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银金镍-铜镍三层异形复合接点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真空扩散焊制取金-银金镍-铜镍三层异形复合丝的制造工艺、复合界面组织、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接触电阻行为进行研究。试验表明,真空扩散焊制造的三层复合丝,层间结合强度大于15kg/mm~2,能经受压延、剪切、点焊等工艺考核。抗硫化氢腐蚀性能好,在10~7次寿命试验中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是小负荷和乾电路用继电器的良好接点材料。  相似文献   

2.
将一定比例的Cu、石墨、SnO2粉末混合装入7根纯铜管内,封口后再以密排方式装入一银管中。采用多次挤压-拉拔连续纤维复合工艺制备出了Ag-Cu-C-SnO2复合触头材料。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组织结构,测试了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性能等,并进行了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多次挤压一拉拔工艺可以制备连续纤维化的Ag-Cu-C-SnO2复合材料,其接触电阻稳定,有较好的抗熔焊性和抗电弧烧损性。材料经直流28V,40A电负荷下,工作寿命之在3000次以上,可在大、中负荷下的多种继电器、接触器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1.引言传统的弧压检测电路一般可分为下列二种类型: (1)弧压继电器利用继电器线包电阻与外接电阻的分压不同时,继电器所处的吸合与释放状态的不同以继电器触点上取出所需弧压信号,这种方式的检测回路与控制回路无电联系,但存在检测元件体积大、机械式触点可靠性不高,特别是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间均在10ms左右,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新型电子焊机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要求。  相似文献   

4.
熊易芬  卢峰  王健  钱琳 《贵金属》2007,28(4):17-20
制备了新型微型继电器用Cu/Pd60复合弹性触点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组织结构,测试了其电学、力学等性能.实验表明,此Cu/Pd60复合材料作为微型继电器弹性触点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128.8GPa)、低电阻率(3.28μΩ·cm)和低接触电阻,装机后其使用寿命≥105次,可在某些使用中取代原用的AgMgNi合金和PdAgCuAuPtZn六元合金,是一种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指标的新型中功率密封微型继电器弹性触点材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型Cu基合金触头材料(CSC材料)在T90通用电磁继电器和JQ-100H接触器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规定的阻性负载和寿命试验前后,CSC材料触头的接触电阻满足要求,电气寿命有所延长。通过微观组织、成分分析可知,颗粒状的Mo质点相、触头表面凹坑处Co的富集、Ni3Ti相在基体上的均匀分布是该材料触头电学性能优越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寿命提高的主要原因。且与AgCdO触头相比,该触头材料综合性能良好、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内氧化的 AgMgNi 合金以较高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良好的传导性和抗蠕变能力,以及稳定的接触电阻等特性,在小型、微型继电器中广泛用作弹性接点。但是由于对合金性能起主要作用的 Mg 的含量及内氧化过程不易控制,因而造成产品性能不稳定,有时簧片易脆断,接触可靠性和可焊性较差,装配上有一定困难。随着自动化设备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小型、微型继电器,除要求继电器实现高寿命、耐高温、小体积外,还要实现高可靠性。为了实现此要求,同时又节约贵金属,我们研制了一种以 AgZrCe为复层,CuNiSn 或 CuNiSnGd 为基体的层状复合材料来代替 AgMgNi 作簧片接点。  相似文献   

7.
对H260YD+Z热镀锌钢板进行电阻点焊工艺试验,建立了该钢的电阻点焊工艺窗口,并测试了其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H260YD+Z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H260YD+Z钢板的点焊电流范围为1.5~2 k A,具有较宽的工艺窗口。点焊接头的平均剪切拉伸破坏力为9671 N,十字拉伸破坏力为7228 N;点焊接头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母材,没有发现脆化点。电极寿命测试结果显示,进行500个焊点的焊接后,焊核直径仍大于5.0 mm,电极头寿命满足汽车厂标准SMTC 5 111 003-2014(V1)要求。  相似文献   

8.
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一般由双金属片、电热丝或电热片、支架、插头等几个零件组成,它通过压力电阻点焊连接在一起,构成热元件。各种规格的热元件形状各异、尺寸不同,大部分零件外形复杂、尺寸小、定位困难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焊后的热元件不仅对其相对尺寸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对焊接强度沙,现质量等电要加以保证。因此,在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焊接中要正确掌握有关压力电阻点焊技术和胎夹具、电极的设计技术。一、压力电阻点焊原理压力电阻点焊就是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论讨焊接的方…  相似文献   

9.
在机床电器产品试验中,对于交流接触器产品的电寿命、通断等产品试验,过去沿用单板机作为控制部分,单板机价格低廉,编程较方便,但由于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非正常状况的停机,致使可靠性降低,影响产品试验的准确性。作为产品试验的控制部分,单板机已无法适应当今对电器产品试验的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我们尝试采用工业可编程控制器替代单板机作为控制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简单易学,梯形图简要明确,控制器本身又是融计算机技术与继电器为一体,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可靠性较高,作为…  相似文献   

10.
0.1—15N·m扭力短测量仅主要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接线端子等上的接线螺钉的扭力矩测量,也可适用于其它重要用途上较小螺钉的扭力矩测量。通过该测量仪的检测,可以知道螺钉能达到的最大扭力矩,也可检测螺钉达到标准要求的某一扭力矩时是否失效。从而保证了接线螺钉的性能,使接触器、继电器、接线端子等在工作过程中导线接触可靠,接触电阻小,保证损耗低,有效地提高了电器的可靠性。一、测量原理该扭力矩测量仪是根据弹性轴在材料的弹性极限内,扭力矩与扭转角成线性关系这一原理来测量扭力矩的。我们知道,对于一定直径d和长度规…  相似文献   

11.
某发动机在盐雾试验中点火触点产生锈蚀,引起点火电阻增大,会导致点火延迟及点火失败。通过对点火触点的镀银层、金属基体进行锈蚀分析及原理研究,选取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作为保护剂并开展试验验证。经电气、硫化、盐雾试验表明,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在不影响接触电阻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点火触点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机电部成都电焊机研究所采用特殊的电阻焊工艺,将φ2~φ5mm、厚度为0.5~1mm 的银合金片与0.3~1mm 锡磷青铜片焊接在一起。焊后其接头强度高、触头表面光滑、成形良好,能满足开关和继电器对开关触头的要求。还可解决上述规格的银合金片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器工厂在做热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时,热元件要通过预定的电流,这个电流是Ie、1.05Ie、1.5Ie、6Ie不等。电流越大热元件电阻由故发热增加得越多,为了确保试验质量维持试验电流为恒定值,最简单的办法是随时改变热元件两端的电压,但这是很麻烦的,如果电流很大(如用的,人工调整电压是不及时的,也是不准确的。解决热继电器试验的稳流问题,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在热元件回路中串连大功率电阻镇定电流,电阻值越大,功率越大(为避免镇流电阻流过电流发热时阻值增加,往往选用大功率镇流电阻),镇流效果越好,但是电阻的体积、…  相似文献   

14.
直接冷轧复合方法生产的H62-Ag(AgMgNi)嵌镶复合板(带)材,结合强度大于10kg/mm~2,基材H62黄铜的硬度为110—120kg/mm~2,复材Ag层的硬度大于70kg/mm~2,未氧化AgMgNi层的硬度为63kg/mm~2,氧化AgMgNi层硬度为150kg/mm~2。这种材科在直流28伏、1安培、纯阻性负载下,工作寿命达10~5次以上。接触电阻小于500m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JRC-F继电器设计要求。此种材料作电接触元件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交流继电器电寿命试验微机控制与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土要研究交流继电器电寿命试验的微机控制与检测技术,包括试验主电路、计算机控制与检测电路、控制时序。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试验设备,该设备在控制试验进行的同时,对交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压降、开路电压、继电器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陈绍魁 《机床电器》2006,33(6):58-60
(续前)3.3电流在接触器的一极中流通3.3.1电流的流通-电接触两个(或几个)导体互相接触之处叫做电接触。其作用是将电流的道路从一个线路延续到另一线路中去。也叫接触联结。接触联结的接触表面间互相压紧时,在接触层之间所产生的电阻,叫接触电阻。它由金属电阻和表面膜电阻两部分组成。金属电阻与触头材料及外加压力等因素有关,而表面膜电阻与材料及温度有关。从微观的研究发现,无论经过怎样精细加工的触头表面,但在其上总有很多凹凸不平的部分,在接触总压力的作用下,或多或少有弹性或永久变形,由于被绝缘的空气分开,在那里只是…  相似文献   

17.
低压电器的电压线圈是电器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参数和制造将直接影响电器的电寿命、机械寿命、动作值和线圈温升等主要技术指标。因此,低压电器电压线圈的设计制造历来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线圈绕制完成后都要对其匝数、是否短路和直流线圈的电阻进行逐台测试。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产品出口和特供的需要,对线圈的绕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工作中电器线圈的烧毁大部份是由于线圈绝缘强度不够造成,所以对线圈绝缘质量的监控要求日益迫切,这一点,早就引起我厂有关领导的重视。所以1991年开始提出研制线圈绝缘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  相似文献   

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化学镀Ni-Cu-P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锈钢作为燃料电池双极板存在的接触电阻高等问题,通过化学镀Ni-Cu-P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界面接触电阻测试和模拟燃料电池环境腐蚀性能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表面改性对不锈钢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镀Ni-Cu-P处理的双极板接触电阻大为降低,并且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电池腐蚀环境下耐腐蚀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导电化学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赵永岗  吕红军 《表面技术》2013,42(3):67-69,9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膜层接触电阻为评价指标,优选了化学氧化工艺参数,即:槽液温度25℃,氧化时间5 min,pH值1.63。采用优选的工艺参数对铝合金试样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后,膜层的接触电阻和耐蚀性能测试均满足要求。同时讨论了前处理条件(碱洗、酸洗出光)、化学氧化条件(溶液温度、氧化时间、pH值)以及后期干燥温度对膜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机床电器》1996,(3):9-12,30
1、前言为了适应我国微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的迅猛发展。一九九一年初,我厂在对德国西门子公司3TH接口继电器样机试验分析后,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八十年代末期世界先进水平的JDC2系列电子适应型继电器。该产品是我厂承担的国家机械部“八五”期间重点技术开发项目。底座是JDC2系列电子适应型继电器的主体零件。由于该件底薄壁深腔壳体塑料件,其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繁多,精度和外现技术要求很高历且要求模具一模两腔,注射成型。给模具的钻构设计造成了很大困难。在该产品开发过程中底座注射模具的设计被列为关键性问题。经论证决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