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兰 《中华民居》2012,(6):181-182
几十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原已受到荒漠化严重威胁的草原受到进一步的影响。仿游牧民族传统毡帐的旅游建筑在草原上随处可见,成为旅游者住宿的首选。但度假村提供的这些建筑在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既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持传统特色保护草场,也没有满足旅游者对舒适度的需要。为了达到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相谐调,本文作者从这些不足之处研究改进措施,并据此类旅游建筑季节性、临时性的特点,在设计中将毡帐内增加了可移动拆装的架木底座及地板。  相似文献   

2.
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呼和浩特市文物处张晓东我国北疆大漠南北,蒙古草原,自古以来一直为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赖以辽阔的草原,以游牧狩猎为生存手段,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可随时搬迁活动的毡帐居住建筑,根据本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寺庙的广泛创建与迅猛发展促进了草原建筑文明从游牧文化向定居文化方向的转变。文章以清代典型蒙古宗教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国内外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归纳清代典型蒙古宗教聚落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解析其空间形态结构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悠扬的马头琴曲、深沉的蒙古长调,讴歌着奔驰的骏马、雪白的羊群,谱写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颂着游牧民族的家园,马背民族的天堂。从兴安岭到阿尔泰山的蒙古草原,天高地广,水草丰盛。自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孕育,到夏商时期草原文明雏形初备,到宋元时期草原文明鼎盛,直到清代晚期草原文明停滞衰退,几千年中这里一直是草原民族繁衍生息的故乡。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次第承接,声名显要,相继成为中国北方草原的主人,并以其智慧、勇敢、勤劳创造出了特有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5.
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中。从春的草原、夏的彩虹、秋的霜叶、冬的银装,到浩瀚的大自然,五光十色、变幻万千。自然界的色彩,以花与叶的颜色最为艳丽,其次是苍天碧海、夕阳的红色、天涯海角的青色,相当丰富又异常微妙。风云雨雪、冰雾露霜,柔  相似文献   

6.
蒙古包和藏族牛毛帐篷都是游牧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传统毡帐建筑形式,适应于草原游牧生活,耐久坚固,便于搬迁。通过对蒙古包、牛毛帐篷的受力结构的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共性、特性及优缺点,希望对现代帐篷结构设计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6)
草原文明作为工业化之前的既有文明,曾恪守一套环境可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本文致力于发掘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现有诸多生态文明的既有经验,以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草原生态恢复和改善步伐,使草原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是游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牧业旗,拥有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独特的游牧文化资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蒙古族游牧文化,归纳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分析了游牧文化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域文明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唐朝这个高度开放的时代涌入中国。在众多方面影响着中国的设计艺术。其中园林建筑作为设计艺术的一个直观的存在形式也受到了西域文明的熏染达到了鼎盛时期并且形成了最具特色的唐代宗教寺庙建筑。本文基于唐代园林建筑,通过对西域文明传入中国的图案装饰在建筑中的影响来进行浅析,从而找寻西域文化因素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草原民族对自然境界、生命境界、历史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歌颂、膜拜、欢悦,充分体现在胡笳的旋律里和歌舞的欢乐中。从阴山岩画那充满着图腾崇拜、蛮野氛围的原始舞蹈的凿刻图案,到历史名著《蒙古秘史》中描写蒙古人在跳庆典舞蹈时热烈豪放得"直踏出没肋之溪,没膝之尘矣"的珍贵记载;从丽江古城纳西古乐演奏者的陶醉,到锡林郭勒长调歌手与长生天的对话,都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跨越时空、天人合一,什么是亘古和谐、生命礼赞。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字书法,有着骨雕与镶嵌艺术相结合的精美工艺,男儿们  相似文献   

11.
每年八月份,正是草原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也是牧区牧民举行那达慕、庆祝本民族节日的时间。此时,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赶往牧区,住进蒙古包,参加那达慕,体验草原风情。然而,近几年,草原面积逐渐缩小,蒙古包逐渐减少,牧民纷纷改行谋生,游牧文明传承面临困境。众所周知,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明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推动了游牧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建筑都吸收了草原游牧文化的元素。可惜,近百年来,随着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日益发展,游牧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纯自然生活方式与时代日益格格不入,草原文明面临失落困境。甚至,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化传承困难,已经向我们唱起了离歌。那么,那达慕的盛景该如何持续?蒙古包的美丽该如何保护?游牧文化该如何传承?这是社会各方都应认真思考、共同解决的一项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6)
严歌苓《倒淌河》和张承志《黑骏马》都是充满伤感的爱情悲歌,都反映了草原女儿在现代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下的共同命运。两小说都不约而同采用了同一个主题:草原女儿爱上了现代文明下了男子,但始终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两部作品都是在描述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下的人的命运,本文试着从两小说男主人公对草原女儿爱情的不同态度,殊途同归的为我们展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爱情作为文学永恒的主题是如何显现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现代人居住、工作的乐园。是记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网络文明人类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历史画卷。是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2005,(3):15-15
编者语:开展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是中法文化年活动的主题。 代表东西方不同文化内涵的中法两国有着共同的背景;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人民都重视保护文化主权和弘扬民族 文化,从凡尔赛宫到颐和园、从卢浮宫到故宫、从香榭丽舍大街 到长安大街,我们看到两种文化的交汇所产生的文明之花,光耀 世界民族之林。法国是崇尚自然的国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自 然的理解和表现有一定的深度。中国是追求理念的国家,在风景 园林设计中张扬个性。中法园林文化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探讨共同发展前景。 来自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的米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光宇 《建筑》2003,(2):50-53
一、生态革命与城乡建设生态化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从蛮荒时代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从农业文明发展到现代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目前,正在世界兴起的生态革命,是一场技术、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深刻革命,它正在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由工业经济转向生态经济(或知识经济),人类社会也将由工业社会 (或城市社会)走向生态社会,由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在工业文明短短的200多年间,我们这个世界被迅速改变。它创造…  相似文献   

16.
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政务活动场所,整体建筑构造和内部装饰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传统文明。上海厅作为人民大会堂的组成部分.其装饰设计除充分注重人民大会堂的整体风格和功能要求外.同时也努力体现上海的城市特点和文化内涵。2005年完工的上海厅是大会堂自1956年以来的第三次装修改造.从筹划到竣工.整个工程历时十一个月。本次改造设计,其创意源于奔流向海的黄浦江和迎春盛开的白玉兰,突出简洁、流畅。整体、和谐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相似文献   

17.
正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策马途经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巴音昌呼格草原时,见清泉漾碧,绿草如茵,不禁忘情投鞭于此。700多年后,宏伟壮阔的成吉思汗陵(衣冠冢)巍峨耸立,默默凝望着辽阔的大草原。作为民族丰碑、地标建筑,成吉思汗陵记载着蒙古民族叱咤风云的历史和灿烂悠久的文化,是草原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9)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中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草原文化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是区域文化中分布最广的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新时代的以内蒙古为集聚地、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参与中华文化的发展,积极融入中华文化体系,近年来草原文化得到的大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本文从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入手,分析新时代草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从新的视角审视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7)
<正>农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建设农牧业生态文明,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草原畜牧业作为农牧业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作为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的产业,更应当发展成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现代化草原畜牧业,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保障。一、生态文明建设与草原畜牧业现代化1.对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概念、内涵的认识及理解畜牧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包括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乌审草原,一块亘古文明的文化圣地,一方悠久青华的绿色净土.从远古的"河套人"摇篮到现代的"中国天然气之乡",从昔日的毛乌素"死亡之海"到如今的"塞外江南",从曾经的"牧区大寨"到今天的"绿色乌审",从许多人记忆中的漫天黄沙到现实里绿满双眼的生态型文化城市,从举全民之力改善生态环境到引领生态文明走向全国前列.多少年来,"绿色"一直是乌审旗发展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引领乌审人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今,"绿色"已成为一种信仰,一个理念,一条主线,贯穿于乌审旗工业、农牧业、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等每一个发展战略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