、温度、pH、光照度等对对硝基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的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通气量0.6 m3/(m.3min)、温度35℃、pH=7.5、光照度4 800 lx,经72 h降解率可达100%。对硝基苯胺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米氏常熟Km为21.65 mg/L,最大反应速度为Vm=6.52 mg/(L.h)。反应过程总TOC降解率达98.2%,对硝基苯胺矿化率达81.0%,二次污染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JX-300XP系统的水煤气制气工序中自动加焦的控制方案。介绍水煤气制气的工艺过程、JX-300XP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给出自动探焦的控制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加入自动加焦机后,造气炉运行稳定,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3.
用无水AlCl3催化问甲苯胺与丙烯腈的加成反应,合成了偶合组分N,N-二氰乙基间甲苯胺,并分别与重氮组分对硝基苯胺、对硝基邻氯苯胺、2,4-二硝基-6-氯苯胺和2,4-二硝基-6-溴苯胺进行偶合反应,合成了4种双氰乙基偶氮化合物.结果表明,生成的偶氮化合物产率分别为72%、78%、91%和81%,含量均超过96%;而且...  相似文献   

14.
对硝基苯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国内外对具有高毒及难降解的对硝基苯胺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治理方法,评述了各种方法特点。认为目前对硝基苯胺废水治理的发展更多的在于综合运用现有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臭氧技术联用处理对硝基苯胺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臭氧、单频超声协同臭氧处理、双频超声强化臭氧氧化处理对硝基苯胺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臭氧通入量、超声波频率及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与臭氧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解对硝基苯胺废水,且以双频超声强化臭氧氧化效果最佳,其优化处理条件:pH为11,臭氧的产生速率为30 mg.min-1,双频功率搭配为110 W-50 W,反应时间为50 min。此时COD、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6.4%、99.8%和98.8%,经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Direct synthesis route was developed to support TiO2–ZrO2 binary metal oxide onto the carbon templated mesoporous silicalite-1 (CS-1). Metal hydroxide modified carbon particles could play a role as hard template and simultaneously support metal components on the mesopores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s. Such supported TiO2–ZrO2 binary metal oxides (TZ/CS-1) showed better resistance to deactivation in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ODHEB) in the presence of CO2. Thes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selective and catalytically stable (10 h of time-on-stream) at 600 °C for th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EB) to styrene (Sty).  相似文献   

17.
树脂吸附法处理苯甲醇生产废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一良  潘丙才  张全兴 《化工学报》2007,58(5):1220-1224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苯甲醇生产废水,考察了树脂吸附-脱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高交联大孔吸附树脂JX-101对苯甲醇具有良好的吸附-脱附性能,废水经固定床吸附工艺处理后,苯甲醇浓度从14000 mg·L-1降至25 mg·L-1,COD从34000 mg·L-1降至100 mg·L-1以下,苯甲醇和COD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还可以从废水中回收得到纯度高达85%的苯甲醇。该技术工艺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为苯甲醇生产废水的治理和资源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用SUPCONJX-300DCS系统建立总变电所监控系统,使总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