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与绿松石化学成分相近的无机结合剂Al(H2PO4)3溶液及相关辅助材料,通过压制再造的方法对小颗粒绿松石废弃料进行了改善处理,提高了绿松石废弃料的品质,使其宝石学特征、工艺和力学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研究压制再造绿松石的结构和Al(H2PO4)3结合剂对其的改善机理,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绿松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及结构物相等特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后的绿松石样品中P2O5和MgO的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则变化不大;Al(H2PO4)3结合剂呈凝胶状分布于绿松石微孔隙间,部分绿松石样品微晶可能发生了微弱的溶解重结晶反应;处理后绿松石样品的矿物组构和分子结构与处理前的一致。由于添加了Al(HPO)结合剂,促进了绿松石微晶面网(120)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选用Al(H2PO4)3溶液为胶粘剂,对小颗粒的绿松石废弃料进行了压制再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胶粘剂的添加质量、绿松石的粉体粒度、加压压力与时间、保温温度与时间对绿松石废弃料的压制再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效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胶粘剂的质量与绿松石粉料的质量比例为1∶4,绿松石粉体粒度不小于250目,加压压力为1.5×104~3.0×104MPa/m2,在室温下自硬化1~2 d后按照一定的恒温曲线进行加热固化。压制再造实验后绿松石坯体的颜色均匀、色调单一,多为浅蓝绿色;其表面维氏显微硬度为105~198 N/mm2,透明度、光泽、韧性和耐久性较好;其宝石学特征如光泽、折射率、紫外荧光等与天然绿松石的相近;加工工艺性能优良,可加工成首饰用绿松石珠链和戒面。  相似文献   

3.
选择无机磷酸盐溶液,以浸泡-加热-保温-冷却为实验基本过程对疏松绿松石样品进行了改性实验。通过研究主要工艺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改善效果,选择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对处理前、后样品的宝石学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硬度)、稳定性、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孔隙度以及工艺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松绿松石样品经处理后其颜色加深,透明度和硬度提高,结构致密,光泽加强,耐久性较好,加工工艺性能良好,可以作为首饰材料应用。处理绿松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如折射率、荧光反应、矿物组分、红外光谱等与天然绿松石的一致,从外观上更像未处理绿松石。此改善方法主要为含磷无机物的充填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4.
绿松石及其处理品与仿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对市面上常见的充填和压制处理绿松石、仿绿松石及天然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充填处理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由聚合物中aνs(CH2)反对称伸缩振动和sν(CH2)对称伸缩振动致的吸收谱带(2 934~2 924,2 863~2 854 cm-1)及(νC O)伸缩振动所致的红外吸收特征谱带(1 739~1 718 cm-1);仿绿松石制品中则明显缺乏天然绿松石中的ν(OH)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3 507,3 465 cm-1),并出现由aνs(CH2)反对称伸缩振动和sν(CH2)对称伸缩振动及(νC O)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以及由各自基团振动的红外吸收特征谱带(指纹区内)。依据这些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有助于将它们区分开。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的印刷油墨连接料是通过植物油的热聚合反应获得.本文通过对油脂热聚合机理的阐述,介绍了不同反应历程的催化剂对油脂热聚合反应的作用,通过气液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等判断聚合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绿松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量较少、温润而颇受人们喜爱.近些年,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品质优良的绿松石日渐稀少,价格逐渐走高.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质地较差绿松石的处理品.目前,国内外对绿松石的系统鉴定资料较少,因此建立系统简便鉴别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方法对规范宝玉石市场尤为重要.以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发现,天然绿松石为鲜明的天蓝色、绿色,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注胶处理绿松石的颜色呆板,呈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表面有时见胶残留或胶富集,其密度、折射率均比天然绿松石低;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裂隙两侧有颜色集中现象,密度、折射率与天然绿松石相当.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发现,注胶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存在位于2 920 cm-1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vas(CH2)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和位于2 850 cm-1处vs(CH2)对称伸缩振动吸收谱带,位于2 960 cm-1处vas(CH3)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位于1 733 cm-1处v(C=O)伸缩振动谱带,具有鉴定意义.激光拉曼测试结果发现,注胶绿松石位于1 453,1 455 cm-1处的CH2弯曲振动弱谱峰可作为其鉴定特征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显示Zachery处理绿松石中的K元素含量可达4.4%,可能是注入了无机钾盐.  相似文献   

7.
为了区分湖北天然绿松石与充填处理绿松石,本文利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DiamondViewT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热分析仪对充填处理样品的充填物进行判定,并对天然样品、充填处理样品的基本宝石学特征、微观特征、谱学特征及热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测试表明充填处理样品中的充填物为丙烯酸酯类树脂;扫描...  相似文献   

8.
“雨点纹”是绿松石中具有类似雨滴状饱和颜色的特征图案。本文以产自湖北省十堰市的“雨点纹”绿松石为样品,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样品的宝石学性质、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显示,“雨点纹”绿松石样品整体为蓝绿色调,雨滴状图案无规律分布其中。本文研究的“雨点纹”绿松石与标准绿松石谱学特征相近,EMPA结果表明Cu和Fe元素为绿松石的主要致色元素。基底和“雨点纹”部分的主要矿物均为绿松石。  相似文献   

9.
绿松石作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其矿物中的吸附水、结晶水以及结构水含量,与其结构的致密程度密切相关,对其质地具有一定的表征作用,进而对其颜色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红外曲线拟合技术基础上,通过研究绿松石中"水"的变化情况作为绿松石品质研究的切入点,对绿松石质地及颜色的分类作半定量分析,进而为后续开展的绿松石品质分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选取产自马鞍山的不同质地和颜色的绿松石原矿样品,通过25~400℃范围内变温加热实验,对绿松石中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的渐变逸出过程中的红外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试,并采用曲线拟合法,分别对红外吸收光谱中结晶水及结构水的吸收谱带进行积分计算,结合绿松石的颜色坐标数值的变化情况,分析研究绿松石品质与其水分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质地疏松绿松石中"水"峰的相对吸收强度及积分面积比质地致密绿松石明显偏高,并且质地疏松绿松石中结晶水和结构水的稳定性明显低于质地致密绿松石;蓝色调的绿松石往往较蓝绿色调及绿色调绿松石结构致密,低温环境下更不容易因失"水"而产生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具磷灰石假象绿松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徽省马鞍山地区大王山矿区盛产具磷灰石假象的绿松石.针对该类型绿松石的特征,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化学全分析、差热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重点对其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颜色主要由[Cu(H20)4]2 和[Fe(H20)6]3 水合络离子中电子跃迁所致;绿松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总量及结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松石的颜色;表生风化作用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绿松石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泽及孔隙度.  相似文献   

11.
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西北地区,作为一种装饰品被大量使用,其产地来源一直是深受关注、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无损分析检测甘肃磨沟遗址和齐家坪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并与湖北、安徽、新疆产出的绿松石进行对比.结果证明,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对绿松石的主要官能团和晶体骨架结构有高灵敏度,但是无法对不同产地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老名玉——绿松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松 《珠宝科技》2004,16(6):51-54
文章以翔实的资料,从地质学、考古学、宝石学、历史学、玉文化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绿松石名称、成因、物化性能、资源概况、产地、悠久历史文化及传说。对绿松石质量、工艺特征进行了评价,对古老名玉绿松石的鉴赏和收藏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高洁 《珠宝科技》2008,(1):58-61
矿物的成分、结构和键型是复杂的,引起矿物颜色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一种矿物的颜色往往是多种呈色机制的总效应。绿松石是一种自色玉石,即它的颜色是由自身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颜色正是决定绿松石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对绿松石颜色的研究一直是绿松石宝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Cu^2+,Fe^3+离子决定,Cu^2+离子对绿松石的基色——天蓝色起有益作用,而Fe^3+则起相反作用,两者含量多少决定了色调的变化特点。这与用晶体场理论和光谱实验观测解释的呈色机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纯净状态下呈天蓝色,因常见复杂类质同象而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颜色外观.绿松石颜色成因可由晶体场理论解释,其天蓝色由Cu2+配位八面体的局域对称性及其在晶格中的结构位置决定;Fe3+和V3+的综合作用导致蓝色绿松石中绿色调的出现;Fe3+含量的增多会使得蓝色绿松石向土黄、棕色转变.绿松石中存在氢键较强的羟基(Al-OH)、氢键相对较弱的[Cu(H2O)4]2+和充填在孔隙或微裂隙中的吸附水,其中羟基和结晶水的热损失会对绿松石颜色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而吸附水含量的增加仅对绿松石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产生积极作用.绿松石结构致密性影响着绿松石吸附水的赋存,疏松绿松石吸水前后的色差大于致密绿松石吸水前后的色差.目前针对绿松石颜色分级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建模型和规律总结型两类,前者基于CIE 1976 L*a*b*颜色体系,以L*、a*和b*颜色参数为独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单一色调内的绿松石颜色分成差异性极显著的不同类别,从而根据明度和彩度进行具体级别的描述;后者基于HSB表色体系,实现绿松石颜色空间内的可视化表征,总结绿松石分布规律并结合肉眼观察特征,并以色相分级、明度分级和饱和度分级构成绿松石颜色分级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5.
聚砜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纤维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低温原位聚合技术合成聚砜酰胺/无机粉体纳米复合材料,选择性能较好的纺丝液,用湿法纺丝工艺制成纤维。通过试验分别对纺丝液体系和复合纤维体系进行表征,纺丝液体系:复合膜的结构,膜的力学性能和纺丝液的粘度;复合纤维体系:红外光谱分析化学结构,结晶度,形貌观察,热性能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和抗紫外老化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绿松石是一种具有独特蔚蓝色、含水铜铝磷酸盐的矿物集合体,具有独特的加工性质,如硬度较小、韧性较差、多孔结构、怕酸、怕碱、怕高温。从绿松石的加工性质和分类的角度,讨论其琢型特点,研究绿松石的加工技巧。结果表明,剥皮切割预型打磨抛光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处于冷加工状态,保持材料和环境干净,避免其与酸、碱接触;抛光时最好使用软盘抛光机,抛光好的成品须进行封蜡处理,从而可琢磨出颜色鲜艳、图纹清晰、质地细腻、光泽温润、精美的绿松石工艺品。从造型、对称性、比例和抛光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绿松石的加工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生产木螺钉的原材料SWRCH2 2A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对有无丝尖的螺钉及其原材料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螺钉无丝尖是由热处理不当引起的钢丝中铁素体晶粒粗大、表面晶界熔化、渗碳体沿晶界链状分布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生物基纤维力学性能与耐热性不足的问题,以6-羟基-2-萘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酸(HPPA)为原料,采用一锅熔融聚合法合成了生物基液晶共聚酯,并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得到初生纤维,对共聚酯及其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基液晶共聚酯为向列型液晶,其熔点在200℃左右,并随着HPPA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